专业综合改革视阈下的地方高校新闻学教育思考
陈文敏
       ( 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地方高校与其他研究型大学的新闻学教育设置严重趋同,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市场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专业综合化改革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一大趋势。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整体设计须在增强服务地方能力、彰显办学特色和差异化培养上下功夫。
       【关键词】:专业综合改革; 地方高校; 新闻学教育; 通识教育
       【文章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年第 33 卷
       【基金项目】: 湖南省重点教改项目( 09Z2000) ; 吉首大学 2012 年重点教改课题( 2012JSUJGA20)
       【作者简介】: 陈文敏( 1972 - ) ,女,湖南株洲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学。
       我国新闻学教育可以追溯到 1918 年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的成立,但直到改革开放以来,重点大学的新闻学教育才得到稳固发展; 90 年代中后期,新闻学类专业成为高校社科类专业新的增长点,各地方院校纷纷上马,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计,新闻学类专业点在2005 年就已达 661 个。超常规发展的结果致使弊端开始显露: 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供大于求、适销不对路等等。2005 年11 月1 日新华社每日电讯《新闻专业设得太滥,学生到哪里就业?》道出了这一矛盾性。新闻学教育面临中国转型期的重大变革与传播业界的持续更新,这一热门专业开始遭遇瓶颈,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亟待革新。
       一、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学质量工程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核,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高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任务提上日程。而“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成为新时期地方高校新闻学改革“牵一发动全身”的重中之重。
       ( 一) 当前地方高校新闻学在专业定位上存在模糊性
       中国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开始新闻教育的。世界新闻教育起步于欧美,当前大致有三类模式: 美国模式、西欧模式与日本模式。美国模式以实务训练为本位,以社会科学为依托,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以人文主义为目的; 西欧模式以英国为代表,侧重在职训练,谓之“学徒制”; 日本在“学徒制”的师承之上,开创了高等学校教育、在职教育和大众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新闻教育体制。[1]8 -10作为世界公认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美国的新闻教育近年来逐渐融入跨学科、跨专业学养,内容由窄渐宽,培养目标由专才而变为通才。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接近于美国模式,90 年代中后期台湾新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动向,就是削减专业性课程,加强人文社科基础性课程。在内地,一些综合性大学尝试进行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改革。如 2002 年以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学完两年后再择专业,期间可攻读双学位、跨学科学位; 自2007 年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启动由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课程构成的通识教育体系。
       多年来,我国新闻教育人才培养形成了如下基本特点: 政治性与业务性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新闻传播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2]3 -7但在重点大学与地方院校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地方院校的新闻教学点众多,差不多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大纲与课程体系,随意性大,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一些新闻院系仅仅回应市场需求和媒介变迁,而忽视人文精神、社科知识以及公民意识,过分强调专业化培训,或因人设课,课程杂、散、空。1998年以后,在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本科专业的学时总数减少,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课被缩减,原本课时就很紧张的新闻专业课越开越细,以“抓小放大”来显示专业独立性; 但由于挤掉了不少通识课程,培养出来的“工匠型”的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知识结构不合理,处在既欠理论,又缺实践的尴尬境地,不能很好地胜任新闻传播工作。媒体需要的,地方高校供应不上; 新闻媒体不太需要的,地方高校却在大量培养。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以《中国新闻教育失败的根源》( 《环球时报》2010. 10.25) 一文,质疑“为什么大多数优秀的新闻都出自于那些非新闻科班出身的学生”; 在 2010 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上,甚至有专家提出取消新闻学本科教育。因此,地方高校新闻学教育的误区与缺失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
       ( 二) 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
       在 90 多年的新闻教育发展史中,中国新闻人才培养机构大体形成了学院型、学徒型两种类型。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理念对于高校新闻学教育的发展不无裨益。“通识”着重于“融会贯通”,倡导将跨学科的知识延伸到主修专业之中,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用“体用融合”的方式实现“全人教育”———培养视野远大、见识通融、精神博雅的优秀人才。横向比较国内外的育人理念,国外更强调“人才”基础上的“专才”,而国内多将“专才”作为“人才”,但新闻学的本质更多要求的是具有创新性的“杂家”,而不仅是知识面窄化的专精型人才。故此,新闻教育机构理当培养“人才”基础上的“专才”,即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无论在师资、生源、科研教学、资金平台、竞争力上都不及重点大学。因此,“精英教育”办学理念、“研究型”办学模式和“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高校是很难行得通的; 但如果地方高校新闻学只抱定“能动手实践就行”的理念,又会陷入到技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窠臼之中。因此,地方高校新闻学的专业综合改革跟重点名校要有所区隔。当前,极有必要论证地方高校新闻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专业特色,以拯救专业发展。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改革层面都是其中考虑的重点,在此就地方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大致路向作出分析。
       二、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路向
       大学教育的使命之一是将人文教育与职业目标联系起来,二者应被视为共同目标的两个方面,是对话而非对抗。新闻学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近年来媒体环境的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一) 专业设计体系应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 号)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11]6 号) 和《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1]226 号) 等文件精神,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院校没有重点大学那样的国际视野,即使勉力为之,也只会流于空洞的话语生产,有很大的虚假成份。面临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办学条件薄弱等现实问题,笔者以为,地方高校新闻院系不能追求大而全的建设思路,在区域背景下办学,就要具备区域视野,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条主线。作为我国高校办学的第二个层次的地方高校( 或曰应用型高校) ,应该考虑专业的设置将如何增强地方服务能力,并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科学论证学科的核心价值,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突出重点与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与就业竞争力。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资配备、课程体系等多方面均有别于其它类型高校,“主要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服务应用型、职 业 应 用 型、复 合 应 用 型 等 专 业 应 用 型 人才。”[3]48新闻学教育亟待在人才培养机制与质量工程等多方面进行反思,认识到“成才教育”是“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对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是“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是“专”与“博”的统一。总之,强化通识教育及重视人格养成是新闻学教育的根本性导向。在此,笔者以本人所在的吉首大学为案例进行说明。
       吉首大学是位于湘、鄂、渝、黔四省( 市) 边区的大湘西区域内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区域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为重点,着力开展以“课程引导、环境熏陶、实践历练、自我塑造”为体系的“立人”素质教育。作为湖南省省级重点专业( 2006 年) 和省级特色专业( 2009年) ,吉首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定位是“立足湖南,辐射全国,对应市场,服务基层”,为湘鄂渝黔边区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近年来,该专业树立“立足武陵山区,服务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把专业建设与促进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力争建成武陵山片区新闻传播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新闻传播教育示范基地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这种“接地气”的做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如联合打造的“张家界•魅力湘西”文艺展演成为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真正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用,构建了学校、媒体与社会的多赢局面,为推进协同创新做出了一定探索。
       ( 二) 办学及人才培养上体现出特色定位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高校要办出特色,必须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各高校因其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独特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意义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学院课程模板》按照三条主线设计,强调新闻教育的规范、价值、工具、标准和惯例; 强调在国内外进行新闻工作所需要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法律知识和伦理问题; 强调新闻报道的全球视野。[4]12“培养什么人”取决于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而“如何培养”则体现了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对于地方高校新闻学而言,长期以来面临着到底是重在“通才教育”还是重在“专业教育”,到底是重理论还是实践的困扰,笔者以为应是“创新性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有必要在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确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更突出专业教育,专业化与宽口径并重、更突出宽口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重、更强调多样性等原则,以特色赢得发展空间。如,吉首大学新闻学专业在办学特色上立足湖南西部,开掘大湘西丰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在此基础上制定规范性与开放性兼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建构起一套“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课程体系、“以服务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向、以发展新闻学为核心”的特色课程群,积极探索“教室 + 实验室 +基地 + 田野”的培养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并通过主辅修制、弹性学分制让“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该专业借助武陵山区开发机遇,依托武陵山片区的多家新闻媒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展开“校企合作”,建设一大批具有稳定性和便利性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并以此辐射到湖南省之外,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湖南省同类型专业建设提供了经验。
       ( 三) “分类分流分向”进行差异性培养
       宏观来看,目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点中,相当一部分是匆忙上马的,国家首先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和整合; 其次,教育部门还应该引导新闻院校进行差异化发展。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 原南方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 认为,要引导传媒教育院校进行分类分层分级培养,“一类是给新闻单位培养适用的新闻人才,一类是给传媒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研究型人才,还有一类是给其它单位培养‘泛媒体’人才”。[5]各高校培养的“产品”出口都有自己的定位,传媒用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地方高校新闻学的毕业生,不必扎堆去挤传媒单位,而可以考虑“泛媒体”的就业指向。吉首大学新闻学专业在总结办学历史和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树立一种“分类分流分向”的开放性培养理念。具体而言,分类培养是指根据学术型和业务型分类进行类型化; 分流培养是指根据专业方向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分向培养是指根据就业的区域意向(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 进行差异性培养,目前初见成效。
       三、结语
       中国的教育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对地方高校而言,既是危机也是挑战,既是压力也是重生。地方高校新闻学教育应当本着开放性培养理念,着力探索差异化建设的可能性,才能避免同质化的“千校一面”。笔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相对于其他传统人文学科而言,与时代发展的节拍更为切近,实践向前发展了,学科设置及指导就应作出相应调整。因此,教育管理部门也应当更新理念,在制定和调整学科规划时,考虑到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的应用性与特色性,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给予一定自由度,并试点进行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高校新闻学教育革新将会更科学合理、更有规律性,也更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昌凤. 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8 -10.
       [2]詹碧澄. 当代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研究[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3 7.
       [3]孔繁敏. 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8.
       [4]李希光. 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 前言) .
       [5]陶达嫔,范以锦. 传媒教育的分类分层分级值得探索———泛媒体化背景下的传媒教育探讨[J]. 今传媒,2010( 7) :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