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与转型_访宜宾学院校长 汪明义
    【文章来源】大学(学术版) 2013年第10期5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想在中国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构建一种全新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办学模式。以培养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牢牢抓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生命线,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克服同质化倾向,就要在办学模式上更加突出应用性特征。应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人才培养;第二是科学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绝不能走老牌本科院校的路,要想在人才培养上体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特征,就要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有所突破。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就是这类学校可以做、也必须做的改革尝试。
    《大学》:汪校长,您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您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如何理解这一战略部署和发展要求?
    汪明义校长(以下简称汪校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自20世纪末以来,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至今已有640多所,占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以上。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也面临着目标定位不准、内涵发展不足等一系列的发展性问题。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这些应该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国家层面的关注。
    我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想在中国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构建一种全新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办学模式。以培养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牢牢抓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生命线,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从建成开始,服务社会就成了它最重要的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都要为这个使命服务,真正体现新建高校社会担当的责任意识。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克服同质化倾向,就要在办学模式上更加突出应用性特征。应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人才培养。其实,所有的本科院校都是在培养应用性人才,因为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都是直接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只有少数本科生通过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走学术化的道路。这一点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中更为明显。例如,宜宾学院每年只有不到10%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其余90%以上的学生都是直接投身经济社会建设。鉴于此,宜宾学院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第二是科学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的研究活动更具有实践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得更紧密,针对性更强。例如,宜宾市主要有能源、轻纺、机械电子和白酒四大产业板块,针对这四大板块,宜宾学院相继成立了四个研究中心:能源开发与利用中心、轻纺与化工中心、机械与电子中心、酒文化与酒产业中心。通过建立研究中心,将学校教师、企业研发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服务和引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大学》:应用性人才并不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特指培养目标,老牌本科、高职以及一些重点大学都在培养,相较这些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有哪些不同?
    汪校长:区别在于,老牌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性人才时,更多地强调基础理论的宽度和深度。原因之一是这些院校通过多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方面具有较强大的师资力量;原因之二是希望通过这些基础理论方面的储备,为学生从事学术生涯做准备。老牌本科高校的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比重在30%以上,而新建地方本科报考研究生的比例大概在20%之内,能够考取的一般不到10%。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对基础理论学习方面的要求,就不能向老牌本科院校看齐。虽然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缺乏优势,但与高职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又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学制不同。高职院校毕竟是专科,只学三年,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是本科,学制四年。第二,录取分数不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高职院校高二三百分,说明学生本身的基础是很不一样的。第三,就业指向不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既要考虑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为其将来的职业转换做准备。因此,与高职院校学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对口就业不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更强调弹性就业,虽然就读的是某个专业,但将来就业不一定在这个专业。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在应用性方面更具有复合型的特征,其培养目标还要为学生将来就业方向的转变和职业的转换打好基础。
    《大学》:基于学制、招生批次、就业指向等方面客观的不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上可以做怎样的努力?
    汪校长:概括刚才的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绝不能走老牌本科院校的路,要想在人才培养上体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特征,就要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有所突破。在专业设置方面,老牌本科院校的传统专业较多,而新建院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开设的专业往往是应用性的新型专业。就某个相同的专业而言,由于老牌院校拥有较为雄厚的基础理论课师资队伍,其理论课往往都有20多门课程,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不需要、也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所以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就要跟老牌本科和高职院校区分开来。
    宜宾学院建立的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就是希望在课程体系方面能够突破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客观局限,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可以做、也必须做的改革尝试。所谓“专业核心课程”,就是从原来20多门专业理论课中,将那些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点汲取出来,重新组建成8~10门课程,这些课程的整体又能体现该专业的核心内容;同时,将这个专业中其余的内容组建成若干门课程,这些课程就构成了该专业的拓展课程。学生学完了某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后,还需要50多个学分才能毕业,学生可以自由地利用剩下的50多个学分:或者学习本专业的拓展课程,或者学习另外一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或者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喜欢的课程,直到总学分达到要求为止。
    如果学生准备走学术化的道路,一般会选择继续学习该专业的拓展课程,准备报考研究生,在这点上与老牌本科院校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宜宾学院的课程更具特色;如果学生准备毕业后就直接参加工作,就会在全校范围内去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其他应用性课程,以此来为自己的复合型能力和素质进行知识积累。以化工专业为例,学生学完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后就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准备考研究生,那么后面就强化研究生考试的科目以及该专业的拓展课程,达到与老牌本科相同的专业深度和广度。第二种是准备从事化工方面的工作,那么除了花时间在实习、实训上,在实验室或实习基地里进行学习外,还可以学管理、法律、文秘等课程,以此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三种是利用剩下的50多个学分,系统地学习另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核心课程,实现自己在专业上的复合型发展。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较强适应力和竞争力的个性化应用人才。虽然课程设置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更强调专业核心课程要抓住课程的本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的高效性,二是课程的适应性。
    专业对口或行业对口是行业类院校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更应看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指导和自由转专业的机会。
    《大学》:这种旨在再次选择与转换专业的核心课程制度,是否会导致初选专业及选转专业的专业性被弱化呢?毕竟专业学习的时间在选择过程中会被不同程度地压缩。
    汪校长:专业不会被弱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较强适应力和竞争力的个性化应用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从课程体系上入手。宜宾学院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由五个部分构成的:通识核心课程(完成教育部规定的部分)+通识拓展课程(使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并富有灵气)+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的专业潜能浮出水面)+专业拓展课程(使学生的专业个性得到张扬)+应用实践课程(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通识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是固定的,应用实践是必须完成的,其余均具有自由选择性。可以看出,虽然课程设置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我们更强调专业核心课程要抓住课程的本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的高效性,二是课程的适应性。
    课程的高效性表现在,原来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大概有20多门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其中,课程与课程之间重复度比较大。课程压缩的标准不仅在于量的减少,也在于质的提高。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要保证这个专业所具备的基本理论是完备的,要达到的基本素养是足够的。在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时,我们把哈佛大学关于通识核心课程的理念移植到了专业核心课程中来: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这个领域有什么专业知识,还要告诉他们这些知识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是怎么被应用的,对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有什么作用,这个领域还存在哪些未知的问题等。这实质上是把通往这个专业大门的“钥匙”都交给了学生。
    课程的适应性表现在,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各类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需要与个性化需求,为学生自主设计和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更多空间。学生在学完核心课程以后,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就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转换自己将来的就业去向,增加了专业发展的灵活性,从而加强了就业的适应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核心课程制度为专业发展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方向。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可以在重点大学、老牌本科以及高职之间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为学生走转变职业的发展道路提供机会。
    《大学》:本科学位的获得在初选专业与转选专业之间如何处理?
    汪校长:可以把其中一个作为主修,另一个作为辅修。学位的获得以专业核心课程的修学为评判标准,即看学生有没有修完某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例如,某学生在学完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后,觉得自己外语也很好,希望将来充分发挥外语方面的特长,这个学生只要学完英语专业的8~10门的核心课程,在保证165个总学分的情况下,就可以申请英语专业的学位,而以前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可成为其辅修专业。
    《大学》:如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还看重学生的对口就业吗?
    汪校长:我认为不用看重,至少不需要完全对口,实际上也做不到完全对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指标是确定的,将来的工作岗位也是确定的,所以强调对口。但是时过境迁,社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学生的主体选择也是多样的。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既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去对口培养。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只要综合素质够了,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能做到最好。正如罗伯特.J.吉莫在就职演说中指出的那样:“芝加哥大学与众不同的一切均源自于以下的承诺:我们提倡发展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它能让学生沐浴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如此一来,无论学生最终选择什么职业道路,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都会赐予他们无穷的力量。”
    当然,专业对口或行业对口应是一些行业类院校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还是更应看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自始至终都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就是为了增加就业的适应性和选择性。
    “人才培养与职业对口的关系”犹如电脑打字给我们的启示。用搜狗拼音或智能ABC打过字的人均有这样的经验,为了快速准确地打出一个词组或一句话,我们没有必要将每个字的拼音全部输入,只需前面一个或两个字是全拼,后面每个字只需输第一个字母即可。如果我们要求输入每个字的拼音,既慢不说,还往往出现错误。这种在“模糊中见精确”的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值得借鉴,甚至对所有的管理来说均值得借鉴。
    《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培养意义如何来理解?
    汪校长:根据对毕业生的追踪研究,职业发展好的往往不是那种所学专业对口的学生,也不是那些专业成绩高的学生。能在非所学专业就业的学生,往往综合素质比较高,适应性和发展性更强。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中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要着重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我们强调学生“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如果按照传统,应首先强调的是动手能力,但我们把表达能力放到了首位。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我们的本科生和高职学生即使在同一个单位,干同一项工作,一般说来,本科生干得就会比高职学生更有想法。高职学生可能只知道怎么操作,怎么把工作做好,当然也有一部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很强,甚至超过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问自己:不这样做可以吗?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做?这就是创新能力。
    《大学》:面对多数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及职业发展缺少清晰认识和规划的现状,如何避免他们在专业选择中的盲目性?
    汪校长: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确实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有些学生连上大学都是盲目的,既不清楚专业的未来发展,也不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所以,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宜宾学院实施了三次自由转专业的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第一次就是学生进校的时候,到所录取的二级学院进行入学教育后,如果觉得自己的兴趣不在这个专业,可以转。几年来的情况表明,这个时候转专业的比例大概10%。第二次转专业是在第一学期结束后,因为学的课程大都是公共基础课程,在通过一个学期的了解和认知之后,学生对各个专业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个阶段大概会有5%的学生选择转专业。第三次自由转专业是在第一学年结束时,这个时候转的人数不到3%。值得一提的是,三次转专业中,学生是完全自由的,直接到学校教务处办理手续即可,不需要任何审批。我坚持认为,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本科生已经是比较成熟且有一定自律能力的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校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自我责任感,他们进入社会后,会将这种责任感发展成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核心课程确立的基本原则是:专业核心课程既要体现本专业的核心内容,又要区别于老牌本科的课程,更要为学生专业转换和职业转化提供足够的学分空间,所以课程数量不能太多。8~10门课程更多的是个虚化概念,关键是要以数量限制的方式把专业的核心内容概括出来。
    课程重新结构化之后,传统意义上的整体性就被打破了。随着课程结构的改变,课程教材要进行重新编写。一方面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另一方面设立专家评审评价机制,以此来保障核心课程教材的质量。
    课程改革的结果是带动了教育观念的整体性变革,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课程改革也促进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必须随之转变。
    《大学》:核心课程制度的关键应该是核心课程的确立。谁来确定8~10门核心课程?其标准是什么?
    汪校长:没有具体的标准,但有一个基本原则:专业核心课程既要体现本专业的核心内容,又要区别于老牌本科的课程,更要为学生专业转换和职业转化提供足够的学分空间,所以课程门数不能太多。当然,8~10门课程更多的是个虚化概念,是一个大致的要求,有些专业的核心课程也达到了十一二门。关键是要以数量限制的方式把专业的核心内容概括出来。
    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将专业的核心内容抽取出来是非常难的,所以,每个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都建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专业核心课程确立的具体操作交给院系去做,学校只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
    《大学》:核心课程的内容在结构上有哪些变化?
    汪校长:课程重新结构化之后,传统意义上的整体性就被打破了。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课程,我们就叫“数学分析及其应用”,更多地加入了应用的内容,使学生感到知识的鲜活性。再比如该专业的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传统意义上是两门课程,但是我们觉得高等代数跟解析几何联系很密切,这两门课程应该糅合在一起,使学生看到高等代数的知识在解析几何中是如何被应用的。这样一来,课程名称、课程方式、课程内容都会有些改变。
    随着课程结构的改变,课程教材要进行重新编写。教材的改变是很谨慎的。学校要求每门课程都要先给出讲义,学校对每门讲义给予1万元的编写经费支持。讲义写出来后先试用,同时,讲义在讲授的过程中还会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8~10门核心课程的确定、教材的撰写以及教学的要求,一点都不比老牌本科院校要求低,甚至在知识的实用性方面、学生认可度上都要超过老牌本科。同时,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均有较高的要求,真正体现“核心”二字的内涵。
    《大学》:重新编写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研究工作,也是体现核心课程之核心价值的重要环节。您觉得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具有这样的研究与编写能力吗?
    汪校长:宜宾学院对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有这样一个基本认知:要他们每个人都去承担国家级的科研课题的确是有难度的,但如果集中他们的精力和智慧,把本科生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做全面的剖析,找出它们的来龙去脉,把这些知识点变成自己能够驾驭的知识体系,这还是能够做到的。目前,宜宾学院实际真正在教学一线的专任教师只有500多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已经快80人了,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已经达到370多人,到2013年年底,这些数字还将继续提高。同时,针对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制度予以保障。每个专业确定哪些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这是很重要的学术问题,需要在专门成立的研究小组中进行讨论,同时还要请校外专家共同研讨后方能确定。
    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的选用上采取竞争机制,保障了师资的质量。成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是一种荣誉,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过去,老师讲的是别人的教材,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讲自己编写的,并且自己的教材比别人的教材水平更高、更受学生欢迎,所以老师自然会更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大学》:如何保障这些教材编写具有基本的水准和质量呢?
    汪校长:一方面,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来保障核心课程教材的质量。学校规定,凡要撰写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必须先立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一经出版,就相当于完成了一个省部级的科研课题。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教师全身心地投入编写教材的工作中,同时也保障了教材的质量。在完成教材编制的过程中,学校还支持教师出去访学,以达到更好的编制效果。
    另一方面,设立专家评审评价机制。学校要求每一个专业的每一门核心课程都要有讲义。讲义首先要得到教研室或课程组认可,然后由教务处审定。如果要出版,必须请校外同行专家来评审。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与应用、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就邀请了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大的几个数学教授来审定所使用过的讲义是否可以作为教材来出版。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求提高出版社的层次,以此来保障出版的质量。目前学校规定,理工科的教材必须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文科的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提出用10年时间把所有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好。这项工作已经开始3年了,现在出版的教材还不多,只是其中几门课程,但是制作讲义的越来越多,这是很好的趋势。同时我们紧跟科技信息化的时代步伐,要求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与MOOCs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来提高核心课程的质量和教材编写的效益。
    《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进行大力度的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会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汪校长:我们改革的力度确实很大,带来的冲击也不小。因为,任何改革都要打破旧有体系,阻力很大。比如,有人认为学校的条件跟不上,反对改革。还有人质疑设置8~10门核心课程的理由是什么,等等。虽然问题很多、很尖锐,但是改革的步伐还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因为大家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改革并不是针对某个教师,而是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顽疾,尤其是教师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等深层次的问题,这些也是制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带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
    首先,课程改革实现了教学中心的转变。课程改革的结果是带动了教育观念的整体性变革,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过去,我们的教学体系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开什么课,学生就必须学什么课。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以后,把书本一丢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的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选什么专业,学什么课程,完全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来决定,学生个人决定自己的未来。
    其次,课程改革也促进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需随之转变。比如,学生学完专业心课程以后,该专业的拓展课程可能只有少数学生选了,过去四五十人听大课的方式没有了,必然进行小班授课,这样一来研究性的教学方式自然就增多了,教师再也无法照本宣科了,师生互动也就增多了。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专业潜能尽快浮出水面。
    同时,学校规定,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未正式出版以前,每门核心课程确立至少一种全国比较通用的教材作为师生的主要教材,与教师所写的讲义结合使用,以此来取长补短。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应具备“双师型”的特点,“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应达到15%。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最好能跟实践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
    对于那些能力很强、但是学历条件达不到研究生学历要求的社会人才,可采取校聘方式,校聘期间待遇与编制内人员完全一样。
    《大学》:旨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其教师是否也应具备“双师型”的特点?
    汪校长:我认为应该具备。目前宜宾学院有一个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就是要求每个专业一定要在企业等外单位引进一个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以往的方式是把学校的老师派到企业去呆一段时间,但是这种效果不太好。所以,我们想通过调入的办法来弥补师资的问题。比如,学校的17个师范专业,要求每个专业从中学调一个高级职称的老师到学校来,其他的化工、生工、物电、矿业、影视等非师范专业,就要到企业调高级工程师。当然,这也是因为学校对企业有支持,他们才愿意把高级人才调给我们。目前,我们计划在一年内引进60个在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来建设学校53个本科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拥有多大比例的“双师型”教师比较合适?
    汪校长: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而言,15%就够了。宜宾学院目前还比较低,如果今年内能够实现60个指标的“双师型”教师计划,明年再加大力度,就能基本达到这个比例。
    《大学》:就教师队伍或条件而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有什么区别?
    汪校长:首先,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较高。他们大部分都是副教授以上,学历层次至少也是硕士研究生。现在要招年轻教师,非博士是进不来的,紧缺专业才会招硕士,还要通过省里组织的公招,所以老师的学历层次、学术涵养方面要求比高职院校要高。其次,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的学术追求较高。由于学历层次的不同,学术抱负和追求也会不同。这些教师具备了高级职称,不少还读了博士,就产生了一定的学术理想,希望一边教学一边做科学研究。不过,我们强调教师发表的论文最好能跟实践结合在一起,特别是要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凡是发表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在奖励政策上跟学术理论文章是等同对待的。但在评职称的时候,教师发表的教研方面的文章还要提高一个档次来使用,因为教研方面的刊物要少得多。这就是要鼓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教学研究,充分体现“教学是大学教师的第一学术”的观念。
    《大学》:在教师结构建设尤其是应用型教师的配备中,往往会遇到学校确实需要但学历或职称条件并不符合人事规定的人才,您怎么处理这样的人才引进问题?
    汪校长:这几年招进的人大多数学历都是合格的,因为四川省规定有高级职称的人员都可以调用。当然,确实还有一部分能力很强、但学历条件达不到研究生条件,例如本科学历甚至中专学历的社会人才。对这种情况,学校就采取校聘方式,校聘期间待遇与编制内人员完全一样。同时通过签署协议,保障他的工作稳定性。比如一般是三年一签,但这种能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特殊人才我们准备一签就是十年,以保障他们的工作安全感。当然,要进什么样的人以及是否真正需要这个人等问题是要通过教师事务委员会集体讨论的。在具体选定哪个人的时候,校长具有最终选择权。宜宾学院在工作中坚决反对“学历歧视主义”和“校历歧视主义”,因为这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狭隘观念。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甚至特聘教授等只看其水平,只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学校均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应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宗旨之一。同一区域内,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考虑专业的区域布局。推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成立片区党委,实施片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彻底解决学校与学校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促进资源的整合。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可以直接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但转不转以及转型的方式等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应用科技大学的转型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高校布局是否需要,二是学校是否具备转型的基础。在发展的重点上,对地市州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的学校布局,应特别重点地关注。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支持:一是加强学科专业布局和规划的顶层设计;二是切实推行教育家办学的制度,要让真正懂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学者成为高校的书记和校长;三是要建立起科学的拨款机制;四是各个省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委托省级高等教育学会统筹做好专业的标准建设和评估工作。
    《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处理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汪校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应是其办学宗旨之一。宜宾学院确立了“根植地方、服务地方、引领地方”的理念。学校服务于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需要,三个层次、四个支撑”的框架。
    “一个目标”就是始终坚持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宜宾540多万人口,只有宜宾学院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所以学校从2009年起,就确立了全方位服务地方的育人目标。学校现有的53个本科专业都要为这个目标服务。“两个需要”就是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的发展。也就是说,高校的发展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不行,但是地方的发展更需要高校的引导和创新,一个地方有没有一所有影响力的大学,是这个地方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三个层次”是指服务地方的三个指向。第一层次是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关注各级政府,包括乡、村镇的建设;第二层次是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不仅要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也要关注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第三层次是为市民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我们专门成立的培训学院就是针对宜宾市各行各业人员的培训需要。通过三个层次的服务,最终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思想和文化的支撑。在这一个服务地方的框架指导下,学校与地方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合作领域变得越来越宽。
    《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如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关联?
    汪校长:我认为,一方面突出地表现在新专业的设置上。宜宾学院在新办专业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近几年新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往往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密切相关,有些专业设置就是通过宜宾市两会的议案、提案得以确立的。比如,物流管理就是在2008年“两会”期间提出来的,当时宜宾市要建临港经济区,需要物流专业。后来,宜宾市规划又确立了矿产的发展思路,所以采矿工程专业和安全技术专业也在此背景下相继建立起来了。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借助学校形成的大学精神发挥对地方思想和文化的引领作用,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作用发挥得很有限的地方。一个有影响力的高校往往能成为所在城市市民的精神家园,她会告诉这座城市应该怎样紧跟时代脉搏、怎样摒弃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从而引领地方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方向。例如,宜宾学院在李庄古镇建设上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校老师发表的论文影响了政府对李庄古镇的发展思路;宜宾学院所倡导的“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必然会对社会现实的“商文化”和“官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各个场所对社会各种典型事件的评判上,这就是一所高校对地方思想文化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因为,只有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与这座城市密切关联的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会真正地懂得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深情地关注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正是大学人能肩负、应肩负的重任。
    《大学》:区域内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如何办出特色?
    汪校长:学校不同,决策层所坚守的理念就会有所不同,当把所坚守的理念体现在学生培养上的时候,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就会有所不同。宜宾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一是创新充满个性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陈旧的教育教学内容、僵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二是创新了大学生能力素养的养成目标体系,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三心四能”,即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和强烈的好奇心,养成学生较强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和谐能力。三是提出了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即通过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彰显,从而为学生将来更有成效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校还给每一个二级学院聘请了重点大学的二级学院院长来做名誉院长,为学科建设把脉掌舵,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名誉院长与老师座谈、与学生座谈、做报告等进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二级学院的院长与名誉院长们会组建团队来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论证和建设。这些名誉院长的加盟还发挥了很大的辐射作用,比如,学生在考研的时候,会考虑去名誉院长所在的学校;教师在申报课题的时候,也会向名誉院长们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靠拢,并得到指导。
    《大学》:您认为,同一区域内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汪校长:重点考虑专业的区域布局。例如,川南有5所本科高校,即泸州医学院、四川理工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和宜宾学院,后3所学校的许多专业是完全一样的。要想使这些学校办出专业特色,需要从宏观布局入手。也就是说,这几个学校的专业应该进行整合,我有的专业,他们就不办;他们有的我就不办,这既能整合资源又能共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实现这种整合,就要推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有一种思路就是跳出每所学校都设立党委的传统模式,成立片区党委,实施片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彻底解决学校及学校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促进高校之间有限资源的整合。例如,可以在川南这5所高校之上成立片区党委,各个学校内部就只有一个校长,片区党委领导校长,包括校长的遴选和任用、工作考核等。通过片区党委制度既能解决学校内部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的矛盾,同时又能解决区域内资源整合问题。四川省教育厅和教育工委还可以派人到片区党委工作,拉近与高校的距离,深入了解高校的问题并综合协调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同时也解决了政府转变职能后教育行政部门多余的人员如何安排的问题。教育部在成都的四所高校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整合资源,共同为四川省甚至西南这个大的区域服务。当然,这仅是探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种思路,也许还有其他更科学、更可操作的思路。
    《大学》:区域范围内的专业建设涉及学校专业的淘汰问题,这个问题有解决机制吗?淘汰的标准是什么?
    汪校长:一直有这个想法,但作为一个学校而言,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比如淘汰后原来那个专业的师资怎么消化、专用的仪器设备如何处置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宜宾学院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淘汰机制。当然如果片区党委能够成立的话,这就不再是个问题了,因为片区内高校资源的整合本身就是片区党委的重要职责。目前我校打算主动与川南的几所高校协商,看能否取得一致意见。目前状况下,高校内部如果要强行淘汰的话,那标准只能是依据区域内的就业需求、生源情况等来确定。
    《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现有发展似乎已自成一体了,您认为,它们还需要发展转型或调整吗?
    汪校长:当然需要,可以直接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但转不转以及转型的方式等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就宜宾学院而言,主要有几方面的转型动力:一是地方需要。宜宾属于川滇黔结合部,需要一个有影响力的高校作为支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只有在宜宾读书的大学生,对这个城市才有更深的感情,才愿意在宜宾市工作,甚至愿意到县上去工作。相反,那些在成都上学的学生,要求他们回到宜宾工作,特别是回到县里工作,在情感上是很难接受的,他们甚至宁愿在成都某个村庄当代课老师,也不愿意回到市州工作。所以像宜宾这样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区,就需要我们这样的学校来支持。二是观念使然。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看,转型成为应用科技大学更名正言顺,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识别度和认可度会更高,宜宾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三是发展使然。宜宾学院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鲜明指的就是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科学研究的实效性、服地方的直接性。所以,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国家倡导的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不谋而合的。
    《大学》:所有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都可以往应用科技大学这个方向转吗?
    汪校长:我认为不可以。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战略转型要考虑发展定位的差异性。首先要考虑区域布局。比如,成都集中了40多所高校,可以说,不需要搞应用科技大学,因为这些高校能满足成都的各类人才需求。相反,对于成都这样的大城市,更需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文理学院”和“社区学院”。而对于地市州的发展,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市州,才真正需要应用科技大学。一个更响亮的大学可以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也能吸引地市州政府对所在地的省属高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以后高校的行政级别取消以后,一所更响亮的大学能吸引优秀的管理者到这些远离中心城市的学校来实现其教育抱负。其次,要考虑多样化发展。有些学校也还是要转型,只不过不应该转成应用科技大学,而是要转成别的类型。比如,在中心城市的一些老牌本科院校,它们就不一定希望加“应用”二字,就是暂时加了,以后也要设法去掉。
    我认为,建设应用科技大学不能一哄而上,所有学校都转;更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以一个模式转,转成同一个模式,那样同质化不又出现了吗?既要充分考虑区域布局,还要考虑多样化发展。在发展的重点上,对地市州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的布局,应重点关注,那些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与地方的发展连接得更为紧密,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也更高。在这长达五年的校长岗位上,我深切地感受到: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市州急需有影响力的大学来引领。
    《大学》:您认为判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可以转型为应用科技大学的条件是什么?
    汪校长:我认为应用科技大学的转型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高校布局是否需要,有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不需要朝这个方向去转,应该朝真正意义的“文理学院”转。二是学校是否具备转的基础,要考虑学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课程制度、教学理念等和应用科技大学的内涵要求是否一致。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盲目转型,后续发展中会带来很多后遗症,如办学理念错位、专业设置重复、课程制度不适、师资结构不匹配等问题。宜宾学院就具备了向应用科技大学发展转型的基础。一是学校所有专业本身就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又实行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转换,因为学生学完专业核心课程以后,后面的课程结构就是一个灵活的结构,十分有利于向应用方面发展。二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宜宾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本科院校里面唯一的一个省市共建高校,有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所以,总体而言,宜宾学院具备了向应用科技大学发展转型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学》:就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未来发展而言,您认为最需要的支持是什么?
    汪校长:我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支持。一是加强学科专业布局和规划的顶层设计。目前的640多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合理调整布局。比如,川南地区的这几所学校都应该进行专业调整,整合资源从而办出特色。二是切实推行教育家办学的制度,要让真正懂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学者成为高校的书记和校长,以此来引领高校的科学发展。现在不少地市州的省属本科高校由于组织关系放在地方,模仿地方党政的运行模式十分严重,行政化倾向有增无减,高校不能长期成为安置党政干部的一个渠道。三是要建立起科学的拨款机制。新建院校本身基础就差,规模也小,在省政府的拨款上又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例如,不能简单地依照生均模式,应该采取基数加生均的模式。因为无论规模大小,基本运行方式几乎是相同的,基础成本是少不了的,加上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又要不断地为地方发展需要设置新的专业,其运行成本本身就比老牌本科院校的传统专业要高得多,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四是各个省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委托省级高等教育学会统筹做好专业的标准建设和评估工作,这应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举措。
    《大学》: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Copyright@201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