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探索应用科技型大学建设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教育厅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底,石家庄铁道大学应届毕业生签约率已达到91%。这所河北省属重点高校,近年来与十余家大中型企业共同探索实行“3+1”和“2+2”培养方式,成为河北省应用科技型大学建设探索实践的一个典范。
    河北环抱首都、比邻天津,省内拥有113所高校和全国第五的在校生规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省。但是,在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看来,河北并不是高等教育强省,因为全省高校数量虽然不少,但没有全国重点大学,特别是在服务社会方面和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究其原因,刘教民认为,主要是一些地方高校固守“求大求全求高”思想,具体体现在:办学过程注重短期效益,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够。为此,河北省教育厅提出,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要求,探索应用科技型大学建设。
    建设应用科技型大学,河北把重点放在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上,引导地方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主动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比如,石家庄铁道大学有40多个大中型企业作为学校的董事单位,学校每年都要就专业设置和企业用人需求等,听取这些董事单位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今年,该校不仅提高了应用型专业的招生数量,还增设了轨道交通信号专业。
    河北联合大学构建起了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多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冶金工程专业“5+1+1+1”、采矿工程专业“2+2”培养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式”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等。学校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进行实训锻炼。该校70%的专业课程开展了“工程师(医师)进课堂”活动,聘请相关专业优秀高级人才进入课堂。
    “地方高校要着力破解科研与地方经济‘两张皮’问题,高校科研要把‘论文’写在田间大地、工厂车间,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科研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是我们建设应用科技型大学的另一题中之义。”刘教民说。
    为解决“两张皮”问题,今年3月,《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意见》出台。根据《意见》,河北将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组织认定一批省级协同中心,解决一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引领高等教育和高校科技改革。
    目前,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多所院校,已经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实施工作,不少成果应运而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石家庄铁道大学研发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先后7次运用到我国航天工程任务中;河北工业大学助力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成为国家首批试点园区;河北农业大学10年来在支撑河北省小麦玉米连年增产中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3年仅“粮丰工程”14个示范县,预计可增产小麦25.8万吨。
    建设应用科技型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河北省正在进行着艰难的尝试与探索。“先行试点,推动地方新设本科学校、独立学院和行业特色显著的工科高校向应用科技大学方向转型,已被确立为河北实施此项计划的基本思路。”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Copyright@201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