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范式转变看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意蕴
陈慧青

【摘 要】当前,对空间的认识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空间不仅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场景,更是一种抽象的社会构成,是空间中各主体间的社会互动。高校布局作为一种地理空间,具有区域性和层级性特征。同时,高校布局作为一种教育空间,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从空间视角对高校布局结构进行审视,可为探讨高等教育活动的空间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有利于形成对高校布局结构新的研究思维与视野。
【关键词】高等学校; 布局结构; 空间意蕴
【作者简介】 陈慧青( 1979 - ) ,女,湖南桑植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10B032)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年 5 月,第 7 卷 第 5 期
       高校布局结构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其含义表现在两方面,即地区结构和空间结构,它们对布局结构进行诠释的层面和维度不尽相同。当前,涉及高校布局结构的研究大都从地区结构进行,从“空间”维度进行的探讨相对较少。深入挖掘“空间”视角的内涵,并从空间视角审视高校布局结构,有利于深刻剖析和解释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1 空间的含义及认识范式转变
       一般意义上讲,空间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必要场景,具有客观实在性。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它是物质的量度,可用长度、宽度、高度予以体现。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主要应用于物理学、数学等自然学科领域。但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逐渐深化以及人文地理学的不断发展,空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进一步扩展,不再局限于自然学科领域,而是包含了社会实践特性,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甚至人文性等
       非物质性内涵,与全球化、信息化语境下人们对地理学及社会与文化的重新认识高度契合。空间不再只是自然学科如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概念,也是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概念。空间体现出抽象的社会属性,成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单纯性与复杂性等多维因素综合的统一整体。总体而言,空间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空间具有典型的物质性。它是衡量一切事物客观存在的基本尺度,这也是空间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衡量物质运动的特定场景; 空间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两者相依相存,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存在,也没有脱离空间的物质运动存在。可见,空间本质上是一种客观性的物质构成,是物质运动的一种构成方式,和时间共同形成了物质客观
       存在和产生发展的基本形式。
       再者,空间具有鲜明的非物质性。这是对空间本义的扩展和延伸,这主要是指空间的社会属性,包括社会活动中各个主体间的互动和各种社会网络关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具体就人这一社会主体而言,空间不仅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人类作为特殊的物质形态以及人类自身的劳动性质,使空间自然而然地承载了“社会化”的功能。可见,空间实质上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空间不再像物质空间一样,僵直地孤立于社会境脉之外,而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承载体。社会空间不再是“客观”的和“纯净”的,而是蕴含在丰富的社会互动网络之中。
       空间的上述“双重”属性,体现了空间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二者并不是孤立地在人类活动中发挥作用。物质性的自然空间和非物质性的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前者是前提和客体,是物质基础,后者是延伸和主体,是空间存续的意义体现。伴随人们对空间认识范式的转变,空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其应用范围也更为宽泛。空间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在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变革中不断演进和延续。从物质性的自然空间向非物质性的社会空间认识范式的转变表明,空间已具有非常丰富的意义,它不单是一种物质性场所的客观存在,也是人类社会活动及其实践过程的产物。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正经历着“非物质化”或者“去物质化”的变革,由此对新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等社会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将生成或者重构人们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诸多方面。
       空间认识范式的转变,对于我们检视空间本身的生产、运作和消解过程,并把握其中社会活动及其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布局及其结构的形成是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空间规律的表现,是一种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融合,具有很强的空间意蕴。从空间特别是社会空间的视角重新审视高校的布局,有利于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思维与视角。
       2 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意蕴
       探讨高校布局的空间意蕴,离不开遵循空间涵义的内在逻辑。从本义上讲,高校布局及其形成是一种地理范围,存在于一个现实的地理位置中,被普遍用作划分高教活动生成和发展区域的一种方式。从社会层面考察,高校布局结构更多反映的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序列内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活动等要素的互动关系和结果。高校的空间分布一方面体现了区域性和层级性特征,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相结合的统一体,具备自主建构性和双向生成性,被“主体”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主体”。
       区域性是高校布局的特征之一。一所学校的空间分布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或范畴,成为一定范围内教育资源在高校发展过程中配置情况的集中反映。高校布局结构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的空间分布以及布局的演变,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伴随近年来区域社会的持续发展,高校布局已成为联接教育活动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载体”,其双向互动及相互作用日益明显。一方面,区域社会发展对高校布局的空间格局提出了现实需要,并为高校的布局及其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高校现有的分布状态也为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动力。两者之间的内在互动又为区域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高校布局结构的区域性特征如此鲜明,以致高校无不体现为一个自我主体性的空间和充满节点的区域化体系,它以距离为秩序,以互动为存在主义场景,成为社会系统中诸种要素及其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可见,区域性是高校布局结构空间意蕴的重要内容。
       层级性是高校布局的另一特征。层级性一般表现为在特定国家、区域或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差异化所赋予的不同层面和特定尺度。人类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过程中,总是对特定的国家、区域和城市中的社会空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组合,由此形成不同层级的空间结构关系。高校布局结构形成过程的背后由于受到人及社会各要素间不同程度的影响,也表现出层级性特征。具体而言,高校布局可分为微观空间结构、中观空间结构和宏观空间结构。高校布局的微观空间结构主要指某一学校所处的区位或某一学校所存在的地域; 高校布局的中观空间结构主要指省域范围或者某一区域范围内高校的分布及其结构态势情况; 高校布局的宏观空间结构则是从全国范围内观察高校所呈现的布局状态和趋势,是高校布局结构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并较为稳定的一种存在形式。三个层级体现了高校不同尺度的布局结构相互影响及其相互关联和变化的过程,同时也使得选择特定的尺度或范围对高校布局结构进行研究成为可能。从城市、地区乃至全国等各层面研究和探讨高校布局问题,会得出不同的观点以及结论。可见,层级性特征同样体现了高校布局结构丰富的空间意蕴。
       此外,高校布局结构作为一种教育空间,其形成过程是教育活动与自然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统一体。教育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体现了社会性、主观性和物质性的统一,是被人类劳动认识、改造过的自然空间。自然空间作为教育空间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其向教育空间的转化标志人类自觉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并最终能够合理地制造和利用教育空间布局,取
       得一定的效益。人类在自然空间中,通过实践活动逐渐适应自然环境,并逐步给自然环境施加影响,最大限度上与环境相依、相融和相互影响。这不仅满足了人类自身的现实需求,也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外在价值体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空间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客观的容器,而是经由人们的主观活动生产出来的,同时反过来制约自然空间的主体存在,具有深刻的社会性。高校布局结构一方面通过一定的自然空间而形成,受到自然空间的限制,如物质环境便利程度的约束等; 另一方面,高校布局结构是自然空间上的人们活动及各个社会关系网络的“再造”,其中的情景是生动而复杂的,总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中。高
       校布局作为一种教育空间具有社会性,这表明不能单纯将它看成用于表征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以及教育活动等的载体,它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高校布局的空间优化同样十分重要。高校社会空间的分布及其形成对高校的“资源脉”及其社会资源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促使高校成为“有效教育”生成域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空间在被生成和创造的同时,又不断被具有主体性的人借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影响着、控制着,它们之间通过多向性的互动构建,逐步实现了高校布局结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的统一,也是社会性、主观性和物质性的有机融合。
       3 结语
       由于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人类对自然界所进行的改造和实践活动,受相关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它与人类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一样,具有共通性。故对高校布局及其结构问题无论是从理论上进行再认识和研究,还是从实践上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和谋划,都可以借鉴社会学、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从空间的视角审视高校布局结构及其相关问题,探讨高教活动的内外在影响因素及
       其规律。随着人们空间认识范式的转变以及空间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化,借助空间的视角对高校布局结构进行审视,有望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布局的空间优化、相关政策的科学制定带来新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推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第 5 版)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
       [2]石艳. 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管理的社会学分析[J]. 教育科学,2006( 8) :23 -25.
       [3]潘泽泉. 社会、主体性与秩序: 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M].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周扬明. 时空经济学论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