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 正文
山西农大践行“能力本位”育人新模式
来源:山西农大 作者: 时间:2014-2-27

      针对高校文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山西农大何云峰教授带领公共管理专业团队创造性地进行“能力本位”的育人模式持续探索,已经连续2次获山西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殊荣。

该专业强调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轴,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他们的做法意在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为此,何老师团队提出“三个课堂”理念,将课堂由教室移到校园,由校园走向社会,将课内知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相应地,学生学习也由“被动接受变为“研究式学习、服务式学习和移动式学习”,考试评价则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强调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做中学、做中研、做中乐成长。学生通过做生涯规划实践、小论文、案例分析、规划方案、调研报告、创新课题、辩论、演讲、书评、影评、创办社团等“项目”,甚至参加学生社团共同体的活动,20092013年该专业学生共主持各类项目19项(次),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次)、校级12项(次),20122013年共发表论文38 篇,88人(次)获创新、创业、调研奖22项,15名考取 Uniwersity of Sydney985211高校硕士,有的参加全国大学生骨干培训并赴韩访问、有的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有的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有的成为全国大学生优秀志愿者、有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业务骨干,涌现出优秀代表近200人(次)。

教研科研协同结合,为全方位育人提供新动力。老师们把研究中的心得体会与成果,源源不断地输入“三课堂”的育人活动中,以该专业“研究性课题训练”为例,自2006年开始连续7届,超过360多名同学参加训练,累计完成1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研究范围涉及教育学与教育管理20多个研究领域,10多篇报告还被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层重点关注与推荐,许多学生成为老师科研助手,还有学生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已在省外某著名大学读研的刘信阳如是说,“上何云峰老师的《教育科研方法》课印象很深刻,他倡导‘做学合一’,整个课程由‘讲’到‘导’,学生由‘听’到‘做’,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搞活了,课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了,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的确是很辛苦,但确实非常有收获”。(山西农大公管学院 山峰)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