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 正文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近百万字报告
来源:山西青年报 作者:李艳艳 时间:2014-3-10

      3月初,在教师何云峰的指导下,山西农业大学公管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2级七十多名大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被编印成《大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集》,17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完成17篇研究报告,而这个报告集则是何云峰“研学合一”教学方法的最终成果展示。
 
带领7届学生完成7辑报告集
      今年41岁的何云峰是山西农业大学文科专业中年龄最小的教授。从2006年起,他就开始探索“研学合一”的教学方法,而这也是他带领的7届学生共同完成的第7辑报告集。
      “公共管理专业范围很大,我想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能学到一技之长。”何云峰说,平常都是老师先上课,把课程都上完,再给学生布置同一个课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而在他的课堂中,上课第一天,他就会让学生自愿组合成3-5人的“学习共同体”,并且给每一个小组确定课题,整个学期在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学生进行研究探讨、数据统计、社会调查,学生边学边做,老师边指导边评价,真正做到了“做学合一”,整个课程教师由“讲”到“导”,学生由“听”到“做”,学生主体性也真正得到体现。
      “在完成整个项目的调查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许多学习和工作经验,也培养了我的毅力和责任心,培养了我们整个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协同工作的能力。”学生吕晔说。
 
“三个课堂”理念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何云峰介绍,“研学合一”教学法,是针对高校文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不断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
      为此,何云峰提出“三个课堂”理念,将课堂由教室移到校园,由校园走向社会,将课内知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相应地,学生学习也由“被动接受”变为“研究式学习、服务式学习和移动式学习”,考试评价则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强调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而评价从方法到内容,从形式到排版,图文并茂,都形成了该课程独特的考核评价标准。
      目前,何云峰带领学生已完成近百个报告,累计超过一百多万字,研究范围涉及教育学与教育管理二十多个研究领域。
      “学生的研究性报告,我们经过精心加工后,可以在核心期刊和相关学报公开发表,对他们的学习成长有很大作用。”何云峰说。仅2012-2013年,学生就发表了38篇研究报告,100多人(次)获得创新、创业、调研奖30多项,并且学生们还成功申报了19项(次)国家、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