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学习、专题宣传、专题研讨和专题实践活动,自觉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学校各项工作,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大学。
——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学校发展战略。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遵循学科发展规律,聚焦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紧跟国际前沿,推进学科专业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整合,形成新的学科专业优势。
——以十八大精神指导人才培养定位。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确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定位。持续推进和完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和完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等培养模式。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教学内容方式、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兼顾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
——以十八大精神指导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大学制度建设,着力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构建高效有序的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加强决策咨询;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注重强化制度执行力,发挥制度的整合效力;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形成依法治校的制度文化。
——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校区功能定位及规划,优化配置办学资源。完善管理机构设置,理顺管理职能;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改革科研管理体制,鼓励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基地)建设。着力推进协同创新,构建公共、开放、促进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地方区域创新。建立健全质量导向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抵御学术腐败。
——以十八大精神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贯彻人才强校战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立足培养,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积极引进,着力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注重国际师资以及教师的国际化背景;统筹兼顾不同类型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直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使大学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以师生为本,增强服务意识,建立面向师生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德育,推进学生行为规范和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效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努力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健全完善校友工作机制,形成一流校友文化。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具有同济特色的校园“国际文化”。
——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学校党的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竞争性干部选拔力度,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加强基层党建,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教育管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长效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氛围,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