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学院的学生,学的可是真本事
今年刚从嘉庚学院管理学院毕业的叶琴文,很快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感谢学校实践教学周的安排,让我能快速地适应工作要求。”如今已是全球500强企业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独资设立的艾默生动力传动(漳州)有限公司员工的叶琴文感慨地说。
叶琴文提到的实践教学周,是嘉庚学院在实践教学上的一大创新。学校专门安排每个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用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增进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教学实践任务。大一时需要进行“淘宝网”操作以及开店技能的培训;大二要到网易、天猫等实习基地实习;大三要尝试开展调研进行项目设计。
该专业2013届毕业生林艺馨在应聘时凭借在校期间帮人管理网店,一年营业额上百万的独特优势,被用人单位直接录取。
在戴一峰副院长看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能力的培育,“嘉庚学院自建校伊始,便确立了‘以有效教学见长’的发展思路,将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宗旨,积极发展实践教学,形塑办学特色”。
“什么是有效教学?”王瑞芳院长认为这包括四个基本含义:“一是教的过程是有效的,教师的投入和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顺利掌握知识要点;二是学的过程是有效的,教师知识和能力传授因学生学习得法、积极钻研而变得顺利;三是教学互动的过程是有效的,在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产生很好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四是传授的和接受的内容和技能都是有效(用)的,如果学的东西没有用,只是一个花架子,这就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
戴一峰副院长强调,体现有效教学精神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它应当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活动和学生课外活动等各个方面。
“你好,南都记者提问”“我是奇艺网的记者,我想提3个问题”……在嘉庚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的课堂上,由学生扮演的记者正在热火朝天地演练真实的采访情境。而在之前的一次《新闻采访与写作》模拟采访会上,授课教师潘新邀请伦敦残奥会冠军魏燕鹏及其教练詹莹莹到校,接受各路“媒体记者”的采访。
在推行改革课堂教学的进程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法学院采用小班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与实务能力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实践教学成为有效教学;国际商学院设立国际班,推行纯英文环境下的专业教学,营造充满活力与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人文与传播学院专设现代传播技术实验中心作为模拟场所,每天到此拍摄影片、录制节目的学生络绎不绝。
此外,嘉庚学院还引导学生参加教学计划外的学生社团、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实践活动。为鼓励学子志愿服务社会,校方还专门设立了公益奖学金。
先进的办学理念为这所年轻的高校带来了累累硕果: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43项,学生在国际赛事中获奖93项,全国性赛事获奖510项,全省性赛事获奖952项。
在今年的毕业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对嘉庚学院的毕业生“很感兴趣”,有人更是直言“嘉庚学院的学生,学的是真本事,我们很需要。”
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凝聚人心
“在嘉庚学院,不用担心下课了找不到老师。”该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级通信工程专业的乔丹洋同学是教师办公室里的常客。
嘉庚学院实行教师答疑制。每位教师每周要安排3次答疑时间,每次两个课时。在答疑时间,学生可以随时到办公室与教师交流沟通。为了给师生交流创造更好的环境,嘉庚学院为每一位专任教师安排了独立办公室。
去年11月,为了参加福建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乔丹洋几乎每天都要去找教师讨教专业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毕竟较为大众化,比如我对某个具体方向很喜欢,就可以等待下课后主动去找老师。”据乔丹洋介绍,只要凭借学号登录学校教务系统APP,就能查到自己感兴趣教师的答疑时间。
在教师的帮助下,乔丹洋一举获得了省挑战杯的二等奖,并在微软创新杯中国区、福建省大学生单片机设计等比赛中获得佳绩。而全校6个参赛项目,更是取得3项特等奖,囊括全省特等奖之半数的良好成绩。
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年轻教师朱盈蓓被学生称为“蓓蓓姐”,她的答疑时间异常火爆,常常是提前一周就已经预约满了。为了有更多时间和学生相处,朱盈蓓每周安排一个晚上住在校区。每周的这一天,她总能在校园里的必经路口“偶遇”蹲守着等她的学生。
和朱盈蓓一样,日语系教师胡永红也是学生心中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该校艺术设计系张皓想到日本留学,为学日语,经常跑到胡老师的办公室咨询。毕业后,他顺利到日本筑波大学留学。现在,他已学成归国,在汕头大学任教。
“这学期我上的日语选修课结束后,一位学生特地跑上来和我拥抱,说舍不得我。”胡永红觉得很有成就感。
据介绍,嘉庚学院建校11年来,在校生从最初的458名发展到16700余名,从最初的9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50个专业77个专业方向。学校75%的课程是由自己专任教师担任,其中有85%是硕士及以上学历,18%的人拥有海归背景。全国人大领导在给嘉庚学院10周年校庆的贺信中表示,嘉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革新,注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林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