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名大学生戏剧爱好者正在进行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本朗诵表演。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摄
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洋)昨天傍晚,朝阳区文化馆上空,不时飘出一朵朵肥皂泡做成的“云朵”,引来无数路人驻足。第十三届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就用这个简单而颇有梦幻色彩的前奏,宣告正式开始为期17天的戏剧盛宴。
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堪称是最具开放性的戏剧节,它允许大学生们自组剧团、自主报名。只要想参加,无需通过任何组织,可以直接来联系大戏节组委会。这种开放的态度大大激发了全国大学生的积极性。本届戏剧节,共有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65所大学的76个剧社报名参与,报名剧目共计101部。经过剧本审看等评审环节,最终16部优秀作品和1部邀请作品来京登上舞台,共演出28场。
大戏节的资深顾问、著名戏剧导演教育家林荫宇近几天特地回顾了2009年金刺猬奖设立以来,曾获得优秀演出奖的14部作品。“让我惊讶的是,贯穿在这些获奖作品中的是同一种力量——批判的力量。”她说,年轻戏剧爱好者的这种反思意识,让她更觉得“金刺猬”这个奖项的意义,“刺猬,就是要鼓励学子们敢于在戏剧创作中刺向别人、也刺向自己。”为此,在昨天的开幕式上,组委会特地挑选了《沧海明月》《最后只好停下来》等四部往届作品的片段现场朗读,鼓励大学生们保持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性。
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著名演员濮存昕,以及《甄嬛传》中槿汐的扮演者、青年戏剧演员孙茜昨天也来到大戏节开幕现场。濮存昕说:“我已经成为职业演员了,却仍然喜欢看学生们的作品,就是来寻找那份真诚。”此前濮存昕也多次看过大戏节作品,他为年轻学子们提了一个建议:“千万别往俗里走。”他说,他发现越来越多学生制作的剧目在表演方式、舞台制作等方面开始模仿市场上的作品,有往俗走的倾向,“别想着我怎么演才是对的,不会演才好呢。现在就需要你们这份真诚。”
昨晚,中国传媒大学“文艺青春”剧社带来的话剧《周末要毕业》第一个亮相。此后17天内,观众还将欣赏到湖南师大带来的《秦月当楼》、华南师大带来的《江城子·董生中举》、中国戏曲学院带来的《第十二夜》、北京大学带来的《木马银行大劫案》等多种风格的戏剧作品。作为一项公益活动,大戏节的主办方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北京9剧场,依然将票价保持在成人20元、学生10元的超低票价,方便更多观众以戏剧对话青春,感受青年人的梦想与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