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 正文
张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南开表达与传承践行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8-26

 1904年南开学校创办之初,校父严修便提出“尚公”“尚能”的主张。1934年,积30年办学之实践,校长张伯苓宣布南开以“允公允能”为校训,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后来又将校歌中的“月异日新”补充进来,形成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八字校训。

  如何把校训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结合起来?南开大学的做法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以校训为载体,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南开的特色表达与解读。随着时代发展,南开“公能”校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我们把“公”理解为在国家层面致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把“能”理解为在个人层面涵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德,培养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公能”校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南开表达”。

  二是以践行为抓手,把实施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确立为办学基本战略,培养公能兼备、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我们制订了《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11—2015)》,着力推动“三个转变”: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在教育内容上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素质”,在培养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

  三是以评价为导向,通过“公能”素质考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觉践行校训所凝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开制订了体现“公能”要求、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把“公”细化为公之志向、公之操守、公之襟怀,把“能”细化为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审美能力,围绕八个方面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辅导员点评。目前这一工作正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期发挥“公能”素质考评的激励导向作用。

  以校训为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形式与内容、认知与践行的关系,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训的内涵解读之中,形成贴近各校校史校情、易为师生理解认同的“校训表达”,进而细化到学校发展战略及配套规划之中,使之成为指导学校办学、规范师生品行的圭臬。(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健)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