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风考纪的严肃,给学校树立了风清气正的学风。“还记得去年考试前,有些平时不努力的同学准备了‘小抄’。今年考试前,大家都认真提前复习,更有‘学霸’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学习的经验。”谈到变化时,冷静说,“大家都诚信应考,扎实完成每一题,考试之后大家讨论的内容,也由以前的‘怎么办,都不会,又要挂’变成了‘我都会,肯定没问题’”。
毕业设计从实:规定的内容不走过场
“今年明显感觉毕业设计比之前学长们讲的要严格得多。”这是微电子学院2010级学生张晓风今年做毕业设计的感受。他以自己为例介绍说,毕业设计中期,指导要求他们每周三定期见面、汇报当周工作,实验阶段更是带领他们进入实验室,指导动手完成实验测量,毕业设计后期的论文撰写标准就更严了,不但让他多次修改了论文,还亲自动手帮他修改论文格式。
各学院也结合自身情况,规范和严格了毕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求师生规定了的内容就必须去做,不能走过场。
“在学校论文盲审的基础上,我们抽取超过30%比例的论文进行学院盲审,覆盖了所有指导教师。”通信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张君博介绍说,所有学生的答辩均按学校要求进行了录像,确保每名学生答辩时间不少于30分钟。
计算机学院规定,学生在提交成果及论文验收、答辩过程中,不得提及指导教师和推荐免试等信息,学院按照答辩学生的数量和层次合理分配答辩小组。学院副院长崔江涛说:“新举措实施后成效明显,指导教师和学生增强了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论文质量也大为改观。”
“以前学生总觉得都快毕业了,毕业设计肯定会通过,所以就放松了要求。”今年指导了5名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经济管理学院李琳副教授说,“今年的新要求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学生们普遍认真了。有一个学生论文阐述完后,觉得不理想,还主动要求再讲一些,这在往年没有过!”
教学环节从细:50项措施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重视考试环节和毕业设计,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加强本科教育工作的两个具体案例。学校今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分50项具体措施,对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部署。
加强领导,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校领导、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定期听课。
规范教学秩序,每学年至少讲授一门不少于32学时的本科生课程是聘任教授岗位的基本条件,要建立知名教授讲授基础课、前沿科技知识和新生研讨课制度。
尤其在课程改革上,分类分层次修订课程标准,建立课程调整退出机制,强化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建设专业特色课程,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
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业管理,学校建立本科生学习导师制、研究生助教制,实施了“新生之友”关爱计划,构建多方协同合作的学生学业帮扶体系,并强化诚信教育,完善学业预警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西电持续增加本科教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将在3年使本科教育投入增量达到1个亿。目前,前期1000万的启动经费已投入到位。
校长郑晓静院士说“本科教学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就是要实现从‘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转变,从‘要我上课’到‘我要上课’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