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 正文
6000名首都高校新生聆听科学大师讲治学与为人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9-17

    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1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出席并讲话。吴良镛、杨乐和杨卫三位科学大师作主题报告。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现场聆听。

  韩启德指出,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我们要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按照“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科技人员自觉行动的良好局面。

  建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年逾九旬的吴良镛院士分享了自己执教清华大学68年的亲身经历。他认为,学术不端者并非对科学道德不理解,而是没落实到自己的心灵与行动中。为学,必须志存高远、身体力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逐步从顿悟中加深体会。

  “治学与为人是统一的。”数学家杨乐院士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在专业上注重研究与创新,而且要在思想品德与学风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者是认真严谨地努力工作,还是投机取巧、不负责任,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与走向,关系到全民的道德水平与信念。

  固体力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结合学术不端的真实案例,忠告迈入学术殿堂的同学们不要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要轻信“润色公司——网上专家”等陌生人的帮助;不要在学术上投机取巧;不要在学术上游戏人生。

  大师们的现身说法和肺腑忠告给莘莘学子上了生动一课。同学们表示,在科学研究的起跑线上,在学术人格养成的起步阶段,一定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以真理为师、以道德为友,在追求卓越中正道修身,在自我完善中服务社会。

  这是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市政府连续第四年举办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