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 正文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搭建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出彩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0-14

 日前,记者走进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一块270度实景航海屏幕映入眼帘,“舱”外风浪翻滚、船来船往,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上。此时,六名学生正立于屏幕前进行航海模拟操作。

  据集大航海学院院长邵哲平介绍,该模拟器可设置各种模拟的逼真通航环境,不用上实船,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诸如夜间航行、船舶避碰和海上应急指挥等训练和考试。

  1920年,陈嘉庚先生以“开拓海洋,挽回海权”为宗旨创办了集美航海教育,迄今已有90多年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5万多名航海人才,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

  塑造品格奠基精彩人生

  走进集大航海学院,即温楼、明良楼、允恭楼、崇俭楼、克让楼,每一幢楼名的第二字顺序组合连成儒家所倡导的“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

  毕业于集大航海学院的集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林斯丰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陈嘉庚先生就提出“服务实业,首重道德”的方针,强调教师在教书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针对水产航海专业的特点,提出品行方面要注重“忠、恕”二字。忠之义兼负责、服从、尽心诸美德。能恕则人己相安,可收同舟共济之效。修业方面注重“勤、敏”二字。凡欲成就功业,非勤不达;能敏则学业精进,而无凝滞之弊。

  除此之外,学院对学子的教诲还融入日常学习中,学唱校歌、参观陈嘉庚纪念胜地是共同的“开学第一课”,学校还把陈嘉庚精神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如今,学生谈得最多的是陈嘉庚精神。学院学生组建了一支义务导游团,活跃在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嘉庚公园,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义务解说。

  培育技能搭起广阔舞台

  每位集大航海学院的学生,都要上船实习一个月。虽为实习,但是学生都是在全真环境下进行的,这些船只终日航行在南北港口运载货物。目前,集大航海学院拥有这样的实习船舶5艘,都在5万吨以上。实习船都是由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给集大的。集大航海学院也因此有了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为保证学生的实习条件,近5年,学校累计投入7500万元用于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建设。现有的轮机自动化机舱、水上训练中心、航海雷达模拟器、轮机模拟器和船舶操纵模拟器等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航海综合训练中心和轮机工程训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对集大航海学院学生来说,最值得期待的是将于明年交付使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习船。该实习船为5.7万吨级,造价约2.4亿元,建成后主要用于航海类专业的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还注重将实践的理念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游泳、器械操练、武术成为学生适应海上生活的“必修课”。

  除了各种实习训练外,学校还邀请校友为学生开报告会,向学生传授海上生存技巧。中国海运香港控股副总裁、中海香港航运总经理陈延,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船员管理部主任助理周泽彬都是报告会上的“常客”。

  践行理想让梦想照进现实

  日前,集大航海学院再次传出喜讯:校友徐宁被任命为中国南极长城站站长,将于今年11月登上执行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在“雪龙号”上,徐宁还将与两位校友“同舟共济”赴南极,一位是领队袁绍宏,一位是船长赵炎平。

  “造就渔业航业中坚人才,以内利民生,外振国权”,这是嘉庚先生的梦想。这个梦想,正在通过集大航海学子转化成现实。在航海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国内的十位船长中,有四位是集大航海学院毕业的。这里还走出了烈士严力宾、我国首航南极“雪龙号”科考船船长袁绍宏、行走印度洋——中国超级油轮(30万吨级)船长陈健、世界上首次全程漂过虎跳峡的科考漂流探险队队长王岩、世界半潜船“全能冠军”泰安口轮船船长黄成好、台湾海峡两岸通航第一船船长许跃峰、中远集团总公司总轮机长王新全等一批优秀航海家。

  10月底,集大将举办航海文化节,开展《陈嘉庚的强国梦与航海教育》讲座,让陈嘉庚的梦想进一步转化为集大航海学子的梦想。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