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 正文
阅读:一种有效的自我拯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14

   近日,两个朋友读书的故事打动了笔者。一位是从教多年的教师,决定从繁忙的教学生活中抽出时间,开始阅读,而且不是阅读那种如何教出好成绩、如何上好一节课的“宝典”。一位是退休的校长,开始阅读教育哲学层面的书籍,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用书中的价值观重新厘定自己所取得的“辉煌”。

  在从教多年乃至取得世人眼中的很多成就之后,他们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在繁忙劳累的工作中没有阅读相伴,那种枯竭感是令人悲伤的。我们赋予教育那么多美好的使命和设想,但在现实中,教育有时候又显得如此冰凉。以效率、分数为导向的价值观引导着教师成为教育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当环环相扣的教育“生产线”不停息地运转,任何想从中挣脱的行动都会显得力不从心。

  在这种背景下,阅读意味着什么?

  对他们个人而言,阅读或许是一种警醒和自我“拯救”,他们要从习以为常的道路中走出来,寻找教育乃至个人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尽管其中包含着对自己往日的否定,这一过程并不会顺利,但他们将获得重新上路的力量。在长久的职业倦怠或者按部就班的教育生活之后,要想重新获得对教育的热情,必须让他们从内心产生服务他人、改变社会的想法,从本源上认识教育的价值。阅读打开的就是这样一扇窗子。

  尤为重要的是,对有点僵化的教育本身而言,阅读也是一种软化,一个机会。我们知道,教育改革是整个社会的呼声,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但改革效果总难尽人意。我们过于依赖教育内部的改革,使得改革成效大打折扣。事实上,教育改革需要来自社会的力量的推动。更多教师选择通过阅读来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而言,这将孕育可贵的合力。

  一切都需要一个契机。在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30余年里,教育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初步的人力资源储备,原来那种以效率为先的教育模式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仅仅从个人幸福观、成功观的多元化来看,那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个人需求,更何况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例如,在未来,国家需要新的秩序以及尊重这种秩序生活的人,比如法治、公平、正义。同时,中国更需要以新的面孔融入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尊重世界文明中那些共同遵守的秩序与价值观。这些对教育而言都是挑战,这种挑战需要教育做出改变。

  一切改变都要从教育者本身起步,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迎接,教育者都需要重新上路。

  蔡元培曾谈到教育独立的重要性。他的话启示我们,教育必须先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既要适应社会,又要引领社会。因此,教育需要会集一大批头脑清醒和独立的教育者,他们要看到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向,要呼应地平线上的曙光。我们知道,一个只顾低头教书的人是无法完成这种使命的。

  没有什么比自由的阅读更能提供完成这一切的思想资源和前进的力量。阅读给教育者更宽广和高远的视野,在这之后,他们可以比较,可以筛选,找到自己的职业坐标,完成个人素养的提升。只有能够独立思考、有现代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有现代素养的学生。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