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 正文
一半大学生当知识蓝领,职业教育跟不上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1-29



 


 

全国本专科院校和成人高校未来10年将“生成”大学生9400万,白领岗位数却不足一半 一半大学生当知识蓝领,职业教育跟不上

  本报记者 樊丽萍

  看似热门的专业,其实已预埋了“就业难”的风险;而一些行业急需人才“输血”,却又苦于找不到人才的摇篮。

  一份名为《基于事业统计和人口普查的教育结构与人才供求分析》(以下简称《供求分析》)的数据分析报告新近出炉,课题组的初步统计研究表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对现有人才结构的“双刃剑”效应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随着1999年以后的大学扩招,10多年来,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大大提高,劳动力素质进阶明显;但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不少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和用人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开始凸显,甚至出现了本、专科以及中职等不同层次学校毕业生一起“抢饭吃”的乱象。

  这份报告用“数字”说话,呈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大中学生理应了解却尚不了解的信息。


劳动者阶层的文化水平,中美人力资源真正差距所在

  《供求分析》报告课题组,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以及人才供给能力后,还采用中美人口普查数据,对中美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随着高等教育毕业生的迅速增长并大批进入白领岗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品均受教育年限已上升到13.9年,仅比美国低1.2年,差距已经不是很大;但另一方面,在工人、农民和商业服务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却分别比美国低了3年、3.6年和2.8年。

  换句话说,美国劳动者阶层,主要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体,而我国的劳动者,目前仍然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这样的人力资源现状,将客观上影响我国产业升级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因此,《供求分析》课题组给出建议:未来,我国的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把培养知识工人、知识农民以及知识化商业服务人员作为中心任务。职业教育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原则上,不应该在把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这类对口传统白领的岗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部分学科结构失调,“热门”学科发展失控

  历时一年多完成的《基于事业统计和人口普查的教育结构与人才供求分析》数据分析报告,对我国高等教育推动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了量化分析。

  报告指出,过去1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有力提升了劳动年龄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

  2010年,我国20-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达8.3亿人,比2000年增加了1.1亿人,10年主要劳动力资源的增幅为15%。同期,20-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3年提高为9.6年。在世界主要人口大国中,我国劳动力文化水平的增幅是最大的。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1.04亿人,比10年前增加了6600万人,占主要劳动人口年龄的比例由2000年的5%提高为13%。

  但过去10多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推进和大学扩招,部分本专科院校对人才市场的信息缺乏了解,开设新专业时,对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较少,具有相当的盲目性。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些受社会追捧的热门专业和“上马快、培养成本低”的专业,大量新设和扩招,学科专业比例失调的现象逐年加剧。

  报告对高校的12个学科大类和92个学科中类作了分类统计和分析。

  12个学科大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分大类学科的招生数统计表明,与1998年相比,2010年管理学招生人数增长了8倍;艺术学增长了16倍,呈“爆棚”态势。

  其次,增速过快的还有教育学和文学,均比1998年增长了6倍。

  部分学科发展的严重失控,与许多学校片面追求“综合化”有关。特别是一些本来具有行业、学科特色的专门院校,竞相增设新的学科,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愿望,加剧了高等院校同质化的趋势。

  统计表明,在目前全国1114所本科院校中,有1039所设置了管理学类专业,比例为93%;831所设置了艺术类专业,为75%;808所设置了经济学类专业,为73%;734所设置了法学类专业,为66%;986所设置了文学类专业,为89%;805所设置了理学类专业,为72%。

  一些热门专业的招生数急剧增长,造成毕业生供求矛盾日趋严重。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的“艺考热”,可以在普通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招生口子找到数据支撑。

  2010年,全国有830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招收艺术类学科,年招生人数46万,而对比1998年,艺术类招生总数只有4万人多一点。虽然很多考生凭借“艺术特长”迈入了大学,但对于从事艺术事业的“风险”可能没有足够的预估。

  艺术类专业中,戏剧与影视专业每年招生约8.4万人;但从行业统计来看,全国的播音与主持人数近年来在减少,从业人员总规模约5.6万人。由于招生量过大,这一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低就不难理解了。

  ■最近几年,由于小学、初中学龄人口下降,新师资增量的需求在减少,10年来我国小学教师在岗人数已减少了100万人。今后每年自然减员的补充量也很少。但仅2010年,小学教育专业年招生8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专科高职院校招收的。这部分学生毕业时,将面临与数十万文理学科师范类本科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此外,全国有近500所本专科院校设置了体育教育专业,年招生近5万人。但根据预测,每年中小学校体育师资需求为2.5万-3万人,明显呈供大于求的态势。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是高等院校在管理学大类上招生过剩的典型案例之一。目前,全国有568所本科院校以及近千所高职院校设置这一专业并招生。2010年,财会类专业全国本科招生20万人、专科招生30万人、中职招生近40万人,招生总量比1998年大学未扩招前增为加了12倍。但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财会专业从业人员总数却从2000年的860万人缩水到2010年的838万人。

  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类专业供求比例失调也很严重。目前全国本专科院校在这一大类的招生每年规模在12万人,外加商务英语专业每年招生约6万人,培养目标也瞄准“国际商务”。因此,即便不统计中职教育培养的同类毕业生,每年这一类大学生的培养规模就达到18万人。但行业统计却表明,目前我国从事与国际商务、贸易相关的专业人员总计约10万人左右。


工科专业冷热不均,一线岗位缺高技能人才

  不难发现,很多和传统白领岗位挂钩的所谓“热门”专业,人才培养已出现供过于求的趋势。而作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用人大户”的工科类专业,情况却要复杂得多。

  《供求分析》课题组将工科类细分为八个亚类,分别是机械类、电器动力学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化工与制药类、纺织轻工食品类、土建类和交通及其他类。结果发现,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加在一起,这类工具学科的全国年招生为68.5万人,居然接近工科类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目前,全国的本专科院校中,八成以上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但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普及,一些行业对专业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已呈下降趋势。

  与“计算机热”呈现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工科专业陷入了较为严重的“生源危机”。

  ■2010年,全国纺织从业人员高达976万人,但纺织专业本专科生年招生数只有区区1万人。目前,纺织行业中在业人员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学历的只占4%。

  ■轻工食品类专业全国从业人员2200万人,但本专科年招生8万人,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十分突出,却难以得到满足。

  《供求分析》认为,这种人力资源的布局,极不利于行业、产业的技术革新。而比起工科,年轻人对于农学更加畏惧。解决农学专业“后继无人”的尴尬,这一问题更为严峻。目前,农学类每年本专科招生规模总计12万人,尚不足工科招生规模数的5%。和1998年高校扩招前相比,目前农学类的招生占全国高校总规模的比例,已经由原来的3.7%下降到1.8%。报告特别指出,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极为严重。目前,全国农林牧渔技术人员总量只有69万人,不足从业人员总数的千分之二。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学校首先要转观念

  结合《供求分析》报告中的一系列调查,课题组负责人胡瑞文说,过去10年,蓝领职业岗位吸纳大学生的比例其实已经增加了1800万人。但他认为,这还只是开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蓝领、灰领岗位。“当务之急不仅仅是引导一部分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一些高职、中职院校也要转变办学的观念。”

  实际上,出现在求职市场上的一些怪相,究其根本,与不同层次院校在办学和人才培养上的目标雷同有不可分割的关闭。比如,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同样一个文秘岗位,从一本到大专甚至中职生都在应聘;又如,类似新闻、法学这类专业,不仅一本院校大量开设,高职、中职院校也加入“混战”,但在现实的行业招聘中,这些对口专业的入职门槛其实已经调高到本科以上学历。

  课题负责人胡瑞文进一步分析说,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眼睛往上看而不是往下看”,培养的学生偏于学术型而非技能型,这样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实际上,在一些新蓝领、新灰领岗位上,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一定弱于本科生,甚至比本科生更强”胡瑞文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应加快调整、优化高、中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另一方面,高、中职院校要在师资上下功夫,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供求分析》在统计各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时发现,一些基础性行业和工种,急需要“人才输血”。这类职业对口的人才,要么目前培养规模过小,要么是学校还不愿意“放下身段”开设相应专业。

  ■煤炭采矿业与金属、非金属采矿业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了70%,受过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比例不到20%。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过低,不利于机械化、自动化和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一些学校坦言,开设“要吃苦”的专业有顾虑,因为这类面向朝蓝领、灰领岗位的专业,和考生及家长报考时的心理预期有距离。招生前景如何,不得而知。

  课题组建议,针对一些紧缺人才岗位,为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教育部门要做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布局专业,并出台类似学费减免或设置奖学金的政策,鼓励高职、中职院校扩招,鼓励学生报考。

  “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学生投入产出比已经很高了,毕业都能找到不错的出路,这部分优等生,来自政府层面的补贴和学校层面的资助一样不少;但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技术性的工种,尤其是艰苦行业的艰苦岗位,现在报考学生恰恰是被划定为考试的失败者而就读的,给他们的帮扶和鼓励很少。”胡瑞文认为,应对未来10年,面对来自我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9400万毕业生的就业潮,我国教育系统亟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须面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在办学目标定位和学科设置上尽快作出调整。


【相关链接】发展职业教育,分类高考或是出路

  解决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结构性矛盾,根据一些教育专家的看法,深化高考改革势在必行。著名教育家、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日前发表文章,呼吁我国应设两套高考系统,即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设立两类不同的国家统一高考。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2010年又快速提升到26.5%,现在高校年招生人数已近700万人,是1995年92.6万人的7.5倍,这无疑会对人才培养制度和高考人才选拔制度等提出新的要求。

  我们的高考人才选拔制度基本上维持着30多年前计划经济时期、规模很小的精英教育的高考人才选拔制度。目前为止所有这方面的改革,基本都是既有制度框架内的技术性、程序性、操作层面的调整,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怎么能不使高考陷于社会纷争的困境呢?我认为,国家统一高考的制度在我国现阶段不能取消,但如何进行国家统考、国家统考处于什么地位,应该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进行新的制度设计。因此,解放思想,深刻体悟时代需要、现实呼声,勇敢而有智慧地冲破思想上、制度上的框框,是当前深化高考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大同属于国民教育的体系,同时相应设立两类不同的国家统一高考。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通用型应用人才和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既要懂是什么,更要较深入地懂得为什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岗位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主要懂得如何去做,更注重操作能力,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只学到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即可。两大高教体系培养的是社会都需要的两类不同人才,也符合青少年不同禀赋、爱好和人生旨趣的实际。应当看到,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适应现代生产、现代服务、现代管理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准的劳动力大军,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所谓大众化高等教育,主要体现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稳定、健康、持续的大规模发展上。

  然而,对于两类不同人才的培养,我们却依然沿袭几十年一贯的精英教育时期的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一种高考选拔制度,把本来是两类不同人才的培养生生地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统一的国家高考成绩竟然被划分成“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高专高职线”四个分数段,高等学校被划分成四等,高职是最末一等。如此高考,不但制度性地制造了一个低水准的本科教育体系,更严重压抑了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感到被社会瞧不起而“灰头土脸”。这与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大政方针显然是不合拍的。因此,分设两个高教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这样的改革,将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的重大变革和创新,而随同分立的两个国家统考也一定是目前国家高考制度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