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 正文
毕业生就业难父母焦虑 "密集社交"为儿找机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3-21

开春后,“求职季”继续影响着无数家庭。近日,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少雄说,截至目前全省大学生签约率大约在30%左右。2013年预计有25万~3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广州求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尚未签约的七成毕业生来说,求职成了孩子以及身后整个家庭的最大事之一。求职生的家庭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态度呢?

  文/记者陈翔 通讯员陈燕旋、颜琳莎 实习生李颖茵

  帮忙型

  父母“密集社交”为儿子找机会

  “孩子就业对家里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当事人,是无法理解的。”3月18日,李建南用拇指和食指把钱包里的一张银行卡压紧:“看,这是孩子找工作要用的,家里的存款,每隔两个月就得提一笔。”

  58岁的李建南家里存着几万元,住着一个小两房的旧房,夫妻俩每月的收入可以应付家用。“但帮孩子买房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儿子的工作问题成了头等大事,严峻的现实也促使他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了“密集社交”。

  李家孩子读的是法律专科,3年前,这个专业的荣光让李家踌躇满志。可如今李建南在奔走多方无果后评价:这是一个很荒唐的专业设置。因为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路径大多是考律师、考公务员、当法律顾问等,但这些都需要本科的门槛。孩子大三时沮丧地告诉他,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只有两人能找到对口的工作,因为“有关系”,而且对口的工作还只是在律所打杂。“我真不知道做什么好,人家招文员都要招中文系的。”

  李建南夫妻开始不断约老同学、老同事、亲戚们喝茶和吃饭。借着饭桌的热闹气氛,老李不断托付别人帮孩子找工作,两夫妇自称从2012年下半年到现在,“有时整晚兴奋得睡不着觉,有时心情闷得吃不下饭,经常睡得不好。”

  最近8个月来,李家孩子有两次和不错的工作擦肩而过:一次是亲戚介绍,到一个国企工作,不过最终卡在学历上;一次是朋友的公司负责人要招助理,点明要男生,懂经济和法律,不限学历,可最后英语不过关。如此一来,李建南夫妇一时兴奋,一时紧张,一时期盼,一时失望。“孩子倒没什么,我们真是五味俱全。”

  现在一家三口看电视,看到年轻人衣着光鲜地出入职场时,大家相对无语;看到“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时,反而舒坦一点:“看!本科生研究生找工作都难呢!”

  “去年我们家还能笑嘻嘻地说找工作难,春节开始这个话题沉重起来了,现在说到这个事真的很担心。”李建南说,一家人很担心孩子到了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待业的感觉会很不好。”

      

放手型

  从现在开始让孩子面对挫折

  和李建南一样,吴传林的孩子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过老吴的想法很不一样:“我和老婆都认为要从现在开始放手。”

  “现在是孩子受到的第一个真正的挫折,好机会啊,让他自己来面对和度过。”吴传林的孩子是省内一个普通高校的企业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求职季到来之际,老吴就对孩子说:“你不可能毕业就能去找一个管理的岗位,先找个踏实的位置,要有一技之长。”

  老吴还对孩子坦白:“爸爸妈妈会教你怎么找工作,帮你出主意,选单位。但我们不会去托人帮忙。”小吴倒也干脆:“行,你托的我也不去。”

  几个月来,小吴积极参加招聘会,发出了近百份简历。番禺、花都的一些工厂,他也过去应聘。“别看在工厂工作不大好听,可工资有4000元,比当文员要强得多。”现在没有定下最终的“第一份工”,但按老吴的说法,“也不怕一毕业就失业。”

  “我们家就是要让孩子自己闯,学会独立。”老吴说,孩子没签约他们不着急,孩子如果不重视,指望家里帮忙,他们就会着急。

  施压型

  父母和亲戚老说

  别人找到好工作

  某2B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吴博也为工作没着落苦恼。去年,吴博找了一个学期的工作,宣讲会也跑,招聘会也去,也进行了挺多的面试,可是没一个有结果。他坦言:“我到现在工作还是无着落,压力好大,每晚都失眠,怀着满腔热情的去找工作,可是基本上都是失望而归。”据了解,由于吴博找工作压力,导致失眠易怒,而且还与女友吵架闹分手。

  吴博说,自己现在非常苦恼。“连过春节都过得不愉快。”父母和亲戚一边打听找工作的事,一边不断在他耳朵数找到好工作的例子,“某某已经找到待遇多么好,多么称心如意的工作了”……家里的这一切,都让吴博痛苦无比。过了春节,吴博马上“逃回广州”,继续找工作。

  “即使在广州当个蚁族,我也要坚持下去。”吴博说,家里为了供自己上大学已经负债累累,所以只能靠自己去努力,一定要趁着年轻在广州干,干出点名堂。“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我就赶在毕业前去干促销员,总之要先上岗。”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