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 正文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没给母校丢人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4-18

     4月15日报道,“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2000年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4月11日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就几乎哽咽。当天,陆步轩和他的生意伙伴、同为校友的陈生受北大就业指导中心邀请,来到“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的讲台,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心得。

  因各种原因,陆步轩和陈生没能走上北大毕业生进入仕途、从事学术研究、下海从商等传统就业路子,而选择在卖猪肉上进行人生发展。按理说,社会和国家需要各行各样,三百六十行也的确行行都能出状元。卖猪肉只要卖得正当,不但没有什么不妥,而且如果能卖得好,顾客满意,自己也赚了钱,这样就更好了。陆步轩和陈生在卖猪肉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就连北大前校长、校友会名誉会长许智宏4月8日也在重庆大学的演讲中说:“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没什么不好。”诚哉斯言!

  之所以陆步轩会觉得自己卖猪肉不光彩,主要是因为传统观念在作怪。在传统观念中,能考上北大的学生,尤其是本科生,都是千挑万选的高材生中的高材生,因此北大毕业生不能从事不需要学历就能胜任的工作。如果北大毕业生从事所谓低端的买猪肉,那么大家肯定会自然觉得这显然是人才浪费——不仅浪费人才自己本身,而且还造成国家人才资源的浪费。然而,诚如许智宏所指出的,“并非所有的哈佛毕业生都当了科学家、政治家。”由此可见,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确无可厚非。并且,他们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能把猪肉卖得更好,这样岂不更好?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4月10日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期。现在很多人仍然固执地抱着传统观念不放,认为大学毕业生就是天之骄子,就不能扫大街、掏大粪、当保安、跑快递、送桶装水等。然而,1999年扩招至今的15年里,我国高校毕业生已多如牛毛了,人人都去走公务员等传统就业路子,而坚决不选择其他行业,那么岂不很多毕业生就必然找不到工作待业失业?

  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宣扬“读书无用论”,而是说大家的观念真的应该适时改变了。如果继续非常顽固地抱定传统观念不放,放不下架子,舍不得面子,闯不出路子,不跟上时代、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巨变,那么大学毕业生肯定就是有业不就,埋天怨地而一事无成。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干得好的话,在任何一个行业里迟早都能出人头地。比如把猪肉卖好了,像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一样,成为名字响当当的企业家,不照样既能实现人生价值,也能同时实现社会价值吗?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