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 正文
新生独立报到只是“迟到的开始”
来源: 作者:熊丙奇 时间:2013-8-22

   从本周开始,各地高校迎来新生入学旺季。据报道,为帮助“95后”孩子树立独立生活的理念,一些高校采取拉警戒线“隔离”家长、开通网上报到平台等多种方式,“逼迫”新生独立报到,并以此迈开大学独立生活的第一步。比如,清华大学让家长和学生“物理隔离”两到三个小时,学生被要求独自完成从报到到入寝室全部流程;中国人民大学推出“人大使者家乡行”活动,让在校生回到自己家乡,提前迎接当地考上人大的新生并做家访,他们还将陪伴有需求的学生入学。

  当前,不少舆论对“95后”新生缺乏独立能力,连报到都要父母完成颇有微词。而在笔者看来,对于这一问题,家长和教育者的责任更大。试问,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究竟给了他们多少独立成长、锻炼的机会?

  连入学注册手续,父母也要代劳,这是过去家庭教育的延续。在不少家庭,学生完全处于“被管理”、“被规划”状态,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所有事务,都由父母包办。不独如此,不少中小学生几乎所有的在校学习、生活时间,也都被教师规划、安排。这样的学生即便高考取得高分,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很欠缺的。我国的大学新生,进校后普遍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很快陷入迷茫,就是因为长期被“包办代替”。

  近年来,大学非常关注大学新生的独立能力,某种程度说明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当前一些高校之所以要拉警戒线“隔离”家长,某种程度也是出于无奈,是逼着家长“放手”。

  然而,给新生独立锻炼自己的机会,这只是培养他们独立意识、能力的基本途径。把新生独自报到作为迈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这对每个大学新生来说,其实是“迟到的教育”。明智的家长应该从孩子上小学起就适当放手,引导孩子规划、安排自己的时间。退一步说,即使错过了中小学这段时间,至少应该在孩子考上大学后,让其学会独立走路。否则,家长要包办到何时?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也该反思,在关注学生知识教育的同时,有必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成长的空间。

  对大学来说,在新生报到时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大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坚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这包括:应在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告诉学生大学与中学学习的不同,让学生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适应大学生活,确定大学学习生活的目标;面向学生开设学业与职业规划必修课,培养学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给学生创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空间,尤其是发挥学生自治的作用,让学生参与社团的建设、学生会的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比如此次人民大学推出“人大使者家乡行”活动,不论对在校大学生还是大学新生,都是锻炼的机会。

  高校在新生报到时推出的独立性培养措施,只是一个开始。当前,全社会应当达成这样的共识:从小就给孩子培养独立意识、锻炼自我、独立成长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公民。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