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 正文
盘点30年大学新生装备变迁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8-29

每年这个时候,大学生入学都会成为热门话题。2013级大学生开始陆续报到了。而在入校前,很多新生及家长都会做好精心准备,iPhone、iPad、数码照相机,一样都不能少。去报到也不能委屈了孩子,坐飞机、坐高铁,或者开车送孩子入学……

  回忆当年的入学经历,很多人都会感慨万千。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36年间新生们报到时所带行李,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展示着国人物质生活、文化精神的变迁,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时代发展变化的印痕。

  无疑,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物质、精神方面都很丰富,他们是幸福的。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1977-1987】

  最让人幸福的

  是每周一次的露天电影

  那个时代,学生报到装备很“简陋”

  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杨德东便是其中之一。他回忆说,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新生们的行李都很简单,多是一床被子、两套衣服,但对“天之骄子”们来说,尽管物质匮乏,幸福度却很高。

  路费“昂贵”,极少有父母陪同

  1979年7月,信阳罗山小伙杨德东考入河南农学院(现河南农业大学,当年校区在许昌市)。现在,他已是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授。

  杨德东说,那时,能考上大学并不容易,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他清楚地记得,去学校报到那天,亲戚还有村里的邻居,都来给他送行。

  从信阳坐绿皮火车到许昌,要走8个小时,这是杨德东第一次出远门和坐火车。三四元钱的火车票,对农村家庭来讲,有些昂贵。在他记忆里,极少有同学是父母陪着报到的,“一是路费太贵,有同学家里卖鸡蛋才凑够路费;二是那时家里孩子都多,孩子没那么金贵。”

  两毛一包的雪花膏已“很上档次”

  书在当时算稀缺品,一套《红楼梦》需要三四元。杨德东回忆,有同学带有小说,但他带的,全是资料书。杨德东说,报到手续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将“粮油关系”转到学校。按照国家当时的政策,读大学没有学费,而且包分配。此外,学校根据家庭状况有分级补助,最低每月10元,最高每月16元。

  杨德东的同班同学蒋媛媛,出身知识家庭,条件相对好些,报到时父亲陪着。如今,她是河南农业大学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党总支书记。

  蒋媛媛回忆,那时带的衣服,就是现在电影中能见到的绿军装、黑裤子、白色回力鞋。带的冬天的衣服,就是棉袄加碎花外套。她说,那时雪花膏0.2元一包,算是上档次用品。

  他们说

  物质很匮乏,但幸福度很高

  在那个年代,读大学意味着跳出农门。杨德东说,他们都很珍惜。“你想啊,到学校后用上了电、自来水,吃的也比在家好,经常能吃上豆腐,所以只想着学习。”杨德东回忆,晚上搬着马扎到路灯下学习的同学非常多,到后半夜才会少一些。在学习之外,最让人幸福的娱乐活动,是每周一次的露天电影,还有打排球、踢足球。

  “虽然物质很匮乏,但幸福度很高。”杨德东用这句话,总结那时的大学生活。

  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1988-1997】

  腰上挂着BP机

  是件很拉风的事

  从免费到收费,从包分配到自己找工作,“天之骄子”的光环渐失。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恰逢政策转变,多了份时代独有的焦虑,和对新生活的思考与追求。他们的行李里,电子产品开始走俏。

  “天之骄子”光环渐失

  1977年高考恢复后近20年的大学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宠儿”。当时,高校录取率极低,读大学有津贴、工作包分配,还享受“国家干部”的待遇。

  但在上世纪90年代,接踵而来的一系列政策改革,让“天之骄子”们走下“神坛”。

  1993年,国家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不再区分两种计划形式,取消“统招统分”制,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学金、贷学金以及专项奖学金制度,学生上大学需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次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

  再到1997年,中国高校实行全面招生“并轨”,上大学就有“铁饭碗”成为过去。

  电子产品开始走俏

  自1988年到1997年,新生的行李里,多了不少时髦玩意儿,像录音机、BP机等电子产品。

  1992年考入郑州某高校的李女士说,那时的录音机要几十元钱,一半新生都带有,主要用来学习英语。“有时播放流行歌曲,都是港台明星,四大天王是我们的共同偶像。”李女士说,她报到的时候还带有刘德华的专辑磁带。

  此外,小风扇、电暖壶等生活小电器,开始出现在大学生们的行李中。李女士说,当时宿舍条件比较简陋,“这些小物件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

  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的同学家庭奔向小康,个别条件好的同学还购置了BP机这种高档货,在校园里非常拉风。

  他们说

  报到当晚聊的是体育和爱情

  1997年徐永辉考入大学。他说,90年代的校园里,诗歌和音乐,是最风靡的。有名舍友入校时就带着一把吉他。最终,他成了寝室最早谈恋爱的人。

  那时,校园的旋律,流行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激情,则源于齐秦的《北方的狼》。

  报到当晚,舍友都很腼腆,但说起美女,似乎都很起劲。聊起体育,寝室几个哥们从贝利到巴乔,从乔丹到皮蓬,久久没有入睡。

    

 【1998-2007】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手机、电脑渐成“标配”

  不懂网络你就彻底Out了

  这10年,物质丰富,互联网快速发展。这时的新生报到,多数会抱台电脑。先是QQ、百度,再后来是校内网、开心网……

  BP机从热门到落伍

  于谦家在信阳,学校也在信阳。1998年,他独自背着被子、床单、暖瓶等行李,就去报到了。

  他说,报到时,班里有极个别同学带着电脑,只有小部分带有BP机,但第二年,BP机就多了起来,当时,父母花3000多元钱,给他买了部摩托罗拉汉显BP机。

  这在当时算是稀罕货,他格外爱惜。现在,这部BP机还在他的书柜里藏着。

  没过几年,BP机开始落伍。2000年入学的吴豪说,当时,班里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报到时已经带着手机。“姐姐也给我买了部诺基亚,当时手机功能还很简单。”

  IC卡、201电话卡,用的人越来越少。“有同学报到当晚,就窝在被窝里偷偷给女朋友发短信。”吴豪说,后来几年学弟学妹报到,带数码相机的也多了起来。

  入校时,他带了6000元钱,除去3000元学费,余下的做生活费,“不少同学都是拿的银行卡,拿现金的也有。”

  网络成为新生间的话题

  1997年以后,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快速发展,并渗入大学校园。

  “1999年有的QQ,当时的名字是OICQ。”吴豪说,他是计算机系的,高考后就注册了QQ,“那时注册号码非常容易,并且都是5位的。”

  入学第二年,班里多数同学都配了电脑。“后来学弟学妹带电脑的,电脑安装好后,第一件事,就是登录QQ,和亲人、好友视频。”吴豪说。

  吴豪说,他第一次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美国总统华盛顿,出现许多链接,“都看入迷了。互联网像知识的海洋,所有东西都触手可及”。

  加QQ,聊CS、传奇、魔兽世界等网游,成为男生们入校报到后晚上的话题。而女生们则聊HOT、F4、周杰伦。

  旅游专业的王丽说,2003年她入学后,电脑已经普及,报到前,她就在网上查询学校的资料,报到后第一天装好电脑,她就和父母、男朋友QQ视频。

  对2007年入学的郭凯来说,报到前他就在“校内网”关注了很多学长,询问选课秘籍及大学生活应该注意的问题。

  他们说

  奋斗的生活更充实

  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对待恋爱也不再躲闪。2005年入校的东北女孩高媛媛和老师恋爱了。“他那时也刚毕业不久,现在我们马上要结婚了。”

  易楠说,2006年她到上海一所“私立贵族”大学报到,父亲告诉她,18岁就算成年了,想要什么东西必须靠自己的能力买。

  “开始觉得比较辛苦,但渐渐的开始喜欢这种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状态。”小易说,第一次靠自己能力买到的是一部1300多元的索爱手机,生活费每月700元到1000元,都靠自己打工和奖学金。母亲给的生活费都会存起来,用来去各地旅行,“奋斗的生活更充实。”

    

【2008-2013】

  微博报到,微信海聊

  这几年新生报到,装备不断升级:苹果手机、平板电脑、单反相机。微博、微信,加好友只需“摇一摇”。

  微博直播开学过程

  2008年,不少新生入校时,还带着国产手机、MP3。2011年,不少新生已经用上了苹果手机,带着iPad,甚至还背着单反相机。开学之初,不少家长反映,“被孩子狠狠地‘宰’了一把”。

  2011级的小安,是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学生,他父亲说,除了3700元的学费和1100元的住宿费,为小安买手机、电脑、相机等,花费近2万元。

  电子设备的更新,使得社交软件普及。2012年入校的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小王收到通知书后,就发微博:“你好,通知书!”

  到了郑州后又发一条:“Sorry,IdonotknowwhereIam。”军训时微博吐槽:“军训第一天就下雨了。”

  新生首次见面,可能不问电话号码,而是说,“你微信号多少,来摇一摇。”

  为了社交练酒量

  除了备好电子产品,练就一身特殊的技能也越来越被人重视。

  2013级的新生张同学,是带着“酒量”来上大学的,“方便拓展人际关系”。

  17岁的她说,高考之后,她被亲属建议,练练酒量。“一个女孩子有点酒量是有好处的,一来可以方便大学里的社交,二来可以自保。”

  而之所以练喝白酒,张同学说,大学聚会比较多,同学聚餐、生日Party免不了要喝酒,自己练了酒量之后,不会出“洋相”。而且在以后的择业过程中,会喝白酒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优势。她说,现在能喝4两白酒。

  2009年步入郑州某大学的丹丹,入校前在钱包里放了一只安全套。那年她18岁。

  丹丹的男闺密王同学援引她的讲述:当她的父亲发现时,满脸通红,不好意思问,但又不放心。最后还是提醒女儿,“发现你包里有东西呀”。

  她并未因此害羞,而是向父亲传达一种性防护的观念。她说,“这都什么年代了?安全套是一种防卫的东西,以免发生意外,受到更大的伤害。”

  在丹丹看来,时代变化,年轻人的性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是不敢谈论性,现在则是主动了解性知识、做好性防护。 (统筹:河南商报记者 段艳超 执行:河南商报记者 段艳超 张君瑞 孙科 见习记者 郭丁然 实习生 高瞻展)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