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 正文
专家对话:越千年,"不学礼,无以立"依然鲜活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3-18

  编者按

    埃及千年文物上惊现中国游客“到此一游”的涂鸦,老人摔倒路人却不敢伸手搀扶,一些青年学子以“感谢室友不杀之恩”为词相互调侃……近年来,每当有一些失范行为被媒体曝光时,总会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孔子曾言:“不学礼,无以立”。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显然,在一切都可能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发生及改变的互联网时代,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核中,我们应当如何传承“礼仪之邦”之精华文化,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

越千年,“不学礼,无以立”依然鲜活 

  主持人:记者 李薇薇

  嘉  宾: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王云路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华礼藏》丛书主编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礼”只是一种形式,您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礼”和“仪”的关系是怎样的?

  王云路:“礼”是一种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解释说:“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这里是说得体的行为就是礼仪。““礼”和“仪”的关系,是“内修”和“外达”的关系。“礼”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观念,具有社会的共识性,“仪”是举止、行为,是让别人能看见的东西。所谓“谦谦君子”、“彬彬有礼”,体现的就是人的品格与行为举止之间的“内”、“外”关系。“仪”是“礼”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程式感的好处是通过一步一步外在规定动作产生的庄重感,给行礼人产生深刻影响,使之意识到“礼”前“礼”后身份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所要遵守的规则等,是社会道德对个体约束的体现。

  肖群忠:“礼”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无内心的真诚,对尊重与谦让这些“礼”的内在实质,可能会流于形式。比如,在现代国礼中,外国首脑来访时,我们国家元首亲自主持欢迎仪式,还要检阅三军仪仗队,就是为了表达对外国元首和他所代表国家的尊重。我国实际上是“礼义之邦”,被后世误用为“礼仪之邦”,这种误用也可能有语言学上将错就错、约定俗成的原因,因为礼仪是礼义的外在表现,礼义是礼仪的内在精神基础。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记者:您认为“家风”和“礼”是什么关系?有学者指出,“礼”之传统应在家风中承袭,您怎么认为?如何做到?

  肖群忠:家风是一个家庭和家族通过教化和实践所形成的独有的优良道德传统和精神气质、行为方式,道德是家风的核心,因此,作为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礼”就自然成了家风的核心。家风中要构建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爱弟悌的和谐,须通过一定的“礼”即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表现出来,“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就是此意。因此,形成一个好的家风,固然离不开家族核心价值观和内在道德精神的培养,如耕读传家、勤俭持家,但也绝对离不开每个家族成员以具体的符合各自身份的礼节与礼貌行为践行。

  王云路: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风传承“礼”,也体现“礼”。“家风”就是“礼”的载体之一。正因为“家”与“社会”是不可割裂的,因此,我们不可能离开社会风尚空谈“家风”,也不可能期望把“礼”的教育完全归之为家庭的责任。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社会的“礼”之规范,但我们曾经用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它。今天中国社会的“失礼”,与我们自己犯下的错误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期望用“家风”来替代“礼”的教育,替代应当花大力气去重构的必须人人共同遵守的社会道德范式建设。

  “礼之用,和为贵”

  记者您认为,目前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最需要通过“礼”来规范的是什么?什么是“礼”的核心?

  王云路:“礼”的核心是“和”。所谓“和”,就是顺达。自然界“风调雨顺”是“和”,而对社会而言,“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就是“和”,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礼”的本质。

  中华民族的“礼”遵循的是由“尊重”和“敬畏”生成的人与人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在“和”的观念上产生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孟子曾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见,祖先对人的生产活动应当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如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都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表述,这是中华文明的结晶。

  肖群忠:“礼”是所有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人文明教养的集中体现。“礼”的精神实质就是对他人的恭敬与辞让,“礼”的实质还表现在分、别、序,即每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在人伦关系中的名分与责任,“礼”的作用是保持、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才是“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礼”既然是所有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的总和,那么,它所要调节和规范的生活领域和范围就是很宽的,可以说,“礼”在当代社会主要规范的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交往。

  “礼仪仍应成为当代之教”

  记者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礼”的迷惘,比如,对陌生人的称谓。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肖群忠:现实生活中,我们某些年轻朋友之所以会有“礼”的迷惘,就是因为,我们很长时间内缺乏对“礼”的教育,以为“礼教”是吃人的,其实,“礼教”是教人成为讲文明、有道德、有教养的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处理同学与舍友的关系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冲突和问题,甚至有马加爵杀舍友的案件、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杀同学的案件,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些杀人者既没有义更没有仁,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上述恶性案件给我们的警示是:我们一定要加强青年一代的仁义、道德和礼义精神的教育。

  王云路:现在社会上比较普遍存在的迷惘是“官本位”和“官场文化”对“礼”的冲击造成的。我曾经担任两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现在我已不再担任此职务,但还有很多人称我“王院长”,因为多数人觉得称呼官位是一种尊重。如今很普遍的现象是:开会花精力最多的是主席台排位,人际交往中最乐意干的事是结识有官衔的人。现在一说到“礼”,人们很容易产生疑问:“五四”运动,反的不就是“封建礼教”吗?很多人马上产生的联想就是“君臣父子”、“三纲五常”……这些“儒学”为“官”所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礼”的糟粕。但“重构”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话题,又是在简短的篇幅中无法阐述清楚的。

  记者确实,在当下,关于“礼”,我们有很多理论上的重大问题需要研究。那么,在公共社会生活的层面,我们怎样看待“礼”的教育?

  王云路:重构“礼”的教育,家风很重要、学校也很重要,为“长”者的身教更重要。如果家中长者、学校教师、单位大大小小的“官”,都能以“礼”待人,各社会单元的成员之间,相互谦让、和睦相处,这就是无所不在的“礼”的教化。家风也好,社会风尚也好,倡导很关键。如果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在“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厚黑学”中成长,在“亲自”、“莅临指导”的仰视语境中受熏陶,那么“无以立”的后果,就是很可以想见的了。

  肖群忠:我最近撰写了一篇文章《礼义之邦的礼义精神重建》,我在该文中指出:“礼义仍应成为当代之教”。从深层说,礼义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甚至也包括法律教育,礼仪教育就是文明礼貌教育,这种内外两种教育对当代中国人和青年一代都非常需要。从外在礼仪方面说,在出境游过程中,为什么国人受到非常不好的负面评价,就是因为诸多国人缺乏基本的礼仪和文明素质。因此,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礼义和礼仪教育,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让十三亿人民都成为崇德向善的主体,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重现礼义(礼仪)之邦即文明之邦的文明大国形象。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