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 正文
大学校长寄语之风格篇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7-7

  时尚潮语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在六月骊歌唱响之际

  在六月的骊歌唱响之际,我首先想对所有的毕业生说一句感谢,感谢你们对华东师大的信赖和选择,让我们有机会在这个美丽校园中因缘际会。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那个有点闷热的九月天,你们踏入校园时的青涩模样。而你们未必知道,在随后的这些年里你们给这个校园带来了多少惊喜。你们被称为是近几年中“学霸”最多的一届;你们中有多位同学在国际顶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你们在“天才知道”中的表现堪称惊艳;因为你们对玉米炒葡萄的追捧,催生了中国“第九大菜系”;你们中的留学生同学在端午龙舟大赛中勇夺桂冠……属于你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将被珍藏在校园里,成为我们长久的美好回忆。

  在前两天的果酱音乐节上,有一位毕业生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没有去过那么多的学校,可大概就算我去过了,最美仍是我的华东师大”。你们可以想象,我听到这段话时的欣慰和感动。在我看来,华东师大的美不仅在于她的校园,更在于她所具有的特殊精神气质,那就是:既踏实低调,又仰望星空;既务实肯干,又始终在内心保持着一份清高,保持着一点浪漫。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源自大夏、光华以及师大六十多年的办学传统和文脉传承,源自全国第一批十六所重点大学的骄傲,源自“爱在华师大”的大爱精神,源自我们对于大学责任的理解和坚持。

  这种特质和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和办学行为,虽然在浮躁功利的竞争环境中,我们可能因此而失去机会,但我们仍然无比珍视并小心呵护着这样的传统。因为我们知道,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大学必须有所坚持,必须有所不为。而这样的特质和传统也深刻影响着从华东师大校园中走出去的每一个人,我们把这种共同的精神气质称为师大“范”。在我看来,它无关知识,也无关财富,却恰恰是母校在你们离开的时候,所能给予的最好馈赠。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校长葛世荣:南湖校园最美风景线

  这些天,同学们想方设法以各种姿态拍摄毕业照,成为了南湖校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有穿学位服的,有着民国装的,也有穿上一身红军制服的,更有婚纱裙飘飘,但是最雷人的是网上疯传的三兄弟裸照,那可是堪比博物馆北广场的光明神一般肌肉发达。但是所有这些,大家都想把大学时光留在记忆里、背在行囊中,随身带走。几年前,同学们怀揣憧憬踏进矿大校门,从此我们一起朝夕相处,共同拼搏。南湖校区的一草一木,一楼一宇,见证着你们挥洒的青春汗水,回荡着你们的欢声笑语,珍藏着你们的美好回忆。在你们当中,有众口相传的“学霸哥”,有手绘矿大明信片的创意者,也有名扬马拉松赛会的矿大选手,更有风雨中骑行献礼母校的驴友,还有励志奋进的阳光女孩。这些,都是你们成长、成才、成就的代表,更是百年矿大新的一笔精神财富。每一次看到你们的成绩,我的心情那是叫“倍儿爽”!

  同学们!相聚不觉时光短,离别方知情意浓。在离别之际,作为校长、老师和学长,我要嘱咐你们走出校门之后应该做好的三件事:一是努力做一件人生了不起的事。二是每年做一件回报父母之恩的事。三是时常做一件母校想得起的事情。

  希望离校后,矿大学子要团结起来,不能因工作生活而疏淡了情分、疏远了距离,要让“上铺的兄弟”、“同屋的闺蜜”想得起、记得住、忘不了。

  同学们,当“太行之阳河水东,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的校歌即将唱响之际,这将是你们最后一次万人校歌大合唱。我希望,你们能唱出你们的梦想,吐出你们的苦闷,吼出你们的自信!在雄壮的校歌激励下,开创人生新的辉煌!

  前几天“凤凰资讯”的一段微博被疯转,“某校毁一生,某校穷三代,若报中矿大,必成高富帅;空调加电扇,wifi全覆盖,一路奶茶街,人均十来块;学姐都女神,学妹很可爱,学长很亲切,学弟天然呆,男女7:1,取向看心态”。我要问,这是真的吗?如果是,我改两句“学姐都女神,学妹很可爱,学长有风采,学弟不懈怠”。最后再加上两句“同窗三四载,心中情谊在,各位同学们,欢迎你再来!”

  娓娓道来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最好的你们是最好的大学

  坚守青春自觉,留住书生之气,就留住了时代青年的青春梦想。这种青春之志,这种青春之气,这种青春之梦,将使你们站在人生的高处,高者成势,也将造就你们强大的人生势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四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所说:“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荣誉属于青年”。有“气”才有“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气势”。这种由“气”到“势”的转化,这种由“书生之气”到“人生趋势”的转化,必然造就你们的美好人生,这是一种青春自觉,也是一种人生自觉。

  坚守道德自觉,留住书生之气,就留住了知识分子的道德情操。书生之气是凝结在知识分子身上那种亘古不变的道德情操。有“气”才有“节”,有什么样的“志气”,才有什么样的“节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气节”。我国宋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里把这种关系说得更为清楚,“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最终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知识分子的那份道德情操,践行了知识分子的那种家国精神,诠释了知识分子的那股书生之气,这是一种道德自觉,也是一种人生自觉。

  坚守精神自觉,留住书生之气,就留住了理工大人所传承的大学精神。书生之气所体现的是母校的大学精神,是追求卓越的人生境界。母校精神转化成你们今后的人生追求,可以归结为三句话:一是“最好的你们就是最好的大学”。二是“以智慧引领人生,以卓越引领社会”。三是“心所至,无所不至”。遵循心灵的指引,激发想象的活力,到达创造的极限,心所至,无所不至,这是作为一个理工大人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精神自觉,也是一种人生自觉。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勇于担当敢于担当

  同学们,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学生代表座谈,他的通篇发言充满了对中国青年一代的期望和关爱,在他的讲话中,多次提到“担当”二字,我的体会是,他对当今中国这一代年轻人的最大期望,是期望你们都能成为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一代年轻人,敢于担当,这是厦大学子的品格。

  “担当”二字,对于厦大人而言从不陌生,因为厦大历史上从来不乏敢于担当之典范。陈嘉庚17岁时远渡南洋谋生,历经艰辛,经过几十载的奋斗事业有成。陈嘉庚事业有成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祖国,当时祖国正处在危难之中、亡国边缘。陈嘉庚怀着救国之志,创办集美学村、创办厦门大学。在为厦门大学建校募捐的大会上,他个人一次认捐400万洋银。这400万洋银,经后人的考证,相当于他当时的全部个人资产。因此,后人把陈嘉庚创办厦大誉为“倾资办学”,也誉为“毁家兴学”。世世代代的厦大人都把他尊称为“校主”。陈嘉庚这样的一种作为,就是一种担当,这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

  1937年,年仅35岁的萨本栋在民族危难之际、在抗战爆发前夜,毅然舍弃已有的舒适生活和成功的学术事业,从清华到厦大,接任厦大校长一职。他在国家最危难、厦大最困难的八年执掌校务,殚精竭虑,艰苦办学,使得厦大在抗战八年不仅没有停办一天,反而蒸蒸日上,不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南方之强“,但萨校长自己却累垮了身体,1949年1月31日,萨本栋校长病逝于美国加州医院,年仅47岁。

  我们厦大人还熟知王亚南和陈景润。王亚南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就开始传播共产主义的思想和理论。1938年,他与郭大力合译的《资本论》三大卷全译本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资本论》的全译本。陈景润的唯一爱好是数学,数学就是他的生命和一切,他在1966年发表论文,解答了“哥德巴赫猜想”中“1+2”的难题。王亚南和陈景润的作为,就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对科学对真理的担当。在厦门大学9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担当”二字已经融入厦大人的血液之中,“担当”二字已经成为厦大人的精神追求。

  语重心长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吃苦挫折当作磨炼

  今天,作为你们的校长、师长和学长,我有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希望你们积极思考、高位思考,前行路上目光远大。同学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顺境有逆境,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有沮丧,而其中能够始终指引我们前行、给予我们力量的就是积极的思考和远大的志向。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无事不可为。人生是否有成就,取决于志向的大小。哪个时代都会有问题,哪个时代也都会有机会,你的思考决定你的行动,你的行动成就你的理想。

  二是希望你们踏实做事,平凡之中彰显优秀。天下事当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如果说积极思考、目光远大是仰望星空的话,那我们还需要做好眼前的事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做任何事情上都应该脚踏实地,抱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在你们当中有的选择继续读书深造,有的报考公务员,有的投身企业,也有的自主创业,等等,这里面应该有很多都是你们喜欢的事情,但肯定也会有你们不太喜欢的事情。显然,做喜欢的事容易,做不喜欢的事情难,我始终认为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说明你是有能力的,而如果连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都能做好。

  三是希望你们德才双修,做一个胸怀博大、品行高尚的人。同学们,平日里你们听到的,更多是要求你们如何去做事,时间久了,“做人”的方面很容易就被忽视了。人的一生忙于两件事:“做人和做事”,其中“做人”是第一位的。做人是一门学问,更是知易行难的事情,人之立身,所贵者唯在德行,高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怀是做人的第一要义。我信奉这样一句话:人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心胸有多大,事业就能做多大。在人生道路上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困难对于能干者是一笔财富,对于成大事者是一种历练,对于投机者是一块绊脚石,而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越是有困难的时候,越是有机遇的时候。你们要学会将吃苦当作一种激励,将挫折当作一种磨炼。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既然选择了远方

  珍惜内心年轻的力量。年轻是一种资本。年轻的心浩瀚如大海,不断接纳着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化为正能量,激励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内心年轻的力量,气贯长虹。当前,国家已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这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梦想和担当的智者时代,也是一个应该并能够大有所为的年代。同学们都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时刻敢为人先、永不言退、积极进取,无愧无悔于自己的人生!

  内心年轻的力量,润物无声。年轻之魅力,质朴、纯净、透澈,天生蕴含着积极、乐观的力量。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时代,无论做什么工作,有什么事业,最终都是做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学打不死的小强,看看倔强的杜拉拉,健康、阳光、开朗的心态,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可使我们的心灵田园永不荒芜!

  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善意。学会爱人,坚持爱人,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善意,其实不易。也许,曾因为郭美美,我们开始质疑捐款,把善举视为愚蠢;也许因为彭宇,我们对颤巍巍的老人退避三舍,甚至研究出不无戏虐的《扶老手册》。但是大学支教时,有过的感动和心酸,离校时有过的同窗之情、依依不舍,与家人告别时有过的深情相拥,抗震救灾时,有过的民族大爱,一定曾深深温暖和震撼过我们的心灵。

  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都需要爱和传递爱。善意的每一次传递,都是人生最美丽的瞬间。珍惜身边每一份善意,让播撒在你胸中的爱意流淌,与大家分享你伤心或快乐的时刻。人生前行中,与善同行,时刻点赞每一份爱心,时刻转发每一份善意,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大期望。

  珍惜未来每一次挫折。人生曲折是一种美丽,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一种尝试。巴尔扎克曾说过:“挫折,对于弱者来说,是一道万丈深渊;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我们要敢于正视挫折,珍视挫折的经验,使每一次挫折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我的经验是,把问题放在眼前比视而不见要高明。困难和挫折,我们就当它是上帝在我们的屁股上踢了一脚,我们不能只记着揉屁股,更要珍惜这一脚的力量,踉跄着往前迈进一步。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