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办学理念文化
质量发展特色
重大改革举措
优秀师生校友
网员单位名录
网员动态要闻
申请加入网员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网员动态要闻  > 正文
汕头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第二届全球研究研讨会
来源:汕头大学 作者: 时间:2013-10-30

 

1018日至20日,汕头大学国际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全球研究研讨会,研讨会主题为“中国全球研究学科建设:机遇与挑战”。承接去年关于“21世纪全球研究新方向”的探讨,今年的研讨会聚焦于申办汕头大学全球研究专业项目的概念基础与筹划安排。

 

莅临研讨会的嘉宾包括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奥法拉全球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Mark Juergensmeyer,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副校长Mahendra Lama,日本上智大学全球研究研究生项目主任David Wank,中国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主任郭长刚,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朱艳圣,香港浸会大学讲师、百强频道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漪珊博士。

 

与会嘉宾强烈敦促汕头大学开设跨学科的全球研究本科生专业。当今人类面临的大多数问题,无论是经济问题、文化问题,还是技术问题,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超越国家之间的边界,还要超越学科间的边界。这就是全球研究的重要性所在。虽然上海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设立了全球研究的硕博专业,但在中国还没有全球研究的本科专业。设立该专业将使汕头大学在全球研究领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世界上与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家的领先大学相比肩,同时这也是汕头大学作为一所国际性大学定位的应有之义。

 

国际研究中心的赵无名老师和James MacDougall/麦剑辉老师介绍了中心目前为申报全球研究学位项目所做的各方面准备,得到与会嘉宾的激赏与支持。该项目包含从潮汕地区所处的全球情境当中来开展潮汕研究,这凸显了全球研究的一个特点,即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理解地区问题。与会嘉宾赞同这样的地区相关性,建议可以把亚太地区也包括到研究范围中来。

 

国际研究中心现在共有八位核心教员,全部具有国际学术训练的背景和经历。通过与其他院系的合作,中心将能为汕大学生开设极富价值的学位或第二学位课程。由此项目的初始期,汕大就与其他全球研究项目建立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教学和学位管理等方面寻求帮助和意见。此外,在项目初始阶段,还有诸如获得其他相关院系的认可、整合不同教员开设的课程、发展完备的教学体系等许多工作要做。

 

来自美国、日本和印度的嘉宾带来好消息。在他们那里,学生们很明白全球研究这个学位的价值,招生情况很好。在汕大,学生对于全球研究的反馈同样是正面的,短短的时间内就有27名学生报名注册跨文化研究专业方向。中心的三个课程方向,即文化与社会、城市可持续性以及媒体与传播得到与会嘉宾认可。他们建议该学位要在经济、历史、国际关系、政治等方面的包括更多的课程。对于学校发展,他们建议汕大以多种方式办学,通过各种渠道与其他学校加强交流。

 

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开设全球研究学位所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对此,与会者表示乐观。他们指出,许多工作都要求全球视野,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单纯的技术训练远远不够面对就业市场的挑战。雇主希望未来的员工能够从全球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以一种批判性的态度解决问题,并且具备通过实习、社会服务和海外学习等多种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专业技能。而全球研究学位正是致力于培养这些素质。为了确保课程质量,与毕业生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情况是课程评估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与会者建议与本地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