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办学理念文化
质量发展特色
重大改革举措
优秀师生校友
网员单位名录
网员动态要闻
申请加入网员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网员动态要闻  > 正文
福建医科大学11名志愿者给流浪儿童当“妈妈”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5-14

     5月11日是母亲节,福建医科大学的11名志愿者走进福州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给生活在那里的9个孩子当了回“妈妈”。

  据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获得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活动中,他们在大学生“妈妈”的指导下学做蛋糕、玩游戏、画画、认数字。10岁的女孩琦琦(化名)喜欢羽毛球和画画,她拉着志愿者肖亚茹的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要“妈妈”教她画画。琦琦的画里画着一家三口——爸爸妈妈牵着小女孩,她说那个小女孩是“妹妹”。

  志愿者何晓雪这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让16岁的男孩小武(化名)开口唱歌了,“他很害羞,但是多鼓励他几次,他就会跟着我们一起唱”。而刚学会数数的16岁男孩小信(化名)一直把志愿者周华穗拉在身边,口中重复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小孩有了点进步,就会想和妈妈分享,我小时候也是这样”。

  胡月是福建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一学生。“我是被调剂过来的,当初不是很想学这个专业,也不准备从事与社工相关的工作。”但是在参加完这次活动之后,她改变了想法,“以后想到福利机构去工作,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志愿者们表示,将和救助站的孩子长期结对,经常过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陪伴他们成长。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