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机遇和挑战交织中匆匆而过。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同学、全体教职员工及家属,向世界各地的校友和广大的离退休人员,向长期关心、支持复旦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新年祝福!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继续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道路。我们稳步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发动专家学者认真编制“985工程”三期规划,全面启动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我们积极筹建本科生院,循序渐进、逐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启动医学学科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医学学科在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管理架构下整体运作;我们继续推动部分院系试点学科国际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培养体制等领域深入推进二级管理改革。谷超豪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楷模;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世博志愿服务,向世界展示了复旦学子的风采。
展望未来,我们的征程充满挑战,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坚持“学术为魂、育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全面、深入、协调、有序地实施各项改革,推进学校整体发展。
我们将继续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健全大学的学术治理制度;逐步完善二级管理架构,建立学校宏观调控、院系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探索制订复旦大学章程,彰扬大学理念,努力形成与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我们将根据“985”三期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支持医学学科建设,尊重医学学科发展规律和医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规律,调动积极性,提高整体性,提升整个医学学科科学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努力振兴人文社会学科,集聚优势领域,推动国际对话,扩大复旦大学在世界的学术影响力;大力发展理科和技术学科;支撑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和突破,提升学校整体学科实力。
我们将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以本科生院筹建为核心,深入研究和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完善各类课程体系,建设兼具文化意涵和教育功能的现代大学书院,积极探索贯通本科教育全过程的通识教育新模式;深化自主招生改革,推进按大类招生,切实加强本科教学质量责任体系和评估体系;认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努力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引领社会进步、担当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和谐发展重任的栋梁之才。
我们还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道路,坚守大学使命,坚持求真务实,弘扬复旦人“服务、牺牲、团结”和“服务人群”的传统和精神,共同奋斗,为把复旦大学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国家发展,为人类知识、智慧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百年前,上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时候,复旦吴淞校舍被占,不得不栖身李公祠勉力维持。接下来的十年时间,复旦不仅遭遇财政的危机,校舍也几乎不保。但同样是在这十年之间,复旦不仅在江湾建设起了永久性的校园,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科性的私立大学,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复旦精神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成为我们永远的财富。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之际,追思先贤,展望将来,我们每一个复旦人都理应发愤图强,全力以赴,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复旦!(2011新年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