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要闻
教育政策法规
2024
2023
2022
发展趋势研究
教育科学实践
科研创新探索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发展趋势研究>国内  > 正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向发力”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来源:教育部 作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立足学校电子信息特色优势,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西电行动”,在组织领导、基座建设、教学改革、支撑保障等方面聚力用劲,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聚合力。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摆在学校事业发展突出位置,在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数字西电”的建设目标,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并专门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系统设计战略目标、机制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实施举措,着力以“高位推进、务实推进、创新推进”的理念,推动“数智教育、数智治理、数智服务”共同发展。二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组长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1次推进会、每周召开1次碰头会,着力构建学校统一领导、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牵头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各二级院系共同参与的四级联动信息化协同工作格局。邀请校内外相关人员组建学校信息化专家组,为各项改革落地见效提供有力指导。三是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汇聚资源力量,建立政府支持主导、学校主体应用、企业技术支撑、社会延伸参与的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积极探索各类数字化应用试点,着力以先试先行促进创新发展。获批全国“区块链+教育”应用试点高校、“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高校。先后制定《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网络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持续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并从安全机制、内容管理、技术防护、责任体系等方面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努力保障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筑牢数字基座,推进共享互通强动力。一是强化数据基础治理。依托“AI+教育中心”建立全校教育数据基座,按照“数据一个库、管理一张表、服务一个站、决策一个键”的思路,分类制定数据采集、加工、存储等标准,日均共享数据220万余条,努力以数据技术“新动能”打造精准化、科学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教育“新治理”模式。二是规范数据质量标准。持续加强数据制度建设,制定《数据资源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数据标准规范,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和溯源图谱,推动实现“一数一源”。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数据清单进行滚动更新,持续完善公共基础编码标准规范,强化各职能部门对负责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切实保证各项数据客观准确。三是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学校、学院、学生、教师等主题数据库,不断强化数据的归集、共享,着力打通信息壁垒、消除“数据孤岛”。截至目前,系统已采集教学、学工、科研、人事等129个系统的6952张数据表,贯通全校各类应用系统。积极挖掘各项数据价值,持续推进数据分析、集成和应用,强化各类应用系统的连接和复用,促进传统条块化、分离式管理生态革新,推动实现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服务师生。累计发布数据清单2360个,覆盖全校289个应用,着力以大数据技术为驱动,给予师生更加精准、科学、高效的助学、助教、助管和助研服务。

赋能教学改革,聚焦提质增效添助力。一是推进平台资源建设。运用3D虚拟数字教师、智能翻译等技术建成智课平台,汇集音频、视频、习题、课件等课程资源727万余个;探索构建“教材+题库+案例+项目+思政”的教学资源体系,集成“基本概念+问题分析+复杂系统+跨域知识+瓶颈技术”5个层级教学资源内容,助力数理基础、工程数学、电子电路、通信信息、信号处理和电磁微波等优势学科领域专业课程群建设,加快推动优质课程资源更新迭代。积极参与教育部“慕课西部行计划”,牵头组建西北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联盟并建立“慕课西部行”网上平台,共享各类优质课程资源;推出电子信息类优质示范课观摩班,全过程开放34门课程,覆盖720余所学校、2110余名教师。二是开发教学辅助工具。建立基于知识点在线学习和智能推荐、基于语义分析完成智能问答和在线自主测试的智课平台学习工具;围绕实验室团队、学科团队、科研团队、专业建设团队、学位点申报团队等5种典型教师团队,打造虚拟团队数据聚合平台,模拟汇聚团队成员相关数据,以互补效应快速建立和优化教学团队,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需求。三是开展质量管理评价。探索建立学生综合性成长电子档案与电子能力证书,为本科生、研究生分类构建观测模型,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向师生生成、推送学生学习进展报告,全方位采集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和能力等多模态数据,实时评估在线学习效果。对线下课堂教师讲授及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全程记录,并进行系统分析,帮助教师全方位、多层次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及时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夯实支撑保障,坚持服务至上增活力。一是加强智慧环境建设。搭建物联感知平台,推动实现校园空间的设备接入和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着力创建数据实时赋能的数字孪生校园。建立3D全息教室、沉浸式互动教室、远程互动教室等97间智慧教室,加快构建泛在多元、智能化、体验式的学习场景。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博物馆、书院等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良好环境。二是推动业务流程再造。以数字化推动业务融合,建立部门协同治理体系,上线财资一体化平台,打通招标、合同、资产、财务、预算5个业务系统,实现相关业务工作全流程衔接。构建分析模型和决策模型,建成智能决策驾驶舱,涵盖科学研究、师资队伍、财务管理、事项预警等13个主题,实现400余项数据指标可视化呈现,切实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有力支持。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在校园移动门户上线336个服务应用,面向学生、教职工、校友、访客等17类群体提供606个服务事项;建设师生“一张表”平台,优化工作流程和表单设计,推动实现一次办理、快速办理,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建立线上1234师生服务平台,围绕师生学习、生活等方面需求,累计回复师生咨询问题19.38万条,督促解决反映问题2019件,以数字化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