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曾天山讲话(鉴定会)
    一、关于这次课题
    看到这次课题成果非常多,感觉课题研究意义太重要了,确实比较有借鉴性、战略性。这个课题由周远清会长牵头,以学会为纽带,课题为平台,结合实践,把历史资源、理论实践通过与国际结合起来,非常有强烈的责任感。问题及时,方法及时,对中国高等教育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次课题以教育理念创新为第一个结题是非常好的,课题成果里面新的理论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课题研究起点高,队伍强。这次课题研究重调查研究,每个课题研究成果不是空洞的,而是理论结合实践。行政、科研、学校共同研究,边研究边实践,而且边影响,这种研究思路很有中国特色,也是具有中国传统性,实践证明这种研究思路效果非常好。
    这次研究成果影响大,成果显著。现在出了很多文章、一些学术报告,包括对纲要的影响,也包括这次胡锦涛在清华100周年校庆的讲话,讲到把质量放在首位、建设一流大学等等。这次课题研究时间这么短,影响这么大是不多见的。这个研究课题团队大,层次高,规模影响大。
    二、教育科技规划情况
    把质量最为重要的导向,质量是国家的发展战略。研究的课题,题目要符合国家的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对国家有意义。
    目前要改变“三重三轻”的情况:①重立项轻选项,现在是现实审报,提高审报质量②重投入轻产出,现在要看产出,看效果③重评奖轻影响,看重对学科的影响,社会的影响
    以前课题研究规范不足的现象有:①成果平庸化,合格的比较多,没有太大错误,这样的成果意义不大②学术不规范现象较多(抄袭,挪用等)③课题研究时间拖延较长
    采取措施:①集中鉴定,同类成果比较②有专家帮助提出修改意,提高研究成果质量③学术规范明确,把基本的学术规范明确坚持,有抄袭等现象及时告知。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