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别敦荣1 李晓婷2
(1.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2.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教育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对一所大学的荣辱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成功突出地表现在它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一所默默无闻的学院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实际上也是其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和超越的过程。麻省理工学院成功的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手脑并重;国家责任
    【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 AGA08034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项目编号: 08QG0100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 08JZD0029).
    【作者简介】别敦荣(1963-)男,湖北洪湖人,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与规划、高校教学与评估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简称MIT)位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的剑桥市,是美国一所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及管理人才,并从事科学与技术研究的世界一流大学。它创建于1861年,经过140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与牛津、剑桥、哈佛等古典大学齐名的国际知名学府,获得了“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中,麻省理工学院稳居前十。值得一提的是,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专项排名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一流大学。在2007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在科学技术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工程科学方面排名世界第二,在自然科学方面排名世界第五。实际上,麻省理工学院不仅仅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它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突出,排名世界第七。[1]美国国家研究协会更是把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大学的知名度排第一,[2]《纽约时报》将麻省理工学院评为“全美最有声望的学校”。[3]
    一、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
    麻省理工学院于1861年由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威廉.巴顿.罗杰斯创立。追溯140多年的发展过程,总体来看,它经历了3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工程技术学院阶段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技术学院阶段大致是建校初期至20世纪20、30年代。在这一阶段,麻省理工学院以工科为特色,主要针对当时美国社会发展需要开设课程,在很短的时间内为美国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工业技术型人才,赢得了美国社会的赞誉,与此同时,其新颖的发展思路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创建初期,麻省理工学院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设计了以科学和技术为主的课程,特别提倡实验室教学和实地考察,突出实践性和实效性。在课程设置、教育管理上,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和建设了“系”作为学院的基层单位,在方便教学管理的同时也使得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在教学上,此时的麻省理工学院不是特别重视数学和科学基础,但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手册和公式去进行工程设计,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正因为如此,工程学科的教授们普遍与工业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而这也为学生提供了实地参与的机会。在这一发展阶段,为适应社会需求,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卫生工程、造船工程和地质学等专业,受到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并很快成为美国工科院校中的佼佼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为适应社会需要而设置的专业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传统专业。直到现在,翻开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目录,专业数字在9之前的都是这些传统专业,如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等。
    (二)理工科大学阶段
    麻省理工学院的理工科大学阶段是从20世纪20、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这一阶段,麻省理工学院从一所单纯的工程技术学院转变成了一所真正的理工科大学,科学研究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1925年前后,麻省理工学院的董事会认识到,新时期麻省理工学院应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学校不能始终停滞在技术学院阶段,传统的工程教育只能教给学生即刻有用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过时。作为一所主要的工程院校,麻省理工学院有责任把基础科学引入到工程学中来,办出一所真正的理工科大学。
    对于麻省理工学院来说,这次的转变困难重重,但是学院采纳了大量的改革建议和措施。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中,麻省理工学院提高了本科生录取标准,限制了本科生教育的规模;对研究生教育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大大扩充了研究生教育。[4]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教育得到了加强,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研究实力显著增强,学术声誉大幅度提高。此外,学院还在加强基础学科方面进行了改革,把基础学科提高到与工程学科同等的地位,强化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的联系,使应用科学的发展建立在基础科学的基础之上。为此,学院以物理系的建设和完善为突破口,加强各科基础科学,并建立了理学院、工程学院和建筑与规划学院,使基础学科具有了与工程学科同等的地位,使“理”和“工”得到了同等的发展机会,为学院由技术学院转变为理工科大学打下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麻省理工学院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展露锋芒,而且工程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青睐,再加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国家的卓越功绩,所以,学校声誉得到了很大提高。1934年,麻省理工学院被吸收进入了美国精英大学的“俱乐部”———美国大学联合会,[5]这说明其地位和影响已为其他精英大学所承认。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经济大萧条中,与多数其他大学停滞不前不同,麻省理工学院在促进美国科学技术发展,帮助美国经济走出低谷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之后,它在二战中所做出的惊人成就更是使人相信麻省理工学院已经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三)综合性大学阶段
    20世纪中期以来,麻省理工学院立志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开始重视人文和艺术学科的发展,走上了由理工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的发展道路。麻省理工学院在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同时,意识到人文科学是薄弱环节。针对这一问题,学院着手加强人文学科方面的教育,对人文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制定了四年制的人文社科必修课程计划。1947年,学院专门成立了由刘易斯领导的教育调查委员会,对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政策和模式进行调查,着重考察人文和社会科学。委员会提交了著名的《刘易斯报告》。该报告回顾了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历史,阐述了其教育理念的发展及二战的影响,分析了当时教育的状况。指出应该同等重视工程、科学、建筑和规划、人文和社会科学4个基本教育和研究领域,提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将其放到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建议建立可以授予学位的人文学院。1950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进一步加强了通识教育,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文化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1952年,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工业管理学院(1964年更名为斯隆管理学院)。[6]它依托学校强大的工程和技术背景,在数量分析、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创业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成为全美最知名的管理学院之一。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越来越重视对本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领导才能的培养。学校希望:“不论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社会都将期待他们具有更高的领导才能。”[7]为此,麻省理工学院更加强化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麻省理工学院的综合化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保持理工科优势的同时,人文社会科学也进入了全美一流行列。
    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
    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新式的大学,其新颖之处表现在它以技术与工程教育为发端,走出了一条与古典综合大学完全不同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发展之路,为众多现代大学发展树立了典范。究其发展历史,麻省理工学院不能与美国早期大学相比,更不能与欧洲古典大学相比,甚至在它之前,美国已经建立了一批类似的技术与工程教育院校,但它却在不太长的发展时期脱颖而出,成为同类院校的龙头院校,在世界一流大学阵营中占据独特的优势地位。其成功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样的,但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却是任何关注麻省理工学院发展的人都不能忽视的。
    (一)关注现实,勇于开创
    在1983—1984学年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报告中,时任校长的保罗.格雷写道:“麻省理工学院创办的思想在威廉.巴顿.罗杰斯的头脑中产生了,并且在波士顿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扎根。……这个建校思想伴随着一种冲动,一种精神,其革命性决不亚于思想本身,这就是开创未来的精神。”[8]这种开创未来的精神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遗传基因被一代代地传承,从建校至今,它从不拘泥于传统,大胆改进,敢于挑战,永远着眼未来。
    麻省理工学院的建校思想本身饱含创新。罗杰斯认为,美国高等学校不应该只满足于传授古典语言和贵族道德规范,完全置身于沸腾的社会变革之外。尽管当时不少老牌著名大学迫于商界的要求,也开设了一些工程技术课程,有的还建立了工学院,例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都开设了土木、冶金、机械、运输等方面的课程,但它们仍然囿于传统观念,导致技术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当时麻省理工学院就考虑到这所学校不能仅仅教授某一技能,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将来在工业部门工作打好科学理论基础,能与美国日益增长的工业化相适应,培养能投身工业革命的技术人才。他坚信,工业革命需要一种新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比古典教育更实用,比当时的技术教育更广博。
    当代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造就公民成为工业、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人才,增进工程专业的知识基础并对未来的工程教育和实践发挥方向性的影响。MIT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使学生了解基本原理,熟悉实验的、计算的和分析的方法,开发创造性处理工程问题,比如设计的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使之为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作好准备。对本科生,一年级着重学习物理、化学、数学、生物,以及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课程,通过本科生的研讨、研究活动和若干选修科目给学生提供接触工程的大量机会。由于市场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麻省理工学院不断调整其人才培养方案,并设计和开发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教育计划,例如,为有志于工程的学生开发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简称UROP)或“本科生研讨计划”(USP)等。
    (二)手脑并重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就是“Mind andHand”,即手脑并重,既学会动脑,又学会动手,反映了创建者罗杰斯认为的“最真诚的合作,文化与智能工业的追求。”[9]这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强调手脑并重,在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麻省理工学院一贯重视实践教学,而将其作为实现“手脑并重”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小到课堂,大到参与大型实践项目,使学生不仅动脑,还要动手,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手脑并重的教育理念与麻省理工学院最初的办学目标是紧密相关的,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就不能脱离实践,不能通过课堂上单一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因此,实践原则是麻省理工学院重要的教育原则,直到今天,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依然遵循着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原则。
    麻省理工学院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积极参与活动式的实践学习,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学校设计和组织了大量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战空间。例如, 1969年创立并延续至今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这项计划“旨在培养并且支持麻省理工学院大学生和教职员之间的研究合作。这是美国最早、也是最成功的本科生科研方案之一, UROP邀请本科生作为学院教职人员的小辈同事参加研究。”这项计划是受到埃德温.H.兰德(EdwinH.Land)教授的启发而设立的。埃德温坚信在实践中学习的强大力量。[10]它面向全体本科生,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系从事研究活动,并可获得一定补助。本科生利用参与该计划的机会可以熟悉很多教师,学习潜在的专业知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科研训练中获得他们毕业后工作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再如,持续时间近40年的“独立活动期”计划( Independent Activities Period,简称IAP),是麻省理工学院在每年从1月的第一周开始直到月末,为学生、教师、职员等提供的一个独特的研究实践机会。期间,学校主办和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如何应对会议、论坛、专题演讲、电影、游览、吟诵和比赛等。[10]学生可以在这4个星期里自由安排学习计划,从事自己感兴趣而在平日里却没时间顾及的研究项目,不仅可以独立做研究课题,更重要的是作为本科生,还可以有机会在学校40多个跨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同老师一起做研究。另外,还有“工程实习项目”(Engineering Internship Pro-gram,简称EIP)、“媒体艺术与科学新生计划”(MediaArts and Sciences,简称MAS)、“实验性研究小组计划”(Experimental Study Group,简称ESG)等等。
    (三)科学与文学混合
    麻省理工学院拥有世界最优越的理工科教育资源,包括装备精良的实验室,顶尖的专家和最富创新的科学思维,这些都保证了它能提供一流的科学与工程教育。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在钻研专业学问的同时接触更广泛的人文知识,以丰富和完善自身。早在1865年,罗杰斯校长就为学校制订了“科学与文学混合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可以选修大量有关历史、经济、语言和文学等课程。[11]1996年,时任校长的查尔斯.维斯特在麻省理工学院艺术委员会的年会上,发表演说指出:“在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并重,因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变化,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也在不断创新。重视定量研究的严谨性,继续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的同时,麻省理工学院实行了文理结合的课程设置,要求理科学生必须修完科学、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同等比例的通识课程,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领导才能的培养。以提供的课程选择为例,麻省理工学院在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的15个系所开设的360门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这些领域有美国研究、人类学、种族研究、外国语言和文学、艺术史与建筑史、哲学、心理学、电影和传播媒介、音乐、舞台艺术等。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的课程保证了本科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人类社会,使他们对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使其树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做好准备。
    (四)培养社会的领袖人才,肩负国家责任
    国家的兴旺、社会的繁荣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而工业的发达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有赖于科学革命。19世纪后期,美国进入了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有上万英里的铁路需要铺设,还要开凿隧道、修筑桥梁、兴建公共设施以及建设强大的工业,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工程技术人员。麻省理工学院响应了这种需要,开办了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担负起了培养能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和正在兴起的工业经济所需要的有创造性而又务实的领导人的责任。正如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博克所评论的:“在一个工业社会,科学和技术是更高知识的重要基础,学生应该从努力获得有用知识的激励中受益……(麻省理工学院)为建筑业和制造业的科学研究提供课程,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通用和专门知识,而这些可以为学生以后从事商业打好基础,另外,也应给即将成为老师的人提供学习的课程。”[13]75
    可以说,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建就是基于国家的需要,因此,它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国家陷入危机时,要拿出你们的所学去奉献去报答国家,勇于承担起维护国家的重任。”[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17年2月,美国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时任麻省理工学院校长的麦克劳林致电美国国防部,表示乐于报效祖国,并将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这场战争。麻省理工学院随即办起了培训军事飞行员、航空工程师、无线电工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的专业。麦克劳林校长亲自出任在麻省理工学院成立的军官训练团教导主任,在大学生中培训军官。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大力开展与战争有关的科研工作。据统计,一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有“近5 000名学生和校友在军队中供职或服役,其中半数是军官。此外,至少有2 300人在政府部门任文职官员。”[13]7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承担了雷达和其他实用军事设备研发任务,它比其他任何一所美国大学都承担了更多的军工研发任务。1940年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就签署命令成立国防科研委员会,由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康普顿任委员会主任,负责解决“监测”问题,完善雷达设施。委员会决定把雷达实验室建在麻省理工学院。在全盛时期,实验室占地15英亩,工作人员达4 000人之多,其中包括全国五分之一的一流物理学家(其中4名后来获诺贝尔奖)。在雷达实验室建成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还建立了多个为战争服务的其他军工实验室。战争期间,麻省理工学院与联邦科研和开发办公室签订了75项科研合同,总值达11 700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其他任何大学。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其他专业注册学生人数锐减的情况下,雷达学校和其他几所军事学校的人数却激增。据麻省理工学院统计,“在军队中服役的校友人数为8 776人,将近当时在世校友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98位陆军将军和52位海军上将。其中牺牲的校友就有148人。”[13]75由此,麻省理工学院还获得了“战争学院”称号。这不是说麻省理工学院热衷于战争,而是说一旦国家有需要,它将义不容辞地冲在第一线,为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而斗争。这种积极参与国家事业、重视国家责任、造就社会领袖人才的教育理念,影响了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和教育改革。
    冷战期间,美国国务院就前苏联干扰“美国之音”一事,委托麻省理工学院在1950年年内完成一项“特洛伊”研究计划。这项研究促使麻省理工学院于1951年组建了国际研究中心,并于1965年成立了政治学系,这个系的不少研究工作与美国国家重大的决策密切相关。1972年,为寻求解决震撼世界能源危机的新途径,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能源实验室, 65位教授和许多研究生参与了研究工作。冷战结束后,在人们渐渐淡忘它作为“战争学院”的和平年代,麻省理工学院仍在继续履行它的国家使命。仅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与美国政府在国防和能源方面的合作项目就有20多个。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大量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如21世纪能源中心、燃料电池实验室、航空系统实验室、空气压缩设计实验室等,担负起服务于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任。
    (五)与全世界分享
    打开麻省理工学院官网主页,在最显眼的位置,可以看到“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GlobalMIT)的链接,它是麻省理工学院实现与全世界分享知识的重要窗口。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学校拥有大量解决跨学科问题的专家和独特的装备,因此,有义务实施这样的计划,以推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培养现实需要的领袖人才。[15]他们将这一创意归因于一种建校时的雄心和激情,“现在但凡是全球化的东西就被认为是好的东西,然而我们的这种投入始于一个150年前的承诺———服务世界。”[15]2001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式课程计划,将学校几乎所有的课程开始逐步有计划地上网,无保留地向全世界开放。截止到目前,已有近2 000门课程在线与全球共享,此项计划已经成为“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项目的一部分。
    “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有3大组成部分,包括国际伙伴关系(Global Partnerships)、大型的科学合作(Great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和全球化教育(Educating theWorld)。其中,全球化教育主要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Open CourseWare)。2002年第一次向全球开放50门课程。这是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基于网络的免费教学资源。它为学习者提供讲义、作业和实验等相关资料,提供部分课堂视频和示例,以及各学科教学资源。它以网站为架构,将教授的教学内容大规模地进行开放分享,让全球各国教师、学生和自学者使用。在网站上,使用者可以自由观看、下载各课程的教学大纲、上课笔记和讲稿等,其中还有许多课程包含了影音档案、习题与解答,另有延伸阅读清单等附加部分。这些资料涵盖了人类学、建筑学、大脑与认知科学、化学及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媒体研究、地球、大气及行星研究、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工程、外国文学、核物理、海洋工程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至2007年11月,完成了上传33个学科的1 800多门课程。到目前为止,开放式课程在全球总共拥有7 200万访问量,包括5 000万的自学者,其课程内容已被翻译成中文、泰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波斯文等。[16]
    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查尔斯.韦斯特(CharlesM.Vest)表示:“开放式课程看起来是与我们这个市场主导的世界相违背的。但它确实是我认为的符合MIT的最好的表现。它具有创新性,它表达了我们的信念,先进的教育方式,它可以通过不断扩大信息的获得和激励其他人参与从而得到发展。”[17]“开放式课程是一个让教育大众化的窗口。希望通过分享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材,以及推广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的经验,可以启发其他机构开放、分享他们的课程,建立一个造福全人类的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网络可以提升学习的品质,由此进一步提升全世界的生活品质。”[18]不可否认,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当代,开放式课程所传递出来的与世界分享的精神不仅影响着每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而且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变革,“提升全球每一个角落的高等教育质量。”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期望,“开放式课程以一种迅速快捷、影响广泛的方式在世界范围传播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通过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世界各地的教育者和学者都能从我们教师的学术活动中受益,同时也加入到一个世界性的学习性群体中,大家一同公开、自由地分享知识与交流思想,从中获益。”[19]
    三、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启示
    麻省理工学院由一所工程技术学院发展到理工科大学,继而再转型为综合性大学,走过了一条我国很多大学正在经历的发展道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从教育开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一直是其发展、变革、壮大的主旋律。麻省理工学院以教育变革为其转型之根本,由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教育实践的变革,进而实现战略转型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很多大学借鉴。
    (一)关注社会发展,勇于开拓创新
    自大学产生以来,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大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关系之一。在古典大学漠视社会发展需要、现代大学轻视社会需要的年代,新生的麻省理工学院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教育导向,创新教育理念,建立起一所“与众不同”的新型大学,满足了社会工业化进程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不仅如此,在其14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麻省理工学院不保守、不落后,勇于开拓教育的新视界,根据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新需要,不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新的教育实践,长期引领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新方向,成为最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很多工科大学或过去行业部门举办的大学大都经历过麻省理工学院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些大学中的很大一部分在改革开放时期进行了或主动或被动的教育改革,试图转变过去单纯的工程教育或技术教育的模式,以适应更广泛的社会发展需要。但这种转变并不顺利,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虽然增加了,但教学却与以往没什么差别,所谓的多科化或综合化只不过是拼盘式地多了一些学科专业而已。
    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我国大学应当加强教育理念研究,对自身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要求的不适应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确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教育改革的战略、进程与举措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统筹安排。尤其是面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新的人才需求,应当建立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的问题,要想清楚。应当创新教育改革机制,建立专家咨询研究、院系广泛调查、领导集思广益的自下而上的决策和推行机制,强化基层对教育改革的责任心和参与度,调动基层的积极性。
    (二)给学生提供真正的实践机会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注重实践教育,从通识教育开始,就为学生开设科技实验课,而且规定了必修课程门数和要求达到的学分数;在专业教育中利用丰富先进的实验条件,将实验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外活动中组织了多种研究、实践计划,如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独立活动期,工程实习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新生计划等,为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提供各种条件和方便,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正因为如此,麻省理工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超群,在科技创新、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设计与领导等方面表现出超人的才华,其师生在20世纪历次科技革命中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贡献。我国大学长期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在实践教育中,又重验证性实验和一般的见习,轻创新性实验和实战性实践,这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弱。
    我国大学应当扭转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的风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学科专业教育特点,努力在校内和校外建立持久稳定、质量有充分保障的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机会将所学习的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丰富见识,发展才能。应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实践的教育条件和机会,在经费、场地、教师指导、成果展示等多方面提供便利,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专业和社会发展舞台的延展,为学生成才成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
    在麻省理工学院发展之初,尽管有一定的人文教育,但大多不成体系,也没有形成风气,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它仍然没有形成重视人文教育的氛围。《刘易斯报告》对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人文教育的加强使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凤凰涅槃的过程,它的人才培养开始走向追求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这也使它成为了一所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的综合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对人的发展的意义作了完美的诠释。
    我国大学由于受高度专业化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形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而治之的局面,在专业教育之外只开设少量的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体育等课程,即便实行学分制、推行文化素质教育以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我国大学应当切实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大学生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大学生掌握认识、解释、适应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养成一腔人文情怀,在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大学的根本职能在于培养人才,培养负责任的大学生既是大学对学生个人的义务,也是大学的社会使命。麻省理工学院将大学的教育职能与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培养能够担负社会责任的领袖人才,为国家强盛安定、社会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麻省理工学院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袖才能的培养融入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一般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一进入校园就能萌发出高远的社会理想、浓厚的社会责任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意识。这也是为什么麻省理工学院众多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够建功立业,成就卓绝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学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学好本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但在教育中,往往存在与课程教学联系少、与专业教育联系少、与社会实践联系少等问题,所以,教育效果常常不尽人意。
    我国大学应当从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深入研究当代大学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到大学教育全过程,使每一门课程、每一位教师、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能增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修养,提升其社会认知水平,升华其社会使命感和服务社会的自觉性。
    (五)重视培养学生与全世界分享的气魄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主要表现为学术的国际交流,更多的是学者之间留学互访和合作研究等。麻省理工学院有着与其他大学共同的教育国际化实践,但它的过人之处在于它充分利用了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国际学术交流的便利,实施了“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项目,使麻省理工学院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一流的虚拟大学,使不同时空的各国民众能够通过国际互联网分享其优质教育资源,显示出其与世界共享的博大胸怀与气魄。
    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气魄上存在更大的差距。这样的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固有属性和时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我国大学应当进一步改革开放,将学术的普世性作为重要的教育原则付诸实践,将共享理念植入大学精神中去,努力扩大其开放性,拓展其共享覆盖面,使其国际化特征更加凸现。应当改革各种阻碍教育共享的规章制度,从推进校内教育资源共享开始,逐步扩大到同城、全国,甚至于走向世界,在共享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在共享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组织和形式,使教育具有更强的时代性、更好的适应性。应当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教育,尤其是应当借鉴高等教育强国的先进经验,改革教育教学制度,提高教育和管理人员的国际化素养,增强教育的国际适应性,吸引更多的国际学者和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应当加强面向世界办学,尤其是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高校,要有与世界分享的勇气和魄力,在开放共享中一方面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中国特色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从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中获得创新和超越的动力与智慧,最终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员。
    参考文献:
    [1]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EB/OL].[2010-12-03].http: //www.arwu.org/.
    [2]麻省理工学院[EB/OL].[2010-12-03].http: //baike.baidu.com /view/74918.htm.
    [3]美、德部分著名高校风采录[EB/OL].[2010-12-03].http: //202.121.15.143 /aspfiles/document/b32 /ab320443.asp.
    [4]RICHARD M.FREELAND.America’s Gold Age: Universitiesin Massachusetts, 1945—1970 [M].Cambrid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3.
    [5] AAU members [EB/OL].[2010-12-04].http: //www.aau.edu/about/default.aspx? id=4020&linkidentifier=id&itemid=4020.
    [6]AboutMIT Sloan [EB/OL].[2010-12-04].http: //mits-loan.mit.edu/about/background.php.
    [7]Mission and Origins [EB/OL].[2010-12-04].http: //web.mit.edu/facts/mission.html.
    [8]蔡克勇,张秀梅.创造未来向前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思想[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9): 80-82.
    [9]JULIUSA.STRATTON, LORETTAH.MANNIX, PAUL E.GRAY.Mind and hand—the birth ofMIT [M].Cambridge: MITPress, 2004: 1.
    [10] IAP overview [EB/OL].[2010-12-05].http: //web.mit.edu/iap/overview/index.html.
    [11]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办学方向———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 1994 (3): 1-7.
    [12]郜承远,刘宁.麻省理工学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25.
    [13]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75.
    [14]The STS Forum: MIT 's responsibility in a dangerous world[EB/OL].[2010-12-04].http: //mitworld.mit.edu/vid-eo/93.
    [15]GlobalMITCollaborations[EB/OL].[2010-12-05].http://global.mit.edu/research-projects.html.
    [16]Educating the World [EB/OL].[2010-12-05].http: //global.mit.edu/research-projects.html.
    [17]ANNEH.MARGULIES& JON PAUL POTTS.A new model foropen sharing [EB/OL].[2010-12-05].http: //mit-world.mit.edu/video/208 /.
    [18]VESTC.Educating students in the sciences and the arts[C].The address on the council for the arts annualmeeting ofMIT,October25, 1996.
    [19]President'sMessage[EB/OL].[2010-12-05].http: //ocw.mit.edu/OcwWeb/web/about/president/.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