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金卫根
(东华理工学院生物系,江西抚州344OD())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当前大学生创业实戏中存在的问题,刹析了生物技术的产业特点和学科特.点,从教育观念、组织保障、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实践、创业教育评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

关健词: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产业;创业教育

文章摘自: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金卫根(1%2一),男,江西丰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学教育研究。

一、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概况

创业教育,英文为“EnterpriseEducation”,是指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包括培养人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等。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其领袖人物是杰弗里·蒂蒙斯教授川,他在创业管理、新企业创建、创业融资和风险投资等领域颇有建树,尤其是在创新性课程开发和教学等方面曾被《商业周刊》和《成功》杂志等评为创业管理教育领域的公认世界级权威。他在1夕82年首次加盟百森商学院,1989年受聘为哈佛大学教授,自1999年起担任美国国家创业委员会特别顾问。就高校创业教育而言,美国百森商学院早在1967年就在全世界第一个推出创业管理的研究生课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起,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开始活跃。目前,创业教育在美国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到研究生的整个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成功案例。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许多高校就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并使优秀的创业计划付诸实践,从而成就了今天美国许多杰出的高新技术公司。例如,微软、苹果和英特尔等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就是学生创业成功所造就的。为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世界上其他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等也已经在高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活动。1989年n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澳大利亚学者提出未来人要有“三张教育通行证”,即学术性的、职业性的、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明确指出创业能力是21世纪人的第三张通行证,从而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

在我国,创业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现在已有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经济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活动,其形式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模式汇’〕:第一种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会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第二种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它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为重点,并通过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为学生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第三种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它一方面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当前由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带动的大学生创业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形式,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创业实践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大学生创业可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科教兴国服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创业教育是必须的,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毕竟尝试的多成功的少,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尽管大学生有创业的激情,但对国情的认识不足;有创业的勇气,但缺乏成熟的创业思想;有可行的创业计划,但没有创业资金的支撑。故此,我们应当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使之健康地发展。为人们在21世纪彻底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危机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寿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今,由生物技术产业化所产生的生物技术产业和生物经济已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生物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学科特点

1.生物技术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

现代生物技术是自然科学领域中涵盖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它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动植物生理学等生物科学的几乎所有次级学科,又结合了化学、数学、工程学、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现代基础学科。它们之间相互结合和渗透,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从而赋予现代生物技术无穷的活力。

2.生物技术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物科学为基础,结合其它现代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按照预先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体的一门技术学科,表现出很强的实验性和实践性。在生物技术领域使用大量的现代化高精尖仪器,如PCR仪、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超速冷冻离心机、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等。

3.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高新技术

现代生命科学史上有三个重要里程碑,一是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规奠定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二是1972年基因重组技术的问世开创了生物技术的新纪元,三是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的上市标志着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崛起。从此生命科学与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今世界,生物技术是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和影响最深远的高技术之一,基因组研究、生物芯片、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生物农业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突破有力地促进了医疗、制药、种植、畜牧、环境保护等项事业的发展,为人们在21世纪彻底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危机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寿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今,由生物技术产业化所产生的生物技术产业和生物经济已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生物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三、生物技术产业化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素质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不够、产品模仿的多、装备落后、资金短缺等。然而,令人鼓舞的是我国已将生物技术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列人了“十五发展规划”,并且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我国拥有生物技术产品的巨大市场,所以我们认为,在今后10到巧年内,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整体水平将步人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届时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因此,今天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专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生物技术人才。

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是:

1.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生物技术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有赖于基础理论学科的支持和应用,同样,现代生物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应用亦将促进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为此,面向未来的生物技术人才,必须具有较宽广的宏观背景知识,包括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的知识;还要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主动适应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具有较强的实验和实践能力

生物技术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实验和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现代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具有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管理的能力。

3.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生物技术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学科,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创造能力,生物技术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形成产业、就不能为人类创造财富。为此,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我们认为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

创业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创业教育落到实处,首先就必须更新高等教育观念,建立全面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观。只有在思想上、观念上重视创业教育,才能改变当前许多高校单纯的就业教育,从而拓展到以创造、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创业教育。我们还要树立全新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才评价标准。把思想道德教育、人才观和价值观教育、创业教育以及诚实守信教育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

2.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是创业教育在高校得以贯彻实施的组织保证,包括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如校级创业教育委员会、系级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创业教育研究所,配备创业教育管理员;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管理制度;建立一批校外创业实践基地;设立学生创业基金,培养双师型教师。

3.建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当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实践技能等方面,我们应当以此为基础建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至少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学习社会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通过公共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来开设;二是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课程,这类课程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验与专业实践性课程、毕业设计(论文)等;三是学习创业知识的课程,如《成功学》、《成功企业家》、《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学》等;四是学习经济学和经营管理知识的课程,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

4.开展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根据生物技术的产业特点和学科特点,以及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要求,我们认为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创业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鼓励学生在充分地获得创业的知识与能力前,盲目地去创业。我们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需要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企业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只有这样,创业教育才会成功。我们认为创业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4〕:

(l)开设创业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包括政策与法规、经营、贸易、管理、金融、生物技术工艺与市场等方面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专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的培训。

(2)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如举办科技竞赛活动、组织大学生科协、开办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与科技开发、组织科技“三下乡”等。

(3)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生物技术公司(企业)见习或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技术产品的性能和生物技术公司的运作情况。邀请生物技术公司(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专家到校讲学,介绍有关产品、工艺流程和市场信息,帮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产业的动态。

(4)允许有成熟的创业方案和资金支持的学生休学创业。

(5)组织创业计划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创业计划大赛,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审,其成绩记人学籍表。对创业计划进行优化组合,其组合方案可有偿转让。

(6)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业训练,如设计店面、设计厂房和生产工艺、预测市场前景、判断销售量和营业额、开发广告、模拟筹资等等,让学生初步体验创业生活。

(7)学一研一产相结合。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参加科研和科技开发活动,培养学生有关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鼓励高年级学生到企业找项目,走合作创业的路子。

(8)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努力筹集资金,设立学生创业基金,有计划地扶持学生的创业活动。

(9)安排学生到校办企业挂职实习,锻炼提高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

5.建立创业教育评估体系

创业教育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创业教育的效果,要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合作竞争的能力、专业技能与创业的结合能力为重要指标[s],建立科学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对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评估,以确保创业教育的质量。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件新生事物,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界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创业教育模式。我们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校、专业和地域情况,以市场为轴心,创造性地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在创业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建构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方案,促进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优秀创业人才。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