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可能与可为

----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综述

范笑仙

摘要:以“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内客主要涉及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强国等几个方面问题。

关键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文综述

2009年10月26至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联合主办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同时举办了博士生论坛。有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的600多名中外专家与会。论坛紧密围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论坛收到与会代表报告、论文250余篇.有50余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高校校长、党委书记及中外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做了演讲,60余位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博士生论坛上讨论交流研究成果。在此,仅对此次论坛主要论文做一综述。

有的论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研究和论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下一个发展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的论文研究和论证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有的论文阐述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的论文论证现有的基础和条件能不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更多的论文讨论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文从国际比较、内涵价值、目的意义、指标体系等方面开展了有价值的探讨。论文内容涉及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使命、内涵特征、背景条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高等教育扩大开放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高水平大学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

一、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题的重大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论坛做主旨报告.阐述了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题的重大意义。

陈至立在《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中指出.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她特别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进入了新的时期,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机已经成熟.首先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良好基础。其次,我们国家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条件。再次,当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为我们提出和规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创造了重要契机。

吕祖善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全国率先推进高教园区建设,率先举办民办高等教育,率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试点,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当前,浙江省正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强化内涵为主的方针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学科专业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为浙江转型升级做出更大贡献。“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坛在浙江省隆重召开必将为浙江省高等教育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周远清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的报告中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给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长远的目标。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支撑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立论基础,非常重要。学者们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五大建设,民族崛起.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阐述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战略抉择。

1、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厦门大学武毅英教授等在《建设高教强国——高等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一文中以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客观依据.从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出发探讨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与科学性,进一步论证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高等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

2、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政治建设的需要。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教授等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与使命——政治建设的视角》一文中认为,理论和现实的证据表明,高等教育在受到政治决定和影响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政治功能和强大的影响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我国政治建设的进程中,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主要是:提高公民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创新、培养优秀政治人才、加强国际宣传和国际理解教育。

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教授等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与使命——基于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视角》一文中运用国际比较的视角、翔实的材料论证了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对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同家,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议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加大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在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及文化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厦门大学武毅英教授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一文中强调,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而只有当这种规模优势逐渐转变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或科技实力时,才具有高附加价值和战略意义。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都亟需高等教育的鼎力支持与配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是中国社会经济形态转型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

三、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

关于高等教育强国内涵的界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学术界未有达成一致的文本。学者们从历史的视角、国际比较的视角、系统科学的视角等得出他们的概括。

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在《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中指出:作为一个概念,高等教育强国既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强国”,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使国家强大”。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为促进国家富强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只有在推动国家走向强大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做强。这是我们解读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把握高等教育强国,要考察在世界范围内和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哪些经验以及过程如

何等:而从实践的角度把握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则具有描述性和目标性两种价值。描述性价值为我们提供世界上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而目标性价值则为我们如何应用这些经验、如何和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提供启示和借鉴。

邬大光教授所在的课题组的报告中,比较了美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从国际竞争力的视角阐述,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特征。从历史性比较分析发现,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是相伴而生的。近代以来经济中心、科学中心和技术中心的数次转移无一不是以强大的高等教育作为支撑。高等教育强围与经济强国的总体发展脉络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世界经济强国往往是人力资源强国,世界人力资源强国又通常是高等教育强国,而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一般又是科学技术强国。高等教育发展强大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觉性”,其实是国家主动参与高等教育建设的结果.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强国的诞生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和强力推动。这些特征说明了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绝对必要性。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广西民族大学李枭鹰在《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系统科学的视角》一文中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解读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因此可以从系统的视角即从结构和功能两个维度透视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外部规定性。从内部规定性即结构角度看,一个国家之所以可以称得上“高等教育强国”.关键在于它建有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或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在于它拥有较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较高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在于它的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于它已经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布局结构合理、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从外部规定性即从功能角度看,在于它的高等教育已与社会各子系统形成功能耦合系统,在于它能够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于它是世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创新的“集散地”。

黎琳、李枭鹰在《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与生发机制》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多向量的综合性概念,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数量关系和质量内涵而且渗透着结构优化和功能耦合的内外部规定性,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支撑,需要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子系统在功能耦合中互生共长和统合发展,要通过超循环运转来实现。高等教育大国与高等教育强国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必须注意,高等教育大国并非高等教育强国生发的必然阶段,“绝对数量巨大”也并非高等教育强国的判定标准。从世界范围看,不同的高等教育强国整体上有着不同的生发路径:先发内生型国家如美国、德国等,主要走的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后发外生型国家如日本等,主要走的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从结果来看,无论是先发内生型还是后发外生型的高等教育强国,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即建立起了结构相对优化与功能彼此耦合的高等教育体系;整个国家基本实现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的现代化,尤其是制度作为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它的现代化规范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除了要着力加强高等教育自身建设外,还必须大力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的建设,尤其要加强高等教育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各种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体系。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教授在《深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强国至少具有如下5个方面的特征: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很高:具有很高的办学质量: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高的贡献率: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有强有力的教育保障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柴旭东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强国的衡量指标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比例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大学入学率: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等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贡献率;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观念的引领作用;大学对外国学生的吸引程度;先进的大学理念以及民主、开放、鼓励创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总之,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是一个过程,它与经济强国是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评价指标是系统而多元的.但大致可以从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普及程度、整体质量、开放程度、体制和制度、办学思想和观念.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性以及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等综合指标去理解和判定。

四、能不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学者们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从广阔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分析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具备的人力资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等多方面的条件。

北京大学课题组考察了我国总体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特别是聚焦在经历了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积累状况及现存问题,探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战略。用翔实的材料和数据阐述了人力资源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梳理了美国、德国等几个主要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与高等教育的情况,分析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指标。

北京大学李文利教授在提交的课题研究报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探析》中得出5点主要结论:①在新的信息化、全球性的经济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都具有不可低估和不可替代的作用。②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③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足够的经济基础。④我国的经济条件能够支撑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发展规模。⑤目前的高等教育投入水平偏低,高水平大学在低成本运行。建设高水平大学,提高办学质量.必须着力加大教育投入。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教授在《高等教育财政能力的国际比较》一文中用统计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财政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24. 8%,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平均为0 .70%,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平均为6l .%。中国在这三个指标上的实际值均低于国际平均值。中国要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第一步要做的是,应该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力度,必须使高等教育经费的相应比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北京大学沈文钦、刘云杉《从学术产出与学术影响力看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一文中,从我国整体、博士生群体、研究型大学、学科4个层面研究了我国的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力。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最大差距在于缺乏重大的原创性成果。

武汉大学黄明东教授在《学术自由制度构建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比较研究》一文分析了德国、美国和英国大学学术自由制度后得出结论:①通过宪法赋予学术自由权利是学术自由的必然选择。②大学功能的变化需要建立制度保障学术自由活动.③保留大学的自治权是实现学术自由的重要途径。④学者自身学术自由的觉悟和意识是实现学术自由的思想基础。⑤中介机构要在维护学术自由权中发挥作用。⑥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建设是维护学术自由权的最基本保证。

五、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高等教育实践问题。学者们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相对微观的层面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

(一)教育观念创新

选择和确定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首先要明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者们认为,理念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在《高等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文中提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出。世界科教中心的转移与教育理念的创新呈现出很高的相关性。根据世界科教中心转移的时空次序,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有法国的教育公平理念、德国的学术自由理念、美国的社会服务理念、美国和日本的产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俄罗斯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我国要创新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观念性障碍,构建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理念体系。要在国家层面主要把握:“教育先行、跨越发展”,“引领社会、内涵发展”。“开放多元、系统融合”,“以人为本、持续创新”等理念。要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创新过程。

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等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理念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价值。通过对其规律的考察可以发现,政治意识形态是决定因素;历史传承是路径选择;社会需求是直接诱因;由被动模仿到自觉探求是发展轨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创新是重要的前提,要鉴古知今,体现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

厦门大学李国强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中认为,高等教育理念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问题。真正的高等教育强国必定是高等教育理念体系独树一帜并对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足够影响力的国家。历数各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美国、英国、德国….. 无一不具有这种特质。反观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体系呈现一定程度的“乱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统一、明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也应该有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的高等教育理念。

华中科技大学陈廷柱教授在《教育理念创新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认为,教育理念创新是有条件的,是服从与服务于特定目的的。基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语境,教育理念创新需要做到“四个需要”,即需要站在国家的立场,需要处理好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需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坚持“能动的反映论”。

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在《关于高等教育中两个根本性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与“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以及他们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展开讨论。认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深入认识与准确处理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之间关系的突破口与着力点,而深入理解与准确处理这一重要关系,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浙江大学郑造桓教授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哲学思考》的报告中指出从教育大国发展为教育强国,一般需要经过上百年、几百年,从量变到质变的量的积累过程;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也可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或通过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实现质的飞跃,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关键在于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上海师范大学杨德广教授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管见》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强国既指质量又包括数量,而数量是基本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方面要增加投入,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批重点大,发展各类高等教育;一方面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打破高校等级制充分发挥、调动各类高校的积极性,铲除应试教育的根源,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及整个国民的全面素质,推动社会前进的步伐。

(二)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完备且制度效力较高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既是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关于高等学校学术权力的思考》一文中认为,要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务必要纠正和防止学术权力的行政化、市场化和庸俗化,要在认识和制度设计等方面下功夫,保证学术权力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实现学术权力的回归。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民主办学,教授治学;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教授在《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一文中认为,在高等教育强国的诸多内涵中,培养人才的大规模、高质量是基本要义。因而,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至关重要。培养出符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需要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重视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重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南京师范大学王建华在《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政府部门高教经费投入的一个分析框架》一文中认为,在政府部门经费投入方面,目前首要的问题是投入总量不足,其次是投入机制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改进措施:在非竞争经费投入方面,通过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确保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公平。在竞争性经费领域,一方面建立公开、透明的竞争制度;另一方面应增加非竞争性的科研经费投入,以提高竞争性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优化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和布局结构的状况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教授在《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制度分析》一文中从制度分析的视角阐述了制度变迁对高等教育结构变化的影响。他分析了1998—2007年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和布局结构发展变化的历程、趋势及特点。从1998—2007年这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来看,政府通过制定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大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核心内容在于转变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张国昌和宁波大学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胡赤弟教授在《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的内涵与发展进路》一文中从3方面论述发展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化。就高校个体而言,要不断创新;就高校种群而言,必须保持合理的生态分布;就区域整体而言,要突出特色,推动区域高等教育的生态化发展。

(四)提高质量与水平

高等教育强国本质上是一个质量概念,它描述的是一国高等教育总体的发展质量的高低,因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目标指向。论述高等教育质量的论文较多,学者们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无论是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出发,还是与世界各高等教育强国相比,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明显偏低:高等教育质量观具有多样性;应该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过程,尝试编制检测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数。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安富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确立标准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前提;找准问题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突破口;制度创新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关键;学科建设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基础;教学改革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核心;文化建设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源泉。

北京大学王义道教授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关键在于高等教育多样化》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必须实行多样化:高等学校举办与办学的多样化: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办学层次的多样化;高校的科类与专业多样化;学生的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多样化:管理多样化。

清华大学袁本涛教授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报告中,用翔实的数据阐述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建设高水平大学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指出,纵观世界称得上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无不拥有一批世界著名的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高等教育模式的刨新。

西南大学任培江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数建构初探》一文和西南大学赵伶俐在《如何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一文共同提到要借鉴经济领域一些重要指数的编制思路与计算方法,可以尝试编制高等教育发展指数,以较为简洁及时地反映、评价、监控和预测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变化.

(-五)扩大开放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得益于开放而扩大开放无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阎光才教授在“扩大开放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报告中指出:通过历史和比较研究,得出基本结论是,实现全方位的主动开放,是后起国家高等教育实现超越型发展的战略抉择。目前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人才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处于不平衡状态。我国高等教育贸易服务的经济效益不高,引进的高等教育资源良莠不齐,总体水平不高,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国际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依旧难有大改观。今后,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应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开放的宏观政策与制度;利用我国经济崛起的优势,提升我国教育贸易服务水平;建立与完善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制,完善制度,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作用。

河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李文成教授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全球化增强了各国高等教育的竞争我们在抓住高等教育国际化机遇的同时.必须坚持教育主权,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克服不利影响。除了全方位的加强国际变流与合作以外,还要大练内功努力提高自己的质量和水平。

(六)做强地方本科院校

这部分提交的论文较多,涉及内容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定位问题以及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学理基础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而做强地方本科院校首先要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包括“区域定位、层级定位.能级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等。

荆楚理工学院王前新教授在《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合理定位的学理基础》一文中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论、“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分工理论,阐明了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类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走异质化发展道路.明确确立“专业应用型”教育发展观。

2、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办学.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浙江工业大学校长肖瑞峰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的报告中指出地方院校与高水平大学的“顶天”相比.强就强在“立地”上,那么基于“立地”的做强,就要确立“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要与地方强势、支柱、特色产业无缝对接真正把学科建设嵌入到地方核心、支柱产业中,培养地方创新创业人才。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夏建国教授在《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应为”与“何为”》一文中指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为在:调整发展结构(生源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等);分流生源,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数量,满足人们的求学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地方本科院校的何为在:找准定位,特色求生存;转变观念,倡导现代大学理念;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调整生源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服务社会和科技转化的能力。

3、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应用性人才,浙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徐志平强调“在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钱国英教授在分论坛上系统阐述了该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

(七)做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1、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在建设高教强国中的地位作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智在《中国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初探》一文中指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新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有自己特有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经验,构建我国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体系,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新时期做强高职教育建设高职强校的重要实践。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唐朝纪在《略论高职教育在建设高教强国中的地位作用》一文中指出,面向未来,高职教育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在建设高教强国中的地位作用,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举办高职教育的制度,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

2、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教授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做强高职教育是持续过程。现今高职教育发展阶段特征是:发展战略明确但政策支持尚有缺位;规模扩张迅猛但内涵发展尚不平衡;办学理念确立但面上运作难度不小;学校个案突出但社会总体认可不高。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国家战略,区域突破.先行先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腾飞.珠三角、长三角、海西区、环渤海共进,国家、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二级示范,整体推进。

3、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周建松教授在《浙江打造“高职教育强省”政策与实践》的报告中阐述了浙江“高职教育强省”的政策背景、推进高职教育强省的主要措施、建设高职教育强省的若干实践、加快浙江高职强省建设的建议。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必学教授在《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实现》一文中指出,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要为“中崛起”提供必须、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提高人口素质。战略是以内涵发展为基础,继续扩大中部地区高职教育规模:中、高职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创新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4、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做强高职院校。天津职业大学校长董刚做了基于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天津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实证研究。这是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互动性的典型案例,它对接行业企业的人才动态需求,实现深层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证性分析,对目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有所启迪和帮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洪一教授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做了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行动研究报告。

(八)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

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主要观点有:

1、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内涵以及基本理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教授在《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思考》一文中阐述了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内涵与意义,论证了做强省级高等教育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关系。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不断提升省级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当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满足当地公民对高等教育的各种需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质量优良、功能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吴岩教授在《探索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的报告中,敏锐捕捉到新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思路,展开新的战略谋篇布局,探索构建了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和模式。具体讲,就是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思路下,着力关注两角、两岸、两湾、中部、西部和优先发展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及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的城市带、都市圈战略布局下的高等教育区域集群发展蓝图。

2、省域之间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河南大学宋伟、韩梦洁《省域高教均衡布局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一文,以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为例,阐述了各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提出省域之间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以及发展的非均衡性已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制约因素。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追求教育公平,创造有利于均衡发展的政策环境,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各省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各省域政府也应重视本省高等教育与其他省区的协调发展。

3、各省市学者分别就本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作了探讨。南京大学龚放教授在《关于江苏率先建成“高教强省”的对策建议》一文中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鸿篇巨著”的“谋篇布局”,应该有两个“文脉”或者说两个“诗眼”,其一是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其二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建设若干个“高等教育强省”。新时期江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是:调结构、强内涵、保质量、上水平。提出了针对江苏省的“扬子江大学集群”、“振兴苏北高等教育计划”等战略措施。

本届国际论坛论文论题集中,水平较高许多论文建构了系统的理论,且在理论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许多论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多视角、多学科地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展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学术史梳理深人,文献和信息收集翔实;注重比较研究,研究视野有历史的深度和国际的广度;直面主要问题,研究形式多样,注重专家访谈,开展问卷调查,注重数据分析;从实然到应然,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证研究;多学科开展研究,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视角和学科切入。

(范笑仙.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研究员.北京100082)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09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31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