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几种主要关系的思考

王爱社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现有普通高等院校2168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109所(高职院校939所),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迅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是近几年来由具有一定实力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合并升格而成,其师资绝大部分为原中专学校的教师,部分为新进入的高校毕业生,这支队伍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怎样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是当前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该重视并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以期能够建设更高质量的高职师资队伍。

一、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师资队伍建设在数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职业院校为了满足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注重了教师数量的增加,以满足国家对高职院校评估中对办学生师比的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超负荷运转。在质量上,有些高职院校将高质量的师资简单等同于高职称高学历师资,表现为互相攀比,一味追求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不可否认,引进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确能起到拉动作用,但作为师资队伍主体的原有教师,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整体提升。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质量和数量的关系。质量和数量是有机的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要保持协调统一。一方面要确保有充足的师资数量,这个数量就是国家颁布的基本办学条件的生师比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加大师资队伍的质量建设,应以在职培训为主体,采用多种方法组织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学历提升,大面积提高原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结合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适量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起到数量保证,质量带动的作用。

二、专任与兼任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必须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并有一定数量的兼任教师为补充。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数量不足,教学兼行政和行政兼教学的兼任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了一定的比例。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兼任教师要求相对宽松,难免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影响到这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专任与兼任的关系,专兼任教师都必须有充足的精力做好教学工作,对兼任教师要和专任教师一样,要求按时参加教研组(室)组织的所有活动,并用同样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检查考核。尽量避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兼任其他行政事务,以使其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三、理论教学型和“双师型”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特点。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的历史决定了已有教师多以理论教学型为主体,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制的压缩,学程的缩短,顶岗实习时间的延长以及高职教育目标的要求,客观上增加了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已受到了普遍重视,各校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对这部分教师的引进培养和提高,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双师型”占主体的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着对理论课教师重视不够,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力量有被削弱的倾向,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型和“双师型”的关系,在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基础理论课教师的培养,二者应该列入同等重要的地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线,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进而建设起一支理论教学功底扎实、技能指导紧切岗位实际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能发挥团队精神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及服务社会的使命,科研也是高职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关系。教师首先是以教学工作为主,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同时在其教学和专业领域,不断进行总结,开展教学研究,以提高教研水平。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基础薄弱,再加之高职教学任务重,实践教学要求高,科研工作普遍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师对科研缺乏目标,兴趣不高,很少有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确立的科研项目,大多数教师的科研目的仅仅是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而发表几篇论文,层次不深,也没有转化为成果形式。同时,由于科研开发条件简陋,难以组织一些紧贴市场需要的应用性科研项目“,产、教、研结合”只停留在口头上,难以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在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开展科研工作,或参与地方、行业、校际等的科研协作工作,并把教师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其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五、稳定与动态的关系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对一个学校的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研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乃至社会知名度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过去中专学校的在职称晋升、学历要求、资格认定等方面条件相对比较宽松,这支队伍相对比较稳定。但是,随着教师资格转换为高校教师资格后,加之由于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待遇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流向了本科高校。虽说这给高职院校教师在心理上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但教师的流动又带来了信息和人才的优势互补,有进有出才能求得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在“流动———相对稳定———流动”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管理,要适应人才流动的形势,改革高职院校现行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政策,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真心为教师创造自身发展和事业成功的空间,同时,也应该形成一个开放的教师管理系统,可以借鉴国外高校教师任期制的管理模式,允许教师适当流动,并根据实际需要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来,以形成充满生机、相对稳定、流动合理的动态管理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必由之路.在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

[3]李云.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刍议[J].师资建设,2005,(4).

[4]王树庭.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发展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5,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09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31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