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学研结合的类型和特征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定位取向

陈解放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

一、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两大基本类型

(一)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的产学研结合

这一类型的产学研结合以美国为典型。一般说来,教师和科研人员是各项活动的主角,合作的内容围绕科研项目展开。参加这类合作的学生多半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和少数本科高年级学生。美国的经济之所以雄踞世界之首,不仅因为它掌握十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是源于其高等教育与科技和产业的紧密结合,使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目前世界各国都纷纷借鉴美国的“斯坦福———硅谷”模式,我国也于上世纪末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高科技园区。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争相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与社会和企业合作进行开发研究。这一类型产学研结合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提高教师的科技开发能力为导向。由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是主角,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政策主要是调动这一群体的科研积极性,甚至是创业的积极性。如斯坦福大学允许教师和研究人员每周有一天到公司兼职,从事开发和经营活动;允许他们有1—2年的时间脱离岗位,到硅谷创办科技公司,或到公司兼职,学校保留其职位;教师在学校获得的科技成果,由发明者本人负责向公司转移的,学校与其签署许可合同,所获得的知识产权收益,学校只提取10%——15%;学校的应用性成果在一年之后仍未向企业转移的,发明者可自主向企业转移,学校一般不再收取收益回报。

第二,对产学研结合成果评价的主要标准是成果的转化率。这一类型产学研结合成果的评价不仅是看论文的发表,更重要的是看成果的应用。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科研人员的工作是否有成果更是与公司的成败捆绑在一起。一般认为,在硅谷的公司不论其大小,如果技术和产品水平不在世界上占前三位,就必然被淘汰出局。因此,每个在硅谷工作的技术人员都奋力拼搏。这种拼搏的结果,将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达到事业上的辉煌和经济上的巨富。

(二)以培养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产学研结合

这一类型产学研结合的各项活动以学生为主角,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展开。典型的做法分别是前苏联的政府计划运作方式、美国的市场运作方式和日本的官、产、学联合运作等三种方式。

1.前苏联的政府计划运作方式。1987年,前苏共中央通过了名为《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的文件,将教育、生产和科研一体化作为教育改革的方针和基本动力。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或由学校、重点企业、科研机构等组成的教学中心,把部分教学转移到生产单位进行,在生产单位成立教研室分部、科研实验室和实验工段;生产单位的专家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协助生产单位进行职工培训,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吸引生产单位与科研机构的专家,以及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进行科研合作。这一做法要求合作各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签订合同,履行各方承担的责任:高校要按要求的数量在规定的期限内高水平完成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职工的培训;生产单位要保证支付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费用,并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和实验场所;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或开设新专业,要向生产单位作一次性的基本建设投资,为学生的实践和合理使用毕业生创造条件。

2.美国的市场运作方式。在美国,这一类型的主要形式是合作教育,主要模式是“工学交替式”,即将学年分为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学期”和参加与一般职业人一样工作的“工作学期”,两者交替进行。学生的工作可以在学校组织的供需见面会上通过双向选择来确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用人单位将学生作为一般雇员一样使用,发给应得的工资。工作学期的管理一般由学校从生产单位聘任的“双师型”人员承担,并由他们与生产单位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这一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近百年来始终稳步发展。上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发展和推广合作教育的社会团体。1983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荷兰、菲律宾、英国和美国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模式的优势和特色,以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2003年8月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议表决,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3.日本的官、产、学联合运作方式。日本采取的方式是官、产、学三方合作。1997年9月18日,日本文部省、通产省和劳务省联合发表了“促进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基本想法和基本原则”的文件,认为这种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经验。文中规定了学校和生产单位在合作中能得到的权益、学校和生产单位在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发展。日本政府还成立了由三个中央省部组成的促进委员会,规定文部省负责召开教育和产业共同参加的会议,促进双方的合作;劳务省负责组织进行如何使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工作经验的研究;通产省负责召开会议向产业界介绍和宣传产学研合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产学合作中的参与程度。日本的产学研结合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其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的直接参与和大力支持。

以上三种运作方式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无论是前苏联、美国或日本的运作方式,其目的都是要培养生产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合作的内容都是围绕“职业”,即提高在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时的就业增加竞争实力;或是为在职人员提高从业能力,进一步巩固他们在职业圈中的生存地位。

第二,对产学研结合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对这一类型产学研结合的评价往往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参与度;二是学校为学生安排生产单位以及学生与生产单位双向选择的能力;三是生产单位对学生工作的评价;四是生产单位要求学生在本单位就业的比例。以上四个评价标准都可归结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定位取向

(一)定位的意义

这里的定位取向,是指以哪一种类型为主来开展产学研结合。定位的意义在于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主要目的和实现方法,防止不顾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功能定位,盲目攀高,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定位的依据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产学研结合的类型。换句话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定位必须与这一类型教育的功能定位相一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简称(ISCED)将大学教育(第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5A和技术性为主的5B。以学术性为主的5A的标准是: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工程要求的职业作充分的准备;以技术性为主的5B的标准是: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类型、目标、课程上与ISCED的5B相一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更加定向于获得实际工作技能和知识,并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大量的既有知识、能力,又有一定实际经验;既懂技术,又了解门道;既下得去,又上手快的实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要达到这一要求,唯一的办法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实际工作中去磨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产学研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定位与建议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主要目的不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而是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质量实用型人才。这是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所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科技开发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自然应予以充分重视。然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主角是学生。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评价标准。具体地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应以产学合作教育为主要形式,即以产学结合共同育人为核心;以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主要目的,同时通过教师和科技人员参加产学研结合的活动,提高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和学术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政府协调、产学紧密合作和市场化运作为主要途径。

目前,要实现上述定位尚有一定困难。究其原因,一是生产的科技含量较低,很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生产单位没有使用大学生的迫切性;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人才供需失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的人才需求错位;三是受学年制限制学生校外实践时间集中,无法适应生产单位的需求;四是政府职能转变,又无相应政策,使产学双方的合作缺乏政策机制的支撑;五是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加上学校的市场意识淡漠以及相关条件的局限,产学研结合市场化运作的时机尚不成熟。针对以上问题与困难,我们提出以下两方面的建议:第

一,既然产学研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高等职业教育又肩负着培养当前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那么政府完全有必要尽早出台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与法规。在更实质性的层面上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二,学校应突破学科型高等教育办学的传统思想,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加快实施学分制,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提高市场意识,逐步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市场化运作。

参考文献

[1]孙绍容等,科技、教育、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成有信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新探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陈解放,国外合作教育的市场介入及其给我们的启发,中国高教研究,2003(6)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09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31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