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1、  我是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以下所述,并不只限于高等教育。

 我觉得发展纲要应该紧紧抓住我国教育的最主要的问题,在10年时间内加以解决。

我国教育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质量问题,特别是德育教育的质量问题。德育教育失败的最明显例子就是大多数学生都不讲诚信了,考试不作弊就是“傻”。其实,德育教育一直在抓,一直在讲,但是效果越来越差。那就是德育教育体制的问题,就应该是这次纲要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纲要并不敢面对这样的事实,还是说“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应该在叙述存在问题的时候改为“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的作用还很 不够”。在叙述十年目标的时候,也要把解决这个问题突出的提出来。如果10年以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纲要的失败。因为这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培养高水 平人才等等,都会是空话一句。大家都在议论钱学森先生关于培养突出人才的问题。像钱老等前辈,哪一个不是思想品德崇高,无私无我的典型?没有思想基础,是 不可能有杰出人才的。要强调学风问题。现在有多少大学生是刻苦学习的?问一下这些数据就可以知道:有多少学生是抄作业的?老师安排的答疑时间有几个学生会去答疑?我们当助教的 时候,答疑时非常紧张,就怕学生问自己不知道的问题。现在的老师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如果最基本的刻苦学习都做不到,还会有杰出人才吗?纲要虽然说了“德育为先”,也有一大段的叙述,但是并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当前德育教育者苦恼的事情还将继续。我觉得还是要从中国5000年的历史来 找解决办法。我们有那么丰富的文化积淀,有那么深厚的道德积淀,这些文化和道德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批又一批的大师,受到世界的尊重,我们自己为 什么不用?难道讲传统、讲中国文化就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矛盾的?我认为恰恰相反,如果结合的好,这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突出的亮点。关于择校。择校问题困扰着许多人,特别是家长。择校问题愈来愈列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其实学校的差别历来就有。查一查我国的杰出人物有几个是从小学开始就 是从“名校”培养的?之所以向往名校其实是被它们的高升学率所吸引。一个择校把许多问题都弄乱了,也包括成为滋生腐败的一个温床。择校问题的解决并不难, 只要坚持就近入学,就解决了。当然还有个优质资源公平享用的问题。其实,真正的所谓的公平是不可能。现在名校的就近入学的范围非常窄,也是一种不公平。纲 要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否则,就无望解决。解决的办法:1. 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无论名校还是飞名校,都要用相同的规则来划定“就近”;2. 坚决不允许择校,如果就近入学后,名校还有招生能力,可以“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办法,各校分配到的 名额,公开的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的办法,分配到具体学生,绝不搞二次“选择”。关于“建设一流大学”。若干年前,为了建设一流大学,中国开始了一轮大学合并和升格。合并后大学是更大了,更多了,但是水平并没有上去。作为曾经的一名大 学教师,当然希望我国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但是,一流大学的建设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拔苗助长的事情。提出这样的口号,实际上就是把建设一流大学的 范围缩窄到几所学校,而让其他的学校无所作为。对于普遍提高办学质量,并且在此基础上出现一流大学,并没有好处。

 

2、要治理高校腐败,必须限制高校行政人员的权利,包括校长,要有民主监督的机制,否则学校的墙角都被挖空了,挖倒了,再来抓人已经迟了;提高高校教师的地 位,不仅是经济地位,而且是在学校内部的政治地位,不能仅仅是举手机器,当然,更多情况下我们想当举手机器都当不上。所有决策都是领导一手抓,钱也是领导 一手挣。当然,高校内部等级分化也日益严重,教授的待遇可能是一个普通青年教师的几倍。特别是底层年轻教师待遇简直连农民工都不如,而教学管理要求却日益 提高,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学生学风倒退,不来上课或上课不用心听难道都是教师的责任?教师是万能的吗?动辄就是教学事故通报,但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多媒 体常出故障罢工却无人过问。教师既要讨好学生,又要讨好领导,处于生存的夹缝中,什么都不是,永远吃力不讨好,永远也直不起腰来,因为每月手中拿到的票子 只能买一套像样的衣服鞋子,饭都不要吃了,房子更不用买了。够清贫了吧?实行绩效工资以后可能待遇还要下降,说不定这个任务没完成,那个任务没完成要扣 的。

 

3、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很关心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有些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国有企业却不招高职生,反而一些民营企业招 高职生,这对高职教育很不利,且不论就业率,在学生心目中高职生低人一等,但是很多国有企业的工作高职生完全可以胜任,哪怕这些国有企业少招点也行,至少 对学生的心里,对学校的地位都是一种安慰。尤其是现在听说铁路局决定不再从高职生中招工,其实很多基层单位用工需求很大,对掌握一定实践技能的高职生很需 要,我们在学生实习的单位都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人事政策限制很大,基层单位根本没有进人的权利,上级部门高高在上,对地下的需求置若罔闻,只是一味追 求学历,似乎招的人学历越高企业越有地位,这种机制对学生心里冲击很大,就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出口其作用至关重要,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生源质量下降,教师队伍 不稳定,高职教育质量下降,最终影响整个高职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的冲击都很大,其实学生现在对是否是工人还是干部已经不太关注,但是社会地位,在企业 心中的地位却很看重,希望教育部能和其它部委协调,提升高职中职的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4、高校必须同工同酬:领导应该深入实际考察教师的实际工作效果。根据实际工作效果决定教师的劳动报酬。而不应该根据没用的虚伪科研、抄书、垃圾论文等因素决定教师的劳动报酬。

在高校,认真把课上好的教师不如花钱发表言之无物、没任何新观点的垃圾文章的人更能得到好处。当领导的应该深入实际,考察基层教师实际工作干得怎么样,然后决定什么样的人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而不应该根据别的任何因素来决定教师的待遇。现在的职称评审制度简直就是逼着人去弄虚作假、磕头作揖,做丧失人格的事。没有新东西,写什么垃圾文章?实实在在上好课,至少比写垃圾文章、抄书、耍花架子、玩虚的对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大!
评职称时,基层了解你的同志根本没有话语权,弄一些不了解、不知道你实际工作干得怎么样的人根据报上去的材料进行评比,结果你不弄虚作假你就吃亏。这叫什么玩意儿!

讲课好的老师的劳动必须得到更好的回报。现在的高校里,讲课好的老师的待遇不如发表低水平的所谓论文、做地水平的所谓科研的人的待遇好。这样的分配制度只能使人工作热情受打击、工作起来干劲低。教学质量下滑成必然。

多数人都没有突破创新、发明创造,怎么发表论文?!、没啥新内容你编啥教材。现在的制度只不过鼓励玩虚的。

在高校,有些人讲课讲得一般,但发了几篇文章,立了几项科研,(但其实没有任何突破、创新、里程碑,根本不是发明、创造、奠基石。)竟然对讲课讲得好,极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说:“ 讲课好算啥能耐”,甚至有些根本上不了课的人也说这样的话,我立刻反驳:“课讲得好才说明有真才实学,我承认高水平的论文,高水平的科研能反映一个人的水平有多高,但低水平的所谓论文(就是把一些字写到纸上了),低水平的所谓科研(啥真东西也没干出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只能反映一个人的水平有多低,没真刀真枪的真工夫,只能耍化架子,玩需的,装点门面”。

各位领导,书记、校长:高水平的论文,高水平的科研能给一个学校增光,提高知名度。对国家的科技事业、教育事业是实实在在的贡献。但低水平的所谓论文,低水平的所谓科研只能给学校摸黑。人家学生把父母的血汗钱交给学校为了啥,难道是为了看那么多老师写低水平论文,搞低水平科研!实实在在把课上好,同志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业务水平,让更多的老师把课上好,这才是对学校、对党的教育事业真正的贡献。评职称一定要在基层进行。因为彼此了解。我相信平时具体工作干的好(无论是实际讲课,还是实际的科研)、业务上对他人帮助大的人能得到更多的票。

同工不同酬

多劳不多得

甚至反过来,工作干得好反而钱挣得少。

教师教书不算本事。抄书成了本事

再说,花钱弄文凭的现象也太过了。

别总作表面文章,来点儿实的吧。

 

5、

1、希望改变行政化,把目前的一切为行政服务转变为今后为教学科研服务。

2、充分尊重教师的尊严。不要仅仅口头上尊重,而实际上将教师将作为工具,作为压迫的对象。

3、加强校内民主,使广大教师在学校管理中有发言权,对行政人员真正有监督、考核的权利。

4、改变极端不合理的考评制度。教师毫无发言权,导致教育个性的丧失,不敢对学生严格要求,是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

 

6、学校可以成立一个教授委员会,共同处理学校大事件,增加学费但扩大教育贷款的份额,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权利,教育经费成立专门的预算,拨付与否由人大或政协专门监督核查,不要这个官今天来,明天又来一个,烦人,我们也要跟着装乖
不要把高等教育办成社会场所,吃喝嫖赌什么都有,唯独活跃的学术思想讨论,老师们像技工师傅,就懂教的那个,学生都死气成成哪是年轻人啊

 

7、高校教师的评估:在校级领导、行政部门、学生和一线教师的四方博弈中,可以说一线专业教师是处于最弱势的地位,他们只有责任,对学生负责,因为学生要给你打分,要对教务处负责,因为要完成每年必须的教学任务,还要对科研处负责,因为每年有既定的科研任务。而现在的评估体制是这样的:一个人只要把所谓的科研搞好了,就可以青云直上,可以根本不用教学,照样可以当什么优秀教师。而相比那些辛辛苦苦教学的老师就很不值得,因此,这样的考评体制导致这种事实:很少有老师在教学上真正投入、钻研,所有的人都在”一心向上”,争名额,争教授。因此建议:教师岗位可以分为科研岗和教学岗,对于从事教学岗位的老师,也应有同样的公平待遇。

 

8、原来教育部对专业设置控制很严(80年代),现在放的太松。原来的系成了院,院下面就要再分成系,系下面还要有专业。最近接触一些毕业时间不长的学士、硕士甚至博士,感到他们专业学了不少但基础差,所以稍有宽一点的问题就理解不深,或说不很理解。问问他们学过的课果然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的较少,虽然读了研究生但就更专了。并且有个倾向没有数学模型不算水平。
希望大学本科要学满四年,第四年不能像现在这样“实习”“就业”。要规定第四年要学多少学分。应该不少于30学分(按每周一节课为一学分计),论文按四个学分计算。

我们的经验是一年级基础课,二年级专业基础课,三年级一部分专业基础课一部分专业课,四年级专业课论文及论文答辩。实习在四年制下只能放在暑假,工科应有二至三个暑假实习。如想有非常好的实习效果,也有条件可改成五年制或四年半制,在第四年去实习,回来再深造一年。这样的工科毕业生肯定比现在的学士、硕士都好用,水平也高,我国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参考。

大学英语应该学,学的目的是实用,我最反对等级考试,因为把语言水平量化了只是给一个证书,语言不能为考试而学,而是为应用而学。最近在一个国际会议上不少博士、硕士、学士都无法应付和外国代表交流的一些问题而求教于一些老专家,可以说明英语考试耗费了学生多少好时光。

 

9、国家每年拿出的经费应主要用于软件上,不应该只用于硬件设施的建设,这种现象在很多大学普遍存在。这一点应该响印度学习。

各高校每两年应该让几位老师去更高学府深造,周期为两年,这两年应该给相应的老师留职带薪,担心是可以比平时上班少。(这也适应于小学、中学、高中。)
    应该让在校老师的退休年龄提前,现在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万物都有新陈代谢,老师也是应该的。但提早退休的老师的工资可以暂时避真正的离退休人员的工资低一点,等真正退休是在持平。

 

10、

1.规范高校职称评审。

2.教师系列可以采用职称分流,如综合型、教学型、科研型三种。对每种分流职称进行详细规定,制定评审标准,同一等级的不同类型待遇不同,比如综合型副教授的待遇要高于教学型和科研型副教授。分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依据自己的优势来发展自我。

3.高校管理人员的职称应有规范细致的管理,目前仅有的馆员系列、工程师系列等除名额有限,参与评审几率低外,更重要的是不能照顾到其他岗位,有的从事教学教务管理的、从是人事管理等走哪一系列都不合适。因此,管理人员的职称显得呆板,如果可以增加管理系列,或是建议泛化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只要在某一岗位达到相应的工作年限,且绩效突出,就可以由参评的机会,评审后的职称为中级管理职称或高级管理职称。

4.高校绩效工资办法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将职称、职务、学历、工作年限同时考虑来修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从而体现公平性,增加教职工工作热情。

 

11、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纲要》中提到“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所谓研究生导师资助制,即研究生实行收费改革后,导师要拿出课题经费的一部分支付给研究生,用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导师资助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时间不长,有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对于该政策,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保证科研经费资源配置的合理和课题分配的公正

首先,从纵向分配来讲,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导师项目多少、大小存在很大差距。在边缘地区大学的导师项目少,这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有明显差距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名气较大的教授、校级领导的课题费相对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方院校和一般的教师难有充裕的研究经费。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这些高等教育资源不发达地区、政府政策倾斜不到地区的高校导师该何去何从?

其次,从科研经费的横向分配来讲,容易产生重理轻文、重应用性研究轻基础性研究的现象。就导师项目资助制来说,该政策的目的是提高培养质量,使之成为一些导师招生过多过滥的有效机制。我认为,从实施政策的目的来讲,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导师资助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该政策对人文基础学科会造成极大的压力。人文基础学科的学术研究主要以图书馆公共资源、文献研究等为主,并不像理工科一样建立在巨额的研究经费上,其学术水平和成果效益也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和这算的。

对于基础学科来说,科研经费很有限,其来源一般有两种:纵向的国家重点科研基金,横向的企业科研项目,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项目很难获得,因为企业强调生产性的成果,倾向于短期内能出成果的应用性技术,而这时工科的长项。

这种以经费为导向的激励措施,很有可能产生学校学术生态和学科发展的改变。那些容易产生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的横向课题较之文、理科纯学术的基础研究更容易获得经费的支持,因此会发展的更好,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第二,合理化导师权力

导师的权力有多大?导师资助谁,硕士还是博士?资助额度多少为合适?对于未进校门,还没有正面接触的学生,导师如何判断他们的科研能力?对于不适合做课题的学生,导师分担培养成本是否合理?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导师的权力。

在国外,导师资助很现实,就是资助能够做课题、能够承担他的科研任务的人。如果我国实行导师资助制,从理论上说也就意味着赋予了导师招生的权力(而现实是,在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录取中导师的权力越来越小),这样容易产生的问题是:首先,在招收或资助硕士生与博士生的问题上,博士生必成为导师的首选。因为申请到的有些国家项目很多有用人资质的限制;而且招博士生学习年限长,能真正为导师做些事情。那么,硕士生的招生与培养将怎么办?硕士生是不是只能由硕士生导师培养?其次,除导师有权决定资助谁外,也应有权决定资助的额度、资助的方式以及资助的时间。但现在的情况是,学校要求导师资助学生的协议(规定每招一名硕士或博士生,需要为此付出一定的学费)在前,作为导师,怎么判断招来的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不是应该让导师在完成招生考试和面试等诸多环节之后再做决定?资助的额度是不是应由导师自己根据科研经费的多寡来进行分配?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实行导师资助制,仍由学校无视学生的具体素质与科研能力,强制性要求导师为学生负担成本,必然会带来导师们的不满。

总之,面对导师资助制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该尽快为导师资助制度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将各方权利关系明确化,将各种操作程序明确化,这样才能保证导师资助制的有效实施。

12、建议学习国外高校,推行“科研工资制度:

中国高校科研工作,事实上乃是一种“无薪酬工作”。规划中要实行的“绩效工作”、“经费资助管理”等办法,仍旧无法区分高校教师的科研劳动和高校行政人员的普通劳动。也就是说,依照这样的工资体制,教师科研工作只能是一种“义务劳动”;而科学研究项目的评审因为依托学术权力机制来执行,无形中强化了高校行政化的趋势,并且不能鼓励基础学科研究和高度专业化的课题。

科研工资的缺失,造就了“专业遗弃”现象。高校学者喜欢学术和权力共得,专业技术劳动变成“获利、获益”工具。在没有科研薪酬的前提下,要求一个高校教师拿到的只是学校行政部门普通职员的薪金,等同于一般企业职工的收入,却要承担压力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科研工作,这本身就预存了“专业遗弃”的可能性。技术性劳动价值的缩水,使得学术造假变成了低成本、代价小而获益大的低险行为。要么因为抄袭而开除公职,要么只能警告了事??薪酬的劳动管理职能无法体现。

建议:高校教师工资分为:岗位工资+绩效工作+科研工资,突出科研工资的奖惩功能,区分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劳动,改革科学研究依赖项目资助体制,消除高校科研项目不良竞争现象。

 

13、关于避免大学内部管理过于行政化的建议:(1)取消大学中副校长和副书记的编制。党务方面让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走向前台,这样减少了层次,工作效率会更高;形政方面也要让主要职能处室的一把手走向前台,鉴于名牌大学中的校长很可能为学术权威,可考虑设置一名校长助理或一名政务副校长。(2)学校行政系列现有处室太多太烂,建议恢复改革开放初期的设置,只设校长办公室、教务、科技、总务、人事、学生(团委)等5-6个处,其他派生出的处室一律归并到上述各处室中去。目前大学里的处室太多,多数国家重点大学已设置多达30多个处,何其滑稽,有的学校甚至因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出现,搞出来一个“发展改革处”。造成各处室之间业务严重重叠,工作扯皮。(3)学校内部各院(系)建议只设院长、取消所有副院长的编制,另设专职人员负责学生管理。

 

14、现在高校的债务问题十分严峻,大部分院校都建设了新校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校区建设花费巨大,很多学校的欠下巨额债务。国家、省属院校有一定的财政拨款,还能过的去,像我们这样的地方院校由市财政拨款,而市里又不想出钱还账,现在我们这类地方院校是入不敷出!公立学校本来就不是盈利性的机构,哪有钱还这么巨大的债务,更别提学校的长远发展了!国家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地方院校是很重要的一块儿。希望国家对我们这类学校出台一个合适的政策,使高校集中心思发展教育,而不是每天想着从哪弄钱。

 

15、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对大学教育提一点意见。

一、希望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能有一套全国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复习大纲和考试题库。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坐在终端计算机前随机抽取题目,在计算机上答题,考试成绩由计算机给出,考试结果能即刻传输给国家考试中心备案。如果有一天我的这个愿望真能实现,全国学生物的大学生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教师们也能从繁重的编写教学大纲、教案、出考试题、判卷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地搞好教学工作,同时也免去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这样做不是抹杀各个学校的专业优势,而是将学生需要把握的基础知识统一在一个标准上,这个基础知识可以占学生理论成绩的70%,另外30%的成绩是教师们开设的学术讲座或者是有特色的专业课。

二、希望增加学生技能训练课程的比重,希望技能训练课程成绩能占到学生毕业成绩的30%以上。希望技能训练和考核分开进行,由独立的考核机构考察学生技能的训练效果。

三、希望制订学生行为(重点在责任心、进取心、自律性和主动性)的标准细则,希望能在提高学生能在综合素质操作上有一些导向的指标。希望学生的行为考核能体现在学生的毕业成绩里。
四、希望教育部能集中才力、物力和人力把上述所有的标准都制订好,也希望教育部强化这方面的机构。教育部在上述工作中多花钱,多花精力,就是为各个高校和国家省钱。教育部在上述工作做好了,国家的未来就更有希望了。


信息内容来源:教育部网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