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创新引领高教强省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
    丁晓昌: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各位代表,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文化传承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们理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有若干个强省,因此我的题目是以文化创新引领高教强省建设,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实现由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跨越,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领,高等教育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返本才能开新,文化是高教发展的源头活水。要想占据高教发展的制高点,首先必须占据高教文化的制高点,要进一步增强高教发展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文化创新,引领高等教育强省建设。
    我发言分三部分,第一,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省思。近年来江苏取得了新突破和新成效,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重点高校数,重点学科数,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三大奖等都位居全国三甲。内涵发展指标位居全国第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更离不开改革开放先进文化的引领,第一点就是坚持率先发展的文化传统,发展史硬道理,创先争优的时代精神,在江苏高等教育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1980年我们率先创办了全国最早的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大,开启了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门,江苏率先实现每年扩招一万人,率先迈出了高教大众化的步伐,适应高教大众化需要,江苏即使高标准兴建一批高校园区,极大地扩大了办学空间,99年江苏颁布了实施教育现代化纲要,2010年求率先颁布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发展的主要指标和教育现代化的水平体系指标。
    第二点,就是坚持改革创新的文化特色,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是我们江苏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978年5月,当时南大教授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大调整中,江苏先后承接了33所中央部委院校,是承接最多的一个省份。江苏也是最早举办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省份,近年来作为全国高教综合改革三个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确定了综合改革推进高教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实现两个转变。在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上,由以往的零星式、碎片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项改革,向整体化,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改革转变。在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上,由往的摸着石头过河为主的经验性,自发性改革,向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上下协调、左右协同、更加注重依法理性的改革转变。
    第三点,坚持追求卓越的文化品位。这个主要是坚持以质量为重心,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这是我们江苏高等教育的不懈追求,近年来,主要在四方面加强质量内涵建设,一是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是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三是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四是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第四是坚持开放包容文化个性,从文化渊源上看,江苏各种主导地位的地域文化都是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江南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和会融创新的产物。这样一个特色形成江苏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国际国内两种教育资源、两个教育市场,中外合作这方面我们位居全国前列,二是统筹省域高等教育与区域高等教育,比如我们和上海、浙江一起开展长三角的教育联动发展会商机制,三是统筹省域内各类高等教育发展,开放包容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了许多省市来江苏办学,如西安利物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苏州创办小区区,上一个礼拜才获批的美国约克大学和武汉大学在昆山创办了昆山约克大学,这已经成为江苏高等教育的一道独特风景。
    第二点是文化创新推进高教强省建设的强大动力。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文化创新不仅是建设高教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建设高教强省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不同的文化视角,对于什么是高教强省以及如何建设高教强省等关键问题的认识,有着相关甚远的不同理解。建设高教强省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和引领。
    一是要对文化创新提出新要求,一是要加强高等教育精神文化创新,高教精神文化定义告诉我们,我们全省的高校必须从文化的高度来进行整体反思,深入研究提高教育质量,深化人才培养体质改革,推进协同创新和加强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等重大问题,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是要加强高等教育制度文化的创新,高教制度文化就是对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应当怎么行动、思考、感受的规范和期待,它对人与各类高等教育要素的结合方式产生规制和导引,加强高教文化对制度建设的引领,一句“四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实现高教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高教权利的全面实现,有利于促进教育有序竞争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对教育资源的供给,大力推进高教制度文化的创新。
    三是要加强高等教育物质文化的创新,高教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的基础和保障,是各类办学硬件条件的集中体现,就是刚才邬大光讲的气。要根据高教强省建设目标确保经费投入,改善硬件基础,提高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这对于决定资源配置方式的高教物质文化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点就是文化创新视角下的江苏高教强省建设目标分析。我们一句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衡量高教强省建设水平的指标,主要从发展理念、体制制度、条件保障等方面加以确定,从七个方面来研究提出江苏高教强省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一些定性指标有些很难量化,因此必须要两手抓。这是我们基本的框架,开放度有三方面,贡献度有四个方面,满意度是两个方面等等,这样通过7个方面来展开。
    第三,文化创新引领高教强省建设的着力点。文化创新引领高教强省建设,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文化育人为中心,以服务文化强省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文化大省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与世界先进高等教育文化的对话交流中,推动江苏高等教育文化精品走向世界,不断提升江苏高教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探索。
    卡尔波普讲“理论先于观察”,在新历史起点上推动江苏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转变,不能沿袭原有的发展模式,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我们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体现时代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回答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譬如,如何解决省域高等教育体系分类上的多元化和有序化的迷惘,重点建设上圈层化与均等化的纷争,功能定位“高位化”与“本位化”的躁动,院校发展综合化与特色化的两难等等。
    二是要把握规律性,在总结自身长期发展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国际视野、中国特色、江苏道路的发展模式。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差异也很大,在这方面要形成探索,要带有规律性认识。
    三是要富于创造性,进一步加强省领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我们坚持把课题再进一步深入下去。创造性地提炼总结出做强省域高等教育的主导性思想。进一步深化“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课题研究,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高校定位、管理、环境、支持、教学、效果等问题的研究,深入总结省域高教综合改革的试点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
    (二),以文化育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刚才有专家提到了最重要的还是育人,我非常赞同,文化育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文化“为人”,首先要明确为了谁,依靠谁,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满足学生文化需要作为文化育人的基本任务。第二层含义是文化“化人”,就是从人的意义设去培养学生,使其个性进一步突凸显,人格进一步生化,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一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大学文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文化育人品位。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进一步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推动优秀科研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转化。完善文化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努力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综合课程。加快建立一批开放共享的文化育人基地。
    二是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为具有不同天赋和个性的学生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教育。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建立教学咨询和学分转移信息服务系统,与其他院校合作,为学生跨校学习提供帮助。
    三是切实优化育人环境,健全环境育人的体制机制。
    破除各种人为的壁垒,积极造就全方位整体育人的文化环境。努力拆除横亘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无形的墙,努力挖掘和唤醒“沉睡”的文化资源,让各种文化资源联成一体,活起来,转起来,用起来,共同为育人服务。
    (三)以高校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要发挥高校既是文化高地,又是科技创新基地的双重优势,以高校文化创新引领和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方面,着力构建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强文化领域共性支撑技术的研究,用高科技手段创新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品牌和高科技含量的拳头产品。
    另一方面,大力促进文化创新成果转化。推进高校文化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组织好“高校名师大讲坛”、“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等主题活动,支持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带着创意、技术和项目加盟各类文化产业园。
    (四)以制度创新推动省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以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制度缺失和公平“壁垒”问题为重点,推进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江苏最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规定有国有资产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可以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为事业单位的民办学校教职工可参加事业单位保险。目前这项规定已经获得了省有关部门的支持,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第二,以横向分权为重点,推动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横向分权为重点,所谓横向分权就是把管理权分给学校、市场和社会,省域内横向权主要在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克服行政化倾向,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项目,综合运用法律、规划、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来管理学校。另一个层面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重点是推动高校依法制定学校章程,依照章程管理学校。
    三是以完善高校分层制度为重点,推动各类高校合理定位、协调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省里面提出了学位发展、四大基本层级,这就是以最高学位的授权为标准,将高等学校分为四个层次,这是世界众多国家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做法。在分类管理中间,要突出基本分层,逐步淡化四大层区之内的其他内容,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上下层级之间的沟通机制,进一步健全一些制度安排,使他们的桥梁能够搭建好。
    最后一点,以国际文化交流推动江苏高教走出去。一是依托各类重点学科,加快筹建一批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平台,像南大的中美文化中心,苏州文学院和意大利的亚非学院,东亚文化国际研究南通大学的等等这样一些有特色的做法。二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学者队伍。我们专门有一个特聘教授的办法,现在每年的数量增加很快,为江苏高等教育积聚了一批人才,全省专任教师已经达到10万多,是全国第一个专任教师过10万大关的省份,北京市也只有6万多三是大力推动江苏高教文化精品走向世界。譬如苏州大学,率先走出国门,在老挝建立老挝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与新加坡新月大学合作建立的大学。
    这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2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