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现状及展望
杨彩霞
    摘 要:本研究以2000-2011年12年来所发表的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检索论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并循着“保障内涵,保障功能,保障主体,保障内容,保障路径”这样一条思维路线对所有文献进行综述,最后提出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作者简介:杨彩霞(1977.2—)女,山西繁峙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在读教育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杭州310028)
    基金项目: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c2010059,项目名称:基于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2011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KT2011152,项目名称:院校研究视野下的高校本科生学习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与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有关学者就开始引进了发轫于西方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关理论[1]1,但文献检索的结果是,教育质量保障的文献从2000年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这与我国高教政策与实践密切相关。自1999年我国政府做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截至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2]。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比较清晰地展现新世纪之初的十二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脉络、基本状况和关注焦点,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研究以2000-2011年12年所发表的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资源系统作为检索源,以篇名为检索项,输入检索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进行检索,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298篇相关文献,排除一稿多投和会议介绍性论文,可用于量化统计分析的有效论文共计有295篇。再加上在“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中检索到的8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著作共同作为综述研究对象。
    本研究首先对295篇检索论文进行的量化分析,主要目的是发现研究内容分布规律、研究焦点以及未来有待加强的研究内容等。然后循着保障内涵(何为保),保障功能(为何保),保障主体(谁来保),保障内容(保什么),保障路径(怎么保)这样一条逻辑思路对所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最后再提出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二、文献分布量化分析
    根据近12年来文献统计数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为研究最高峰期,是因为200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以“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题连续召开了具有政策引导作用的三期研讨会,带动了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探讨,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2008年以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热情依然高涨。
    1.年度研究文献数量分布


    2.各主题研究文献数量分布
    根据主题对文献的量化分析,295篇文献的90%聚焦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途径研究方面(见图2),266篇质量保障途径研究文献的72%聚焦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机制、模式研究(见图3);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演进
    循着保障内涵,保障功能,保障主体,保障内容,保障路径这样一条逻辑思路对所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
    (一)保障内涵
    目前我国学界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概念界定和解释并不多见。尽管在陈玉琨、汪利兵、田恩舜等人的相关著作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相关概念,但大都是国外组织或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定义,主要包括质量证据说和质量政策程序说两种观点。质量证据说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质量证据。质量政策程序说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包括系列政策和程序。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解并没有明确表现出质量证据说的特点,而更多地倾向于质量政策程序说。大部分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就是进行质量控制、审核(或审计)和评价(或评估)的过程。陈玉琨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就是在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控制两者的基础上,促进高校达成质量目标,满足相关利益群体需要的过程[1]8。李志仁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是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高等教育机构或者专业进行质量审计和评估的活动[3]。邱国锋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指特定的实体依据一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过程和程序,对高等教育,主要是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并向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士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提供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信息[4]。张建新、董云川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一个依据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程序对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的过程。它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作为保障的对象,由保证并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态度、行动和程序组成[5]
    田恩舜综合质量证据说和质量政策程序说两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指保持和改进高等教育质量,并为高等教育利益关系人提供质量证明和担保的所有政策和过程[4]29。这是迄今为止笔者见到过的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最为全面的定义,也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定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就是向高等教育利益相关人提供相关质量证据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提供质量证据成为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提供质量证据离不开系列政策和程序。
    (二)保障功能
    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已成为一项耗资巨大的公共事业,引起政府的更多关注。尤其是当人们为接受高等教育付出了必要的费用之后,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高低就变成与社会大众紧密相关的问题[7]98。可见,一方面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问责,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要提供质量证据,向社会大众证明本校质量的提升。
    陈玉琨先生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目的有两种:认可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发展性的教育质量保障[1]11-12。高校接受外部质量保障就是为了获得来自政府和社会大众的认可。高校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发展。
    田恩舜也提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质性目的是质量改进,工具性目的主要是绩效责任[6]32-33。政府和社会的外部质量保障的功能在于质量问责,随着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政府要通过评估来判断高等院校的办学绩效是否水涨船高;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功能在于质量改进。通过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质量保障中的主体性,形成自我保障机制促进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功能的认识趋于一致,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功能就是满足外部利益群体的问责需求,并获得认可。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功能就是促进高校内部利益群体的发展或提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功能实现了,呈现出质量提升的大量证据,获得外部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及问责就会水到渠成,因此“质量问责和质量提升两大取向是相通的”[8]124
    (三)保障主体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具有多元性。陈玉琨先生根据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把西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模式分为三类:大陆模式、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1]20。体现出三种质量保障主体。大陆模式质量保障主体是政府。英国模式质量保障主体是院校。美国模式质量保障主体是民间组织。
    田恩舜根据政府、市场和高校不同力量的博弈,提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五种模式:自主型模式、控制型模式、市场型模式、合作型模式和多元复合模式[6]81。自主型模式的质量保障主体为院校。控制型模式的质量保障主体为政府。市场型模式的质量保障主体是市场。合作型模式的质量保障主体是政府和高校。多元复合模式的质量保障主体包括政府、高校和社会。
    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为分类标准,可以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分为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是高校自身,外部质量保障的主体是高校之外的政府或社会专门组织。
    可见,陈玉琨的大陆模式类似于田恩舜的控制型模式,属于外部质量保障。英国模式类似于自主型模式,属于内部质量保障。目前反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趋势,都有向多元复合模式靠拢的趋势。各国正在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9]。我国也正在构建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社会中介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高等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相互结合,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共同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保障的功能[10]72
    (四)保障内容
    根据分析维度的不同,可以解析出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容。从高等教育职能维度来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容包括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科学研究质量保障和社会服务质量保障。其中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容的核心;从人才培养过程维度来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内容包括教育投入质量保障、过程质量保障和输出质量保障;从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维度来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容包括教师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质量保障和管理者管理与服务质量保障三个部分。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标准研究和影响高等教育机构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中解析出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内容”。
    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标准是质量保障内容的重要体现。教育领域的质量标准分为本质质量标准和评价质量标准[11],前者只是质量保障内容的质性文字说明,后者是质量保障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本质质量标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质量保障的内容。有些高校强调的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所采取的标准、指标和方法都是由高校自行确定的;大部分高校强调的是认证,这种方式也有助于高校的自我管理。高校在自我评估的过程中除了会使用自己制定的一些标准外,还很重视认证组织或外部质量保障组织制定的一般性原则和指导意见[12]302。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汪利兵译著中提到的欧洲质量保障网络关于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欧洲标准与指导意见,主要包括质量保证政策和程序;对培养项目和学位的审批、控制和周期性评估;学生考核;教师的质量保证;学习资源和学生支持;信息体系;信息公开等七个方面的标准[12]263,培养项目和学位;学生;教师;学习资源和学生支持等都是质量保障的内容。
    影响高等教育机构质量的相关因素也可以构成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通过使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达到质量保障的目的。安心通过调查和访谈,提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师资队伍、生源质量、课堂教学质量、教育经费、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精力投入、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责任感等[13]。贾勇宏通过对121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后指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校相关因素主要有四个:教育者(教师的质量)、受教育者(生源质量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性投入)、教育中介系统(课程建设、学科与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内部环境(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支持[14]。从高校自身而言,正是上述诸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这些因素可以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
    可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内容聚焦在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管理者三个内部质量保障主体及其相关因素。
    (五)保障路径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路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运用、技术路线、学生参与、质量文化建设、国际化等内容,此外研究者还关注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院校研究的融合。
    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理论
    通过大量文献梳理,运用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中的理论主要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BS5750/ISO9000模式,质量保障成熟度模型,势科学机制、生态学视角等。
    来源于工商企业管理界的TQM和BS5750/ISO9000理论的最终目标都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最重要的工作都是“顾客满意”的达成与“持续改善”的推行[15]37。但是TQM偏重于较高层次的领导、策略与文化,而BS5750/ISO9000则强调组织的制度、策略、监督、纪律等。BS5750来源于英国标准局,ISO9000来源于国际标准化组织[16],两者只是来源和名称不同,其目标都是质量改进。
    TQM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被国外高校大力采纳。高校实施TQM的成果促使人员配置及员工训练更有效率,并改善了学习环境。早在1996年美国已有近160所大学参与品质改进活动[15]51
    BS5750/ISO9000模式从其管理程序来看,本质上仍是组织内部管理。这一模式极端重视高校教学的绩效指标,要求对教学过程中的任一关键活动都能出示具体的实证指标,而不太重视定性的描述[1]29-31
    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的学者指出应构建起分层多元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此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学校的质量保障需求。在此基础上,借鉴软件工程领域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提出了质量保障的成熟度模型,强调外部质量保障机构应当依据学校的成熟度提供不同层次的质量保障服务,即由初始阶段的质量控制为导向发展为成熟阶段的质量提升[8]125
    李德昌等学者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势科学机制。在势科学的视域中,素质的逻辑定义是对象结构或功能的序秩(有序)。教育过程不断生产有效教育信息量,营造教育信息势[17]。按照这样的理解,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保障就是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差别最大而联系最紧,从而形成学生对于知识与方法的有效信息量和信息势。
    刘仲全等学者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策略。高校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控性是其与自然生态的本质区别。要保持高校态系统的平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关注的重点就不是仅仅坚持什么样的质量目标和标准,而是更多地要关注在一定的目的性和目标之下,如何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教学环境的平衡协调,如何实现学校内部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协调,如何实现学校与校外环境的平衡协调,从而共同发挥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育人功能[18]
    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技术
    高等教育质量是多维度的,并且与标准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随着利益相关者的差异而不同。多维度的质量与不同形式的标准两两结合,就可能产生多种质量保障方法,如各类认证、绩效评估、学科评估、质量保障机制审核、毕业生反馈、顾客调查等[19]6
    就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技术而言,增加教学在质量保障中的影响力,将教学从质量保障中分离出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19]7。程凤春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出包括顾客中心、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全员参与、领导与战略以及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等六个部分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整合模式[20]。同济大学国际高等教育评估与专业资格研究所毕家驹教授2008-2010年在《高教发展与评估》、《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等杂志上发表了高校内部质量保证技术的系列文章,主要包括学生评教、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专业监控、专业评估、教育质量目标的制订、年度报告、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等内容,对高校质量保障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毕教授在论述每个技术方法时都是从国外质量保障的实践出发,分若干模块逐步论述。每个模块大都先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国外几所院校的相关质保做法予以介绍,然后指出我国院校应该如何借鉴。
    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学生参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主要包括学生“消费者”或“顾客”理论,学术共同体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21]47。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途径分为制度性直接参与、制度性间接参与和非制度性参与三种类型[22]。学生既要参与外部质量保障,又要参与内部质量保障。学生参与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学生代表进入大学校务委员会中参与质量保障;其二是通过学生体验来了解学生对学习、学校支持与生活的看法[23]68
    在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我国学者吴丽华、罗米良认为,美国当前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两大最主要模式是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与CLA(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NSSE即全国学生学习参与度调查,始于2000年。CLA即大学学习评估测试,始于2002年[24]
    我国学者喻恺、吴雪等学者提出,英国从2004年开始就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全国学生调查(NSS),从学生体验的角度赋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个新的视角[25]48。肖磊、李红伟等学者认认为,始于2008年,结束于2010年10月的全英学生论坛促进了学生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参与,该论坛发布的三个报告旨在使政府、高等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全英论坛报告的指标体系是以管理效果和“顾客”体验为测量对象[26]
    借鉴国外经验,特别是美国的经验,我国清华大学从2009年开始通过运用汉化版的美国的NSSE调查对全国27所不同类型院校的第一轮调查,2010年又有50多所不同类型的院校参与了清华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问卷调查。清华大学开展的全国大学生调查已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眼球吸引到关注学生参与这个重要视角上来。
    4.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
    我国学者文静指出应该借鉴国外,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建设相结合,她认为2009年10月欧洲大学联合会发起的质量文化调查将质量文化作为强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新路径,强调从理念的层面提升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和完备性。以文化的视角考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但满足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的需要。欧洲大学联合会的质量文化调查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27]
    邬智、王德林提出从质量文化的视角来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质量观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的构建[28]
    王建华认为,一个真正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从质量文化做起,技术也好,标准也好,制度也好,只有在好的质量文化中才可能是有效的;只有从观念入手,通过思想和态度的转变,最终形成把质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质量管理才能帮助一个大学成为卓越的大学[7]124
    5.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要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建立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取得国际承认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10]88。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和网络陆续在全球范围、区域范围等层次构建并开展外部和内部质量保障研究和实践活动。我国正在积极融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化潮流,2010年中、日、韩三国共同成立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会质量保障工作组,此外我国还经常参加世界或区域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席成孝认为各国在强调内部质量保障与外部质量保障的一致性,以“外”促“内”;赋予高等院校以质量保障的主要权责;重视资源使用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29]等质量保障内容方面达成广泛共识。近年来,有关跨境教育服务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受到国内部分学者的关注[30]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化取向日益明显。人们不再用一国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而是把本国的高等教育置于整个地区、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中。用国际的眼光对高等教育进行考察[1]86。我国高等教育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谋求发展的,因而,高等教育质量目标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就不能不讲国际共同标准[1]102,而且对于任何外来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模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国情”和“校情”,并使之“本土化”,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10]92
    此外,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途径研究中,我国学者张欣、蔡国春关注到院校研究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结合问题,认为院校研究关注高校自身教育质量问题的改进,以定量研究为主要方法,以专业人员为主导,以专题研究解决质量管理政策中的实践问题,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231]
    四、研究展望
    纵观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场,十二年来,出版的论文著作不断丰富发展,研究展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紧密结合,之所以在295篇论文检索文献的90%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途径研究,正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实践性;二是研究领域上不断从宏观转向微观。这个转向主要是国家政策的导向,2008年以前的文献研究聚焦于高等教育宏观质量保障主体和体系等研究,自200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以“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题召开了三期研讨会,带动了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微观研究。包括师范、农林、医科、高职高专、新建本科院校等不同科类院校质量保障,也包括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实验、实践教学等微观研究;三是研究视野上的多维,尤其是以前不被重视的研究对象被研究者重新重视并加以研究,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院校研究相结合,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技术的多元化。
    关于质量保障功能和保障主体方面的研究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对于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的责任和权力范围以及如何保障质量保障机构的质量等微观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讨。
    在质量保障内容方面的研究逐渐向高校微观层面转化。但缺乏对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校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等系统研究,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也亟待深入。
    关于质量保障途径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势头。但存在如下问题:1.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严重缺乏,295篇检索文献中只有7篇专门研究质量保障理论。新的质量保障理论亟待在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的过程中开发出来,如将质量保障与组织行为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关注质量保障引起的系列组织变革等。2.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学生参与、质量文化、院校研究等方面研究有待加强。
    鉴于上述研究现状和分析,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整理如下:
    (一)质量保障机构的责任与自我保障
    按照区域划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组织机构包括全球范围、地区范围、国家范围、省级范围、高校内部等类型和层次。各类质量保障机构的责权范围究竟有多大才能发挥其质量保障的功效?质量保障机构的责权除了开发质量保障的技术与方法,组织与实施质量保障活动;开展质量保障相关研究和咨询活动等之外,还应包括哪些责权?质量保障机构的责权范围与工作效能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如何保障质量保障机构的质量?有的国家委托国际组织对本国的质量保障机构的质量进行评估;有的国家在国内建立了联合组织以确保质量保障机构的质量[19]7。但对于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组织的质量由谁来保障,应该制定怎样的保障标准,确有继续研究的必要。
    (二)高等教育微观质量保障
    1.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对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既有政府的导向作用,又有高校的实践需求。在实践中,虽然很多高校都制订了书面文件和一系列目标,但是他们仍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或明确的政策将质量保障组织的使命转化为系统的行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需要转向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校相关因素及其关系等机制研究,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既适应外部质量保障的标准框架,又体现各高校的运行规律。
    2.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和高校的质量保障政策和实践大都比较关注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比较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缺乏基于学生学习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措施,缺乏对学习过程与结果,对学生学习的变化和增量的相关研究。在我国关于建设一流大学的讨论中,也出现将一流大学趋同于一流研究型大学,片面强调大学的科研功能,而弱化了高等教育最根本的培养人的功能[25]49。在高校的实践中,学生学习成果的证据到最后都变成苍白无力的课程试卷和毕业论文,而这两项恰恰是学生在大学期间花费时间最少的项目,也是最不能说明学生质量的证据。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学生的学习是一副动态的画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重要视角,也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
    (三)质量保障与组织变革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导致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高校组织发生了系列变革。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纲要》提出,“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管办评分离”。政府、高校、评估机构及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因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而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随着治理变革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作用首先在于依靠立法、合同、绩效、拨款、评估、代理以及市场机制等方式与高校发生新的联系,同时扩大高校的自主权。制定完整配套的质量保障法律和政策体系,对高等教育各质量保障主体的职责作出明晰的、合理的划分。其次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或认可基本的国家标准,并对高校的自评和中介组织的他评予以监督。
    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主要的质量保障任务一方面在于研制标准规程。在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之上,制定多样化的、行业性的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制定质量保障与评估的工作规程,并开展元评价。另一方面在于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避免目前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杂乱无章。行业性的中介组织在协调政府和高校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充当了“缓冲组织”的角色。既使高校在行业保护范围内维护学术自治,又可以使政府专注于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
    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要求高等院校主动地承担起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自主地构建并实施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体系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作用。高校必须以质量换自治。通过提供优质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获得校内外各方的信任与支持并最终赢得竞争优势。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已引起质量保障权力的变化、质量保障的专业化发展、高校与公众之间、高校与利益相关群体之间、各高校之间关系的变化;高校组织从“黑箱”中不断走向透明等等变化。为此,须加强质量保障大背景下对高校组织变革的理解[19]6
    (四)远距离质量保障
    “远距离质量保障”泛指在高校相关人员之间(如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和部门之间(如院校质量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管部门等)存在较大“空间距离”的情况下所实施的质量保障,主要涉及跨境教育、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多校区办学等领域[7]126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校和在校生数量上已荣居世界第一。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足且不均。这就为远距离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远距离高等教育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随着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日益为我国学者所关注。如何在跨境教育合作中保持国际声誉,保持境外办学合作伙伴的高等教育质量与境内一致成为我国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视角。
    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保障已经成为一个国际语境。通过梳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该领域研究课题,期待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通过未来更加系统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和实践改善并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代蕊华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在北京成立[EB/OL].(2011-8-4)http://www.pgzx.edu.cn/main/webShowDoc?channel=syxw_syxwnr&docID=2010/11/08/1289193078850.xml
[3] 李志仁.我国应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高教探索,2001,(2):3.
[4] 邱国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及其运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5,(9):33.
[5] 张建新、董云川.论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保障与外部质量保障[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
[6] 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7] 潘懋元.大学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 黄丹凤.高等教育变革中质量保障的新路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第十届双年会综述 [J]. 教育发展研究,2009(13-14).
[9] 高桂娟、冯建民.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发展态势:比较的视野[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6):12.
[10] 熊志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1] 曹梅娟,姜安丽.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的内涵分析与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6(10):904.
[12] 全球大学创新联盟编.2007年世界高等教育报告: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汪利兵、阙阅译.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3] 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130-131.
[14] 贾勇宏.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校相关因素——基于全国121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C].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2011(10).
[15] 张家宜.高等教育行政全面品质管理[M].台北市:高等教育总经销,2002.
[16] 汪婧莉.ISO9000、TQM 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76.
[17] 李德昌、张守凤.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势科学机制研究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8.
[18] 刘仲全、杨正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生态学审视——兼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C].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2011(10).
[19] 郭朝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总结经验、展望未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INQAAHE)第八届双年会综述[J]. 江苏高教,2008(2).
[20] 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7.
[21] 赵叶珠.学生参与: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新维度[J].复旦教育论坛,2011(1):47.
[22] 饶燕婷.基于学生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国际比较的视角[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0:2.
[23] 朱国辉,谢安邦.英国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特征及启示——以牛津大学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1(2):68.
[24] 吴丽华,罗米良.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主的美国高校评估模式之借鉴[J].教育探索,2009(5):136.
[25] 喻恺,吴雪.学生体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新内容[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26] 肖磊,李红伟等.全英学生论坛及其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启示[C].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2011(10).
[27] 文静.质量文化调查:欧洲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强化的新路径[C].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分论坛论文集,2011(10).
[28] 邬 智、王德林.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0.
[29] 席成孝.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历史发展及其共同特征[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1(3):73.
[30] 李怀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现状、问题及新趋势[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5):47.
[31] 张欣、蔡国春.院校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视角[J].江苏高教,2010(4):25.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Outlook
Yang Caixia
[abstract] The research object is about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literature during 2000-2011 in the past 12 years. The autor hav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bout the retrieval paper literature, and then review all the literature by following a thought route of "assurance connotation, assurance function, main assurance body, assurance content, assurance path"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mained research problems about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杨彩霞:
单位及地址: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杭州下沙学源街998号 邮编:310018
职务: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办公室主任
职称:助理研究员
联系电话:13857108894
邮箱:ycaixia@126.com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2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