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国际化合作的高等教育
——中国高校跨国教育初探
李娜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高速化的发展步伐,促使社会间、国家间、国际间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各国政府、地方、高等院校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势不可挡。国际化合作日渐影响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机遇和挑战同在。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跨国教育发展现状为蓝本,通过对现有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人员数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展现中国国际化合作下跨国教育及高校跨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国际化合作,跨国教育,中国高校跨国教育

    一、国际化合作与中国高校跨国教育
    (一)国际化合作
    “国际化”的英文表述为“internationalization”;“合作”英文表达为“cooperation”或者“collaboration”,两者存在着表述上的区别,但是共同的词根“co‐”代表了其“互相与相互”的关联性。将“国际化”与“合作”二者进行有效链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浪潮中,国家与国家之间日益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不可分割的社会关系的再现。1994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纳什因为在博弈论中提出的“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理论,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认为“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均衡:在这一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战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优战略以回应对手的战略。”也就是说,所有参与人的战略都是最优的。事实上,纳什均衡,在于“合作是一切团体繁盛的根本,而要达成合作,惟有参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卫﹒乔伊纳教授认为全面国际化,即有意识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和全球的视角整合到中学后教育之中。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增进学校共识与合作,让学生全面理解周围生活的差异与复杂世界的创造。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际学生和教师流动频繁。正如,阿尔特巴赫(Altbach,1998)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大学生的变化、教授的变化和国际化。其中,知识的国际化使世界各地的学术机构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中国高校的跨国教育无不经历着国际化合作的进程。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视野,使众多学生寻求海外学习的机会,在获取高水平教育资源的同时,感受国家间国际化合作的冲击,经历不同国家的文化洗礼。
    (二)中国高校跨国教育
    基于合作的战略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十六章以“扩大教育开放”为主题,提倡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然而,国际化的教育与合作如何能够均衡发展?面对着跨国间的高校教育合作项目,中国高等教育的得失如何均衡?毕竟,“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未来发展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国际化合作的道路势不可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上18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官方与非官方的不同形式。既包括高层互访,也包括民间交流,遍布教育的各个领域。高等教育的留学项目保罗万象。对于出国留学生,攻读高等学历的留学人员日益增多。国家、政府、地方、院校纷纷提供多方位、多途径的政策和资金支援。对于来华留学生,从最初以学习汉语为主的单一语言培训课程,提升到语言学习与攻读学位同时进行。为申请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同样提供多渠道奖学金援助,积极开展并推进各类国家间合作项目。
    二、中国高等教育跨国教育现状
    2010 年3 月12 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暨2010 年中国留学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论坛主题为“学生跨境流动与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学生流动趋势成为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诸多国际机构,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教育部门和机构的共同关注。在全球化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优质资源配置情况,关注高等教育跨国教育的局势与趋势。
    (一)机遇——开放与交流
    21 世纪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是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前进的新机遇。中国非常需要全球合作。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小洲教授在“2011 年世界大学网杭州论坛”中,运用翔实的数据和清晰的表格呈现了高等教育投入资金不足和需求空间巨大之间的矛盾。
    针对中国总人口基数大的问题,提出通过国际合作可以有效解决中国劳动力素质问题,将中国人口负担劣势改变为人力资源财富优势。
    1.出国留学
    从1978 年到2007 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17 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 万人;截至2007 年底,在外的89.20 万留学人员中有65.72 万人进行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学习以及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学术访问等。2007 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4.45 万,其中国家公派0.89 万,单位公派0.69 万,自费留学12.87 万;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45 万人。
    在1996-2009 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录取人员统计中,从2007 年开始到2009 年,三年间出国留学人数呈现巨大的增幅过程。2008 年公派出国人数为达到近13,000,成为近年公派留学人数历年最高份额,为1996 年公派出国留学人数的7.5 倍多。以2009 年公派人员人数为例,共录取12,769 人,其中高级研究学者219 人,访问学者4,001 人,博士后331 人。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人数达到2,451 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为3,174 人,硕士研究生271 人,其他类别2,322 人。
    2.来华留学
    中国2008 年教育统计年鉴记载:根据留学生类别统计,来华留学学生中,学历生 68,213 名,占总数34.89%,同比增加24.34%,高于平均增长速度。其中,专科生和本科生 57,367 名,占84.10%,硕士研究生 7,628 名,占11.18%,博士研究生 3,218 名,占4.72%。非学历生 127 290 名,占总数65.11%,同比增加 19,454 人,增幅18.04%。其中,普通进修生(含语言生) 74,933 名,高级进修生(已获硕士以上学位者) 1,017 名,短期学生 51,340 名。以图2:1997‐2009 年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录取人数整体变化趋势为例。(图2略)
    持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学生数量在1997 年到2009年度的变化趋势。整体看来,从1997 年的4,677 人,增加到2009 年18,245 人,达到原有人数数量近4 倍。可见,中国跨国教育正在向双边、多边的发展方向前进。不再对外进行单纯的语言培训,而是多角度加大和拓展对外教育交流的途径。在1997‐2009 年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录取人数统计表(图2)中,值得关注:2007-2009 年度,三年间,来华留学人数大幅递增。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本科生人数为6,172(34%),硕士研究生人数为5,753(32%),博士研究生人数为2,350(13%)。
    除了上述表中所体现的获得奖学金人数的增加之外,仅在2007 年,共有188 个国家和地区 195,503 名国际学生在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544 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学生数量最多、生源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接受国际学生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
    (二)挑战——国际合作动力
    在国际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需要通过重组管理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和拓展合作,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下放外交管理事务,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专家与学者在中国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政府增加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投入、加大高等教育国际援助、扩大国际学生的政府奖学金、增加外籍教师薪酬;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合作,如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大学网。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中国需要充分借鉴他国经验,加快自身国际化发展进程。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应该是具备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不应该是随波逐流的国际化。
    1.辨别资源优劣
    在进行高校间国际合作过程中,除了学习其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之外,同时需要不断引进其优势学科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等具体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拓展与国外一流大学合作的机会,寻找利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紧缺专业和研究领域的合作机遇。高校跨国教育合作不能为了走国际化道路而进行简单的形式上合作,更不能停留在和一部分国外低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的范畴之内。另外,在进行高校跨国教育合作方面,对于高校间合作专业的选择上,需考虑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的相关学科领域。
    正如在引进人才方面,教育部、国家外专局联合实施的“海外名师引进计划”,已经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跨国教育的合作地域分布来看,合作项目大多集中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优质高校资源相对丰富的华北和华东,所占份额明显高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高校资源比较稀缺的西部地区。从表1 中为来华留学生所提供学习院所的区域分布来看,区域的选择问题无不体现着。(表1略)
    2007 年,国外来华留学人员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北与华东区域,分别达到34%和33%,居于前两位。其次为中国的东北部(11%)。此外,除去中南部和华中部只包括了四个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外,留学人员较少分布区域仍然在中国的西部,西北部的留学生总体人数为8,459,占总体人数的4.2%,不及华北和华东区域留学生人数的八分之一。
    可见,跨国教育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留学政策向西部倾斜的幅度有待加大。毕竟,争取多方面的国际化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会推动和促进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发展,为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缩小国内东西部的办学差距,为营造西部经济、教育、文化、科技新发展,提供锲机。
    3.留学生教育
    到2007 年年底,按洲别统计,来华学生中,亚洲人数仍居首位,为 141,689 名,占在华国际学生总数的72.47%;来自欧洲国际学生人数为 26,339 名,占13.47%;来自美洲国际学生人数为 19,673 名,占10.06%;来自非洲国际学生人数为 5,915 名,占3.03%;来自大洋洲国际学生人数为 1,887 名,占0.97%。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推进,中国的跨国教育对于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发展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留学生教育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包括规范专业知识的学习,优化专业知识的学习环境。
    仅2009 年,国家教育部连续两次组织预科专家组对预科课程进行评定与规范,统一教学大纲,推荐授课教材,将预科课程逐步进行标准化改革。2009 年度,共计1,096 名留学生在6 所预科院校学习。在课程方面,除了开设汉语言课程之外,高等院校针对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国外访问学者的所设计的课程急需趋于国际化与标准化。以2007 年为例,全国24所大学招收国际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1,020 人。因此,留学生学习计划的设置和课程的开展异常重要。另外,为留学生来华申请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目前,中国留学生网络报名信息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在部分驻外使馆试行,方便申请留学,简化申请流程,提高申请速度。到2020 年,我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预计到2020 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将达到50 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 万人。
    三、如何应对高校跨国教育国际化合作?
    国际化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无处不在。因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机遇与挑战的同时存在,预示着高校跨国教育的国际化合作问题不断经历着出现——解决——再出现——再解决的循环过程。高校跨国教育的国际化合作项目,非但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为冲突,反而会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国际影响力,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尤其对提升中国的国际知名度、国际认可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高校跨国教育的国际化合作,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不容忽视。面对机遇和挑战,政府政策的实施与执行、高校合作项目的合理化和均衡化、跨国教育的监管法制化,将为高校教育国际化合作提供有力支持。随着教育全球化步伐的迅猛前进,高校跨国国际化合作的步伐必然日益加快,合作范围必然进一步拓宽。国际大学伙伴关系应该建立在高校合作与互利的基础之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应该更多致力于彼此的共同发展。
    (一)政策持续化
    2009 年中国留学基金委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政府在促进国际合作项目执行中,提供了日趋完备的政策支持。政策指导方针从单边合作意向,转向为进行双边的,甚至多边的合作交流。继2007 年,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与财政部设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之后,从2007 年至2011 年连续五年面向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每年选拔5,000 名一流学生,派往国外一流院校、专业,并师从一流导师。该项目2007 年度录取公派研究生3,952 人,其中重点资助领域录取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95%。
    对于来华留学项目,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重视。“设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来华留学奖学金项目,在现有双边协议以外,每年再向每个成员国提供20 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共提供100 个”(胡锦涛,2007 年8 月16 日,上海)。此外,通过拓展来华留学奖学金的渠道,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以及高等院校,共同为来华留学人员提供申请便利,优化来华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对于海外优秀留学人才,“春晖计划”支持其进行短期回国服务,并提供“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要求,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在2012 年3 月制定《留学中国计划》,通过打造品牌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建设对来华留学人员更有吸引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支持高等学校着力打造汉语授课品牌专业,开设一定数量的英语授课学位课程,重点支持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优势的学位课程,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打造中国教育的国际品牌。
    (二)高校合作优质化
    2009 年,与美国“积极行动之博士”项目组(Responsive PhD Group)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五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会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985”高校,以及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10 余所美国一流大学共同参与交流,开展合作。不难看出,高校合作项目正在迈向“强强联合”,高校间的国际化合作质量日渐提高。
    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国际化的高水平人才。建设高校高水平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平台,稳步实现高校合作的优质化。时至今日,国家留学基金委与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近百所国外一流大学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所签署项目持续性发展。尤其在合作办学方面,选择性、针对性地以提升我国科技实力的学科领域建设为主要合作方向。西澳大利亚大学的朱迪﹒伯曼教授针对西澳大利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之间的研究培训项目,分析了单方向教育‘互换’的优势与挑战,提出高等院校国际合作化应该上升到学科专业水平,鼓励各个层次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联系,如个人联系——通过Skype,电邮,互访等形式,建立彼此信任关系,推进合作的实质性发展进程。
    以浙江大学为例,目前攻读学位留学生的数量、国家来源、学科专业结构都有待加强。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不仅需要关注招收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数量与本校学生出国交流人数,对吸引欧美发达国家留学生、高科技领域攻读学位的留学生需要提出应对之策。
    目前,高校合作项目日趋多样,包括中法博士生学院、大学生赴英实习、中英高等院校科研合作、中德博士生联合培养、中国高校与美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设置中加联合培养博士生/博士后奖学金、中澳联合培养博士生奖学金等项目。然而,很大程度上,合作项目多样化,更加要求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平等、理解、互助、互利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高校合作优质化的目的。
    (三)监管法制化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行政监管力度,实现行政监管法制化。2008 年开始国家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颁发证书认证工作平台建设工作方案。通过监管信息网,及时公布国际间高等院校互认资格审查情况,及时发布留学预警信息,维护出国留学人员实际利益。
    对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生,以及对于享有留学金资助的来华人员,制定详细的规范说明,具备法律效应,例如,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试行)》方案。不断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法规、制度。明确政府、来华留学教育机构和留学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证来华留学工作依法、科学、规范,营造来华留学工作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有利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国际论坛多元化
    国际论坛多元化,既是各国拓展国际间合作的多种途径之一,也是颇为有效的方法之一。2009 年,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坛(贵州)、中国-阿拉伯大学校长论坛(苏丹喀士穆)、亚洲国际教育年会、美国NAFSA 年会等国际论坛活动;2010 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暨2010 年中国留学论坛(北京);2011 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11 世界大学网杭州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杭州)等一系列基于比较与国际视角的国际化学术论坛,无不拓展了高校教育合作的新途径,加快了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步伐,为营造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氛围,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与桥梁。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交流形式,以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创新型大学为依托,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的留学机制,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的展开提供更为广阔的天空。
    综上所述,距离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0 年有余。在这11 年间,中国为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主旋律的世界发展格局中,“所有国家的参与才是最优战略”。国际化合作不单单是发达国家的需要,也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全世界的需要。不可否认,高等教育的发展代表国家发展的实力,成为国家前进的动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合作。
    对于高等院校的跨国教育,政府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优秀学生留学资金投入。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推动高等教育院校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不只源于知识的掌握,也不只是对于先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借鉴,更多的是参与到国际合作项目之中,从实践中找寻理论的根基、找寻现实的需求、找寻发展的方向。因此,合作关系不只局限于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之间,或者地理位置相同或相近的国家之间。真正的国际化合作是遍及全球的、是跨越洲际的、是跨意识形态的。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扩大开放和和交流,即开展对话,“合作中对话如此重要,以至于可以帮助参与者确定问题、解决问题、达成普遍一致。”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2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