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武超群
【文章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0 年第 13、14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宣传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多校区办学的实践。 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根本动因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许多高校的新校区相对集中于特定的区域,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学城”或“高教园区”(本文称为后者)。 高教园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区,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进程中以集约化的方式来解决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一种可行途径。 探索多校区校园文化的发展模式也成了多校区高校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高校多校区办学与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在国外也很常见,比如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很多国家的知名大学都有多校区办学的实践,美国加州大学有九个校区、日本东京大学由三个校区组成,并培植了较好品牌的校园文化。
    高校多校区办学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土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增加拓宽了教育发展空间,招生数量增加,办学规模扩大,缓解了教育发展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教育改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增加了大学的竞争优势。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校园,由于新老校区存在空间、时间和环境的差别以及多校区办学模式等,都给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般来说,多校区大学的基本特点是学科比较齐全、规模比较大、校区相对分散、情况比较复杂。 多校区办学与单校区办学最显著的差异就在于新老校区的地理分割成为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物理屏障,因为:第一,师生间的交流和不同层次学生间的交流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但很多新校区都位于偏远郊区,长驻教师少,流动性大,缺乏与学生思想交流的机会。 第二,多校区办学模式直接影响学生层次的分布构成,目前高校的多校区办学模式大致有四类:新校区只安排低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本部;新校区安排全部本科生,研究生和其他高层次的各类培训留在本部;新校区安排全部低年级本科生及部分院系;部分院系迁至新校区,管理机构仍在本部。 但由于各校区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不同,无论哪一种模式往往会造成各校区不同年级、 不同层次的学生接触较少,容易产生“高四”、“高五”现象。 第三,教师的科研、研究生教学、各类学术讲座集中在老校区,新校区学生与教师课后的学术交流十分有限,学生欠缺校本部那样的“传帮带”氛围,大多数学生会感觉失落。 这些因素导致新校区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本部校区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渗透,即校园文化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遭受破坏,文化传承链条出现断裂;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发生了一定的割裂;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积淀不足等。 但不否认多校区大学也会形成不同特色的、比较新鲜的校园文化。
    大学是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各自浓厚的文化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正是在这一特定的育人环境中形成的大学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具体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等,集中表现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具有先导、辐射、教育、熏陶和约束等功能。 不同大学毕业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到不同校园文化的熏陶。可见,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能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文化是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时俱进的。
    二、打造多校区校园文化体系的育人功能
    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要是以新校区的规划建设为契机,以主校区校园文化对新校区辐射带动为手段,以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多校区校园文化为主旋律,以充分发挥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为目的。
    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 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涵盖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次,各层次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通过灌输、引导、感化、制约、激励、凝聚的方式,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其中,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校精神、校风学风以及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内容,它是校园文化体系中的核心,侧重于教书育人。 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生活娱乐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具象和折射,包括师生员工的行为。 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 侧重于服务育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力量是巨大的。 在四个层次的文化中,德育始终贯穿其中,诠释了“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在构建完善的多校区校园文化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有效地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然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相当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只注重校园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导致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还比较低,最终削弱了德育在校园文化中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 不少高校的多校区校园文化活动普遍存在着“虚假繁荣”现象,即娱乐型的内容多,启迪型的内容少;社团名目多,品牌社团少;校内活动多,能拿出去交流竞争的活动少。 青年学生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
    坚持“育人为本”,培育高质素的校园文化传受者。 “育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样需要以“育人为本”。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多校区文化建设中青年学生是主角、是主导、是决定性的因素。 只有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在文化建设中,才能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大胆创新,开拓出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多校区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为本”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和目的问题。 在校园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青年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校园文化的接受者。 他们往往决定着校园文化的接受程度和质疑度以及校园文化的多级传播和循环传播。 同样,他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素养和兴趣对校园传播的文化进行过滤和价值判断,实现校园文化传播的良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传播的效果应该关注的重点是文化传播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即传播效应,这种效应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来说,会对校园文化的传播产生不同的效应,放大或削弱、催化或裂变;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来说,还会产生聚变效应。
    三、构建高校“多媒体”,促进校园文化创新
    青年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丰富课下实践内容,通过创办或积极参与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类载体,同样可以创新多校区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1.以校报为基础,积极提倡青年学生开门办报。校报是高校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办报质量和水准往往决定所传播的校园文化是否被读者有效接受或认可。 当前,全国高校校报普遍存在机关味浓、校园味淡、时效性差、出版周期长、贴近性不强、发行范围局限于校园等问题, 严重制约高校校报事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校报在多校区间的有效传播。 此外,市场化的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等对校报冲击很大。 因此,高校校报要尽量淡化宣传价值,遵循新闻的传播规律,把新闻价值放在报道的重要位置,把师生最想知道的信息通过有限的文字和版面传达给读者。 要积极提倡学生办报,以青年人的视角看问题和思考问题,努力提高校报内容的贴近性、可读性,实用性、深度性、多样性。 版式要喜闻乐见,体现学校个性、时代性和时尚性等元素。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校报电子版和网络版等。
    2.建设强势网络媒体,树立“一个大学”意识。互联网由于具有低成本、无限时、无国界、交互性、多媒体、时效性强等特点,其影响力越来越凸现。 校园网在高校的地位也是如此,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目前,许多高校利用优质的信息资源和先进技术,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建成了覆盖全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因此,多校区校园之间应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树立“一个大学”的意识,即: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发网络学习课程,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使原本差异明显的校园文化在网络上融为一体,通过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将多校区之间的教学和管理等部门集中在一个系统内,减少多校区之间学科设置和管理的重复,实现多校区之间网上相关内容的下载共享等。 校园网络的建设对多校区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3.依托地缘优势,组建跨各高校的高教园区“新媒体”。高教园区的大学之间可以共同参与创办形式多样的“新媒体”,诸如校园报刊、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等,也可以开创性地在高教园区创办一份完全由大学生联手参与的报纸,可融入不同的高校校园文化,开创别具一格的新的“多校区”校园文化。 比如,时机成熟时把学生报刊办成横跨报纸、互联网、手机三大平台的多媒体形式,制定比赛、奖励机制,每年对各高校的优秀作品、版面、学生编辑和记者进行表彰等。 还可以利用一些原本老校区相距较远的高校在入驻大学城后,变成了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形成新的“教学联盟”。就北京而言,目前,北京市比较成熟的“教学联盟”包括:以人大、北理工、北外、北大、清华等十二所高校为主的中关村教学联盟;以十六所学院路高校为主的学院路教学联盟;以对外经贸大学、北服、联大等七所高校组成的和平里教学联盟。 在去年正式启用的沙河高教园区有五所高校,可容纳八万多名学生,两万多教职工,五十多个院系、一百多个专业,文理结合,兼收并蓄,构建了高教园区全面而系统的高等教育框架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所高校自主管理,办学相对独立,各具特色,构成了理工类、文法类、财经类、外语类、师范类等多学科复合发展的办学结构, 这将形成新的 “教学联盟”。 在该联盟框架内,各高校将发挥“集体智慧”,携手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比如共建共享校园数字资源、图书馆文献资源和虚拟实验室等,共同参与开发若干集合优势,推出学科交叉、有一定特色的跨校“辅修专业”供各校学生互选,为在高教园区读书的学生营造更浓郁的学术氛围, 共同培养大学生,也可以形成独特的多校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即“文化各异、特色鲜明;百花齐放,优势相长”,从而共同打造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长青藤联盟”。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2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