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学术: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内在之魂
吕立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

【摘 要】: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崇尚学术是大学文化精神之所在;没有学术性就没有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缺失大学文化,学术难以生存和发展。中国大学发展最大之痛是文化衰微,其表现形式是庸俗化、功利化和工具化,它根源于大学的学术性悬挂和遮蔽。铸就时代的大学文化传统,关键是营造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增强大学的“学府韵味”。
    【关键词】:崇尚学术;大学文化;文化衰微;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文章来源】2011年1月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吕立志(1959-),女,江苏盐城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
    一、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
    泰勒1871年的《原始文化》,第一次给出“文化”的概念。泰勒认为,文化就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不难发现,大学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只是大学使这种过程成为一种知识性、社群性的沟通,并经过大学及学人的自我判断与价值选择,形成大学文化的内核。大学文化是大学通过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整理、吸收,以大学为载体,以学术为基础,大学人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组织文化,这是大学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区别。大学文化一旦形成并稳定下来,就会产生有助于实现大学目标的功能性行为,对大学组织结构的设计、运行、大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等产生重大影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认为: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一种“含蓄”的哲学,即“一种建立在观察到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之间一致基础上的推理结构”[1]。这一结构反映某种文化模式特征,而文化模式的核心要素,在克鲁克洪看来,是一种观念或信念;在露丝.本尼迪克特看来,是一种所谓的“精神气质”,如贡恰连科所言:“在提到的所有文化定义中有一个共同点:精神原则被认为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的决定性因素”[2]。大家倾向于把精神因素看作文化的实质,作为区分不同文化的本质差异,而不同文化的精神内容决定并演绎五彩缤纷的文化现象。
    大学文化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大学是学校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是社会高智力集团和科学研究的重地,因而学术应当是大学这个复合体的核心要素,研究性大学尤其应该如此。大学教育既承担着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理性的和逻辑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和社会改造的能力,承担着一定民族、阶级和社会所要求的社会理想、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等社会化的教育,以满足社会进步和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要求,文化的传承、传播、发现、应用、创造的学术性活动,是大学人共同的行为方式,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养成,都必须贯彻对知识、科学、真理的执著追求,因而崇尚学术是大学文化的精神所在。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于三个方面:要显明、照明美德,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使学生有内在修养、立身之本的学问;要亲近爱护民众,为社会做贡献,使学生由内而向外,学习怎样去服务民众和社会的学问;要达到至极之善,达学之成处,需要不断追求和探索。University来自拉丁文名词Universitas,有“社会、整体、世界、宇宙”之意,其词根universe有“普遍、天地、世界、宇宙、万物”等意思,喻指大的学问和普遍的、普适的道理。中西方“大学之道”或“大学”来源,有相同相通之处,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大学文化精神理念一致,都有张载、崇尚学术之意。正因如此,人们要求大学有大师、有大业、有大度、有大雅,这是当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权力,学术性经过大学文化数百年历史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成为大学文化之魂。在大学组织里,行政的科层等级权威、规章制度以及市场机制的物质利益刺激都只能发挥有限作用,以崇拜学术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机制是大学组织整合的主导机制。这是大学组织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总之,大学文化已成为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关键标志,在大学文化组织的传承中,大学组织的其它特性如教育性、民主性、开放性等特征,都是以学术性为基础或中心而得以固化和确定的。
    二、没有学术性就没有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
    不管是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还是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都把学术作为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是认识论趋向于理想的学术价值观,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为求知而从事学术,把追求学术作为目的;而政治论则趋向现实的学术价值观,强调学术的实际应用与实际功效,强调学术只有投射到外部的政治、经济中才能获得自身的价值。两种价值观的共识在于:大学首先是一个学术机构,大学是学术的,学术性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大学的组织形式、运营及管理都应围绕大学文化这一核心,大学功能发挥主要是通过学术事务与活动实现的。曾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法国巴黎大学被时人引以为荣,当时学术界流行着一句经典:“意大利人有教皇,日耳曼人有帝国,法兰西人有大学”。可见大学之尊贵,堪与教会、政府这两个当时最大的权力机构分庭抗礼,呈三足鼎立之势,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明灯。以研究中世纪大学而知名的学者拉希达尔认为,中世纪大学值得荣耀的传统在于学问的神圣化。综观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大学的职能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纽曼的知识传授,到洪堡的科学研究,再到威斯康辛的社会服务,以至21世纪的引领未来,都围绕着学术而展开。学术性与大学相伴而生,学术性是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失去了对知识、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大学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失去它自身。崇尚学术性的目的在于:有效限制政治、经济因素对大学的制约作用,保持大学特有的学术性文化。学术活动具有理性主导、探究性、自由自主三大特点,这些特点既在学术活动中展现出来,也是学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大学文化建设是维护大学学术性的必然选择,大学及其学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大学文化的精神内容通过个体主动实践成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学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环境和氛围。在《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一书序中,刘梦溪先生借用梁启超的《学与术》,对“学”与“术”解释: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至诸用者也。从哲学视角看,“学”是指知识、学问、科学等,是认识世界的范畴,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术”是指技术、方法、手段、途径和技巧等,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大学各种学术活动是以成熟的学科、专业为基础,在一定的学科专业领域内进行,大学学术属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系统知识,相对于初等、中等教育而言,是高层次的系统科学知识,且大学学术的许多知识处于相应学科的前沿,其边缘总是不断向纵深领域拓展。根据学术研究和实践的认识路径的不同,学术划分种类很多:从功能上分,有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从结构上分,有学术理念、学术活动、学术成果;从性质上分,有传承性学术、创新性学术;从活动内容上分,有教学、研究、智力开发与服务;从活动形式上分,有学术自身活动、学术事务活动;从工作序列上分,有学术规划、学术决策、学术规范、学术评价、学术交流、教师发展、学术成果出版等。这些划分虽不尽然,但都在不同的理论语境和实践中呈现了学术的内涵和特征,构成了大学文化中的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等方面的核心内容,成为大学文化性质、状态、关系、活动等的基质和实体。同时,学术研究过程也充满了文化的需求和体质,对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三种学术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也。这三个境界,代表了学术研究须经历的三个阶段,从事学术研究要有放弃利益诱惑、面对清贫寂寞而不懈追求学术之路的心气,学术研究要刻苦钻研,迎着困难,勇于攀登、孜孜以求,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参天化育”。因此,学术性突出了大学文化的本性,凸现了大学组织文化模式所独具的构型和特征,是大学文化的根脉。
    “大学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学术……须知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志是具有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3]学术是大学学人创造的文化,它包括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表现为技术、实证、数学、逻辑、艺术等有形的东西,这是学术之体,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精神、理念、理想、价值观等无形的东西,这是学术之魂。不管是学术之体还是学术之魂,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要求,立足学术水平的提高和追求,学术声誉已成为现代大学进行规划、评价和获得发展的重要内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年度“美国最佳大学排行榜”包含十几项学术指标,其中“学术声誉”占总分分配的25%。
    三、学术性悬挂和遮蔽造成大学文化的衰微
    人是一种历史性、生成性存在。大学应以求知求真为已任,培养大学的文化氛围,大学学人应有以学术为志业的从容的气度、淡定平和的心态。为此,大学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是追求特定学术目标的机构,只有学术研究的卓越,才能保持大学文化的特征和大学应有的地位。现代大学无论有多新,总要扎根于学术。“假设我们可以打碎现有的大学,可以随心所欲地重建之,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机构呢?……我们都会注意到学者和科学家们主要关心四件事:保存知识和观念、解释知识和观念、追求真理,训练学生以‘继承事业’。”[4]因此,要繁荣大学文化,必须张扬学术,崇尚学术。当下中国大学发展最大之痛是文化衰微,其根源是学术性遮蔽和悬挂,表现形式是大学的功利化、工具化和庸俗化。
    在大学面临经济市场化,行为功利化、利益多样化的多重压力面前,大学文化正受到严峻的考验。学术从本质上讲,是为了发展、创造知识,但在利益驱动和实用主义倾向下,大学过于在乎政治和市场的力量,受其左右产生拜官主义和拜金主义,从而难以坚持和维系学术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偏离了大学文化的组织属性;很多情况下,大学的学术目标是通过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当下现实的是SCI、EI、SSCI、CSSCI等成为许多大学评价科研、论文等学术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其实,学术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时间、空间、质量、社会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上述指标虽是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照此评价,会失去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很多评价指标过分简化,评价指标只要数一下发表了多少文章,得了多少奖,看看文章发在什么类别的期刊上,奖项是什么等级的,这很容易使一些非学术人士或假冒学术人混迹于大学殿堂,诱使大学及其学人将学术定位于“短平快”和高回报的实惠研究上,定位于发表文章和便于评职称晋级上,对于费力、费神、费财的学术少于问津。如果一味追逐名利,学术将丧失原创性,没有创新的学术研究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功利化和工具化会使大学走向世俗和平庸,蜕变为某种专业人才与成果的生产基地,从而失去文化力。
    大学中不可能每个学人都成为学术大师,但我们的学术成果起码应是自己真诚探究的成果。如今学术上的造假、抄袭、剽窃、粗制滥造现象,在“学为楷模,身为世范”的大学学人中亦时有披露,特别是近几年揭露出来的丑闻可谓触目惊心,让人们感到斯文扫地;行政至上,惟官是大,过于强调行政权力尤其是行政干部的作用,导致一些职能部门角色错位,将服务职能转换成指挥权力,教授及其学人的学术权力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为了争取更多学位点、更大的科研课题项目等,不少大学及其领导时常充当这种庸俗化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其手段实在大失以追求和捍卫科学和真理为己任的学术组织、学术领导的儒雅大风。[5]大学校园盛行官、学、商三种目标完全不同的机制,大楼多于大师,设备重于人才,官阶高于教职,官场盛于教坛,物质大于精神,人情浓于辛勤,如此下去,学术将被遮蔽,大学将被矮化、庸俗化到极至。
    尽管大学文化衰微,在成长中走向偏狭,但人们一刻也没放弃对大学的期望,希望大学在文化发展中走出迷茫,铸就新时代的大学文化传统。面对大学文化衰微,大学应该回归本位,关键在于能否不为时世权势所左右,不被金钱、虚荣所占领,始终保持普遍意义上固有的文化特质,为坚守一种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机构既相关联又鼎足而立的独特的文化机构之本,从时代的高度深刻认识大学应承担的文化育人、文化创新、文化融合和文化引领的文化使命。
    四、铸就时代的大学文化,增强大学的“学府韵味”
    一所大学的学术氛围如何,主要看能否最大限度激励学人们创造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从而使崇尚学术的理念和价值深入人心,渗透到政策的制定、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当中,让大学人在学术中创新,在创新中获得学术自由并分享学术成果。大学的学术追求在与社会需求的交互作用中,有其特有文化特征,仅用简单的文化程式来界定和阐释大学文化内涵,不能反映大学文化的本质,因此要铸就时代的大学文化,关键是要营造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增强大学的“学府韵味”,挖掘蕴藏在大学文化结构和历史演进中的薪火相传的东西。
    1.以学术人安身立命,化解政治人、社会人的困顿
    如今,外部系统对大学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大学为获得政府给予的经费,不得不受到政府更多的干预,大学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生需要的制约,大学的研究活动不得不服从于产业的需要,逐步成为产业研究与开发的延伸。大学受到的外部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大学的外部系统通过提供大学所需要的资源,成为影响其运行的重要力量。同时,当大学走出封闭的“象牙之塔”,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结构”和“动力站”后,大学受到多元化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冲击,必然要肩负起更加错综复杂的社会责任。如何运用平衡、融合、统一的思想认识处理学术人与政治人、社会人的诸多矛盾,既考虑大学的工具性、社会性角色,又保持大学学术的恒心与毅力,就必须以学术人安身立命,化解政治人、社会人的困顿。从大学的发展看,大学是与时俱进的,都是以不同时代的不同需要为满足,以实现其合法和合理性地位的,但这其中都是且必须是以学术为中心贯穿其过程。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前身是学术性行会组织;文艺复兴后,英国式大学形成了学术金本位体系;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注重教学和科研统一而获得学术安身立命的独树一帜;美国的赠地学院等大学因奉行学术必须服务于社会、国家的理念而生存。今天,学术虽然需要不断地与政府利益、经济利益和现实利益相联系,但在以学术为中心的价值观中,“……大学的明智的变化———根据需求、事实和理想所作的变化。但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6]。在大学与现实的关系中,大学应具有自由性、独立性、批判性、包容性、超越性和理想性,以学术人立足于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以学术人的学理和思想关注、思考、讨论、批判、引导社会,以学术能力和成果服务社会,从而把大学建设成为社会公认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学术精神、学术素养、学术成果的中心。因此,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推动大学学术活动的展开,激发大学人的学术潜力、活力和创造力,而后凭借大学学术活力、学术活动成果来推动其履行社会职能,从而最终推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2.以学术组织创新为着眼点,形成群体竞争能力,激活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始终承载着求真、批判、预测和启蒙的责任,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理性文化,而学术组织创新意味着以团体的、制度的力量对外争取和保障学术权利,对内统一行动,互帮互助,促进学术的发展和提高。它超越个人的力量,通过高效的科学制度和有序的组织结构,保障个人学术活动的自由和创新。当前,我国大学所缺乏的是以学术组织及其权力为主导的内部组织结构的调适和制度的安排,因此以学术组织创新为着眼点,形成群体竞争能力、激活学术文化尤为重要。当前学术的发展呈现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的多姿多彩,需要大学学人们“通古今,明中外”,很多情况下仅以个人力量难以胜任重大的研究课题,把个人组织起来进行群体攻关,必然是选择之一。学术组织不仅保证个人的联合,也促进了组织间的联合,在学术带头人统领下的学术共同体,能够以集团心理的“群体竞争”的优势,平衡行政至上、唯官是大的官本位,通过自由交流、自由讨论,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共同引领和守护大学文化。之所以强调学术组织创新的重要性,是因为领导要想在学校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去影响学校成员对组织生活的理解,这比正式的计划、决策和相关的行政活动更有效。[7]现代大学组织以学术权力为主导,是从大学追求学术目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方面来说的,并不是追求学术权力的绝对化。只是没有自由探讨的空间,没有学术民主的气氛,没有批判的精神和宽容的态度,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人的才智之花就不可能绽放。
    3.激励大学教师追求文化资本,彰显大学教师的文化本色
    大学文化必须有意识地进行阐释、守护和捍卫,这需要坚定稳定的承担者。在大学发展历程中,大学教师始终是守护大学文化、保证大学学术基业长青的最重要的力量。学术的关键在于学术人才的培养、锻炼和成长。没有合格的人才队伍,没有献身于学术的人才梯队,学术事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文化资本的积累,学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经院式的学习,需要学术熏陶,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在学术实践中日积月累的磨练,在践行中发现不足和提升水平。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自主创新,对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大学教师回归学术本位,追求文化资本,不断增强自身的学术能力,提高学术素养,体现学术人格魅力。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内,教师只有回归自己的本位、忠诚本位、热爱本位,自觉选择以学术为志业的学术人角色,才能显现大学文化本色。大学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来源于它以知识作为生长发展的本质,来源于它的学术性。韦伯1919年发表的演讲《以学术为业》一文,对20世纪大学教师形象的新表述,在学术理念上对我们颇有启示。在他看来,上两个世纪的乐观、昂扬的基调已经消失,他希望青年学者多注意学术制度的枯燥、单调和严峻的一面,在追求科学和真理过程中,大学教师应当努力追求文化资本而非政治资本、经济资本[8],杜绝庸俗的且不让功利的考虑更多地渗入学术工作,让大学还保留些许“象牙塔”意境,并让人憧憬、崇敬,展示学术人的学术信念与追求、学术立场与态度、学术人格与勇气、学术知识与能力、学术成果与成就。为此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学术人的自主、自由发展,保障大学教师按照学术的逻辑而非政治的、纯经济的逻辑获得应有的资源,大学要有培养“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教师的大度和宽容,彰显大学文化的底蕴和风格。
    参考文献:
    [1]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高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25.
    [2]尼.瓦.贡恰连科.精神文化———进步的源泉和动力[M].戴世吉,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67:226.
    [3]朱九思.大学生命的真谛[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4][6]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4,3.
    [5]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
    [7]罗伯特.波恩鲍姆.学术领导力[M.周作宇,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8]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2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