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文化的视角看大学
王守义

【摘要】:从大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思考和探索“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大学”的问题,是我国大学发展与改革的关键。 从大学文化的角度解读大学,提出大学是哲学的、大学是科学的、大学是文化的以及大学是艺术的。
    【关键词】:大学文化;哲学 ;科学;文化;艺术
    【作者简介】王守义,大同大学校长、教授,山西大同 037004)
    【文章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2010年第2期

大学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系统。 大学的文化属性不仅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大学的历史价值, 而且也使大学具有了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可替代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样式。 从大学文化的视角看大学,可以得出如下几个论断:大学是哲学的、大学是科学的、大学是文化的与大学是艺术的。
    一、大学是哲学的
    大学是哲学的,是说大学是一个传承、创造与传播思想的地方,它始终要张扬或提倡一种形而上的核心思想体系。 这个核心思想体系不仅包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 更包含着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一些普遍性原则与价值观念。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说:“大学,与所有类型的研究机构不同,它原则上(当然实际上不完全)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类、人的形态的历史等等问题应该独立、无条件被提出的地方”。[1]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指出:“假如大学里缺少人际间精神活动的背景,只讲书本,不谈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个贫瘠的大学。 ”[2]如果一个大学“精神贫困”,那么它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 正如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指出的,这样的大学只能培养“没有文化修养的新生的野蛮人”[3]。 这种“新生的野蛮人”虽然要比以前的人更有知识,但又更没有文化修养。 注重大学的形而上的建设,确立和倡导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是大学首先应该追求的。 这是因为:
    第一,是建设高境界、高品位大学的需要。 一个大学,它崇尚什么? 张扬什么? 它的信仰、价值追求,始终是大学顶层的建筑结构,是大学的灵魂。 它对每一位大学人价值观念和精神品格的形成,对学校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育人思想的确立,以及由此引导的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学术规范、规章制度、教学体系等的确立和选择,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是实现大学育人目标的内在要求。 大学是一个“育人”、“成人”的地方,而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人的生活需要支撑生命的东西,需要生存与生活的依据,需要寻找到自身生存与生活的原则、信念和方式。 大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有责任为全体大学人提供一种价值的引导与精神的涵育,为全体教师和学生构建一个精神的家园,从而使他们能够把自我交付给这种价值, 并用这种价值来支持一生的行为和选择,构成自身生活的信念、生存的信念和生存、发展的理由,构成他们自身生活的最高原则与最后支点。
    第三,是大学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大学以传承、传播与创新文化为己任, 不仅有责任为社会输送高境界、 高品位、具有积极的生存与生活方式的人才,而且还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 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的精神风尚,引领社会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第四,是当前我国的大学最为缺乏的。 与国外大学相比,可以说,我们最重视意识形态,但又最缺少从精神层面去建构价值世界。 首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的总结报告说得好:“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 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或学术水平的差距, 我们的差距是如何创建一种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如何把学校各个系统的人员都能调动起来,形成统一意志,积极、认真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与该大学的使命结合起来。 ”[4]
    当然,大学要倡导和确立一种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口号。 它应当体现在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 体现在整个大学学生、 教师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中。 同时,它也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它要靠大学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学生从点滴做起,在生活的展开过程中去感悟、去体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去确认、去选择。
    二、大学是科学的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其实质是求真。 科学具有丰富的内涵: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等。 大学是科学的,既包括大学要运用科学理念、科学方法来传承、传播与创新科学知识,也包括大学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它是大学精神之所在。 大学的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什么? 我国学者一般从属性和意向两个层面来界定科学精神。 从属性的角度讲,认为科学精神是一种知性和理性精神;从意向的角度讲,则认为科学精神是“求实、求是、求真”的精神。 学者们的观点具有启发意义,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批判精神,二是创新精神。
    批判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曾提出要批判地审视我们的生活。 因此,要提倡一种批判精神,它至少可以保证人类社会正常前进的基本动力和能量, 尽管这种批判不是彻底的、全部的。 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等都离不开批判。 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30 多年的改革及其带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也是从对绝对主义的批判开始的。 我国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就是在批判绝对主义的东西。 这 30 年是中华民族发展最快的 30 年, 也是对传统的东西批判得最为剧烈的 30年。 人们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每一个人都在用他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来批判原有的东西。
    大学要探求真理、引领未来,就不能不具有批判精神。 大学既然是独立思想的中心,那么它也是一个批判的中心。 大学的批判性是大学文化具有先进性与超越性的前提。 大学要在对已有优秀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立足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关怀社会而又反思社会,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时代所需要的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的文化风尚,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就不能不具有批判精神。
    批判本身并不是目的,批判是为了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无论其中哪一种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创新。 大学的教育创新与学术创新,不仅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而且有利于进人类知识的更新与文化的发展, 是大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科技与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与使命。 可以说,没有创新文化与创新精神,就没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大学自身的发展。
    三、大学是文化的
    大学是文化的,是说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特殊的意义世界。 这个特殊的意义世界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主要有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是其核心与灵魂。 以“哲学的”、“科学的”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精神文化能够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渗透于学校事务的方方面面,对学校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育人思想的确立,对每一位大学人价值观念和精神品格的形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是凝聚全体大学人共同奋斗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制度文化是其机制与秩序,是大学精神在学校的体制、机制、政策、规章及其运行与落实等方面的表达与具体化;物质文化是其条件与基础,是大学精神在校园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纪念性标志等物质层面的体现;活动文化是其表达与传达, 大学精神不仅要体现在学校的制度与物质文化之中,更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文化节、体育节、音乐、书画、演讲、辩论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文化活动来表达与传达。
    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活动文化的重要性, 是因为:首先,活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传达方式。 大学的精神文化必须落实到大学主体的行为与活动中,通过师生们的活动来展开、表达与传达。 其次,活动文化是一种“活”的文化,最容易为师生所接受。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如能够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增长知识,不断完善人的知识结构;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培养人的健康情感与人格;能够活跃思维,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等。 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体现主体性、能动性,能够不断展现和提高自身的个性、能力、才华和综合素质。 再次,活动文化是一种熏陶性的养成文化。 活动文化渗透在大学的日常生活之中,构成了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系统。 这个系统对学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养成的功能,也恰恰是这一系列展开的有价值的文化活动, 在提升着学生的思想境界、文化品位与生活品味。
    大学文化就是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的有机结合。 它们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共同构成了一种环境与氛围, 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 这种氛围与精神对每一位大学人都具有潜在的、无形的,但却是深远的影响。 在大学中,每一个人都是大学文化的体现者、传承者与创造者,每一个人都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并参与学校文化的创造。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5]文化使人的生活具有了一定的样式和样法,而一个人怎样生活,他就成为怎样的人。 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真正形成对他们一生有决定意义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要靠这种文化。 因此,认真地构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的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与前瞻性的工作。
    四、大学是艺术的
    大学应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这也决定了大学的决策与落实要遵循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美的原则。 大学是艺术的,包含着大学要有艺术教育,但不仅仅如此,更主要的是说应当使艺术成为大学的生活环境, 构成大学这个特殊意义世界的表达方式。2008 年 12 月,哈佛大学出台了一份《特别工作委员会艺术专题报告》,旨在进一步强调艺术在哈佛的崇高地位。 《报告》指出:“如果我们希望校园内充满了创新与想象力,如果我们要在所有学科领域教育并培养创造性的心灵, 如果我们要为 21 世纪做出贡献,那么,哈佛就必须使艺术成为这所大学认知生活的组成部分: 因为, 与科学、 人文一道,艺术——既是体验性的又是实验性的——是无可替代的知识手段。 ”[6]《报告》还指出,从人类体验的某些方面来看,艺术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其他研究领域及其实践所不能企及的, 并认为在我们的时代,或者说在任何时代都一样,艺术是“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核心所在。
    对艺术及艺术教育重要地位的关注, 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与西方的古希腊时期。 我国古代的《尚书.舜典》中提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孔子还十分强调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出一个人人生境界升华的路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强调了艺术的心理净化作用, 主张用音乐来改变人的心理和性格。 亚里斯多德也认为音乐学习可以达到多种目的:教育、净化与精神享受。 与此相适应,中西方的古典教育也都注重艺术的价值。 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艺术与科学才截然分开。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1999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进一步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有的高校已开始重视艺术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总体上,还没有真正确立起艺术的应有地位。
    大学是艺术的, 就是说大学应当给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创造和提供一种有利于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的条件和氛围,使其人生因有了艺术的体验与感悟,能够更为丰富、深刻地向世界展开。
    参考文献
    [1] 杜小真,张 宁.德里达中国讲演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61.
    [2]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 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1
    [3] 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6-57.
    [4] 首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总结报告[EB/OL].见教育部门户网站 http//www.moe.edu.cn.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版,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6] 艺术:必须成为哈佛认知生活的组成部分[N].科学时报,2009-02-17.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2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