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文化  造就创新人才
———在第五次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顾秉林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摘要】:创新文化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创新文化是以创新为主导价值观、促进创新行为的文化体系,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谐性等特征。大学建设创新文化,要大力倡导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文化建设;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顾秉林(1945-),男,吉林德惠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教授,理学博士,从事物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文章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2008年1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科技和人才竞争,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所赋予的新的崇高使命,面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须跨越的历史差距,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通过教育教学创新、科技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才能培养出一大批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取得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艺术成果。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生,都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支持,都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应该看到,是否具有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大学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进一步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要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学校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大力建设创新文化,努力造就创新人才。
    一、充分认识高校建设创新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仿追赶到逐步迈向世界先进行列,在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不仅对优秀人才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而且对社会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当前的大学文化,虽然从文字表述上看大都有求实、创新等词汇,但从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学校风气、体制与校园环境氛围来看,与真正的创新文化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精神理念与价值判断上的重物质轻精神、重共性轻个性;在教育理念上重教育的社会功能,轻教育本体功能,即重视教育为短期的社会政治、经济需求服务,忽视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功能,重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在大学评价体系上重物化指标,轻精神文化因素;加上官本位的思想残余、平均主义、急功近利、因循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思想等等,以及这些观念意识在大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种种反映,像一张无形的网,制约着广大师生员工内在创造性的发挥,阻碍着教育教学、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校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充分滋长。因此应该承认,我国的大学文化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创新文化。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5年在校生近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21%,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同时,在“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力支持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逐渐凸显。以SCI论文为例,我国(含香港)的SCI论文总数从1991年世界第15位跃居到2004年第5位,引用率也上升到第14位,清华等高校发表的论文数已进入世界大学的前50~100名。在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我国教育界和社会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一流大学”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普遍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固然要有一些量化的指标。但要对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做出特殊贡献,更要有崇高的大学精神、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十年来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已经在硬件基础和可比性数量指标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随着我国大学自身改革发展的深入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呼吁大学精神的重塑、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显命题”。可以说,创新文化在大学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组织使命、精神品格和特色,是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魄。
    建设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大学既是知识传播,又是知识创新的殿堂;既是传承人类文明,又是创造人类新的文明的场所。大学要培养的不仅是善于接受已有知识的人类历史文化成果的继承者和现实社会的适应者,而且是善于发现和运用新规律来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未来社会的创造者。要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创新人才,不仅需要传授给他们创新所需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更需要给予学生精神生命主动发展的权利,激发探究未知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所发挥的潜移默化作用。
    建设创新文化,孕育创新思想,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众所周知,世界一流大学几乎都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它们以持续的创新成果,引领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潮流,以此对国家现代化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持续做出突出的贡献。毫无疑问,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创新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是一流大学的活灵魂。我国重点大学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首先要跨越的不仅仅是与世界名校在办学规模、科研成果及论文数量、师资力量、物质条件等方面的显性差距,更重要的是大学文化,特别是观念、机制等方面的隐性差距,从而增强大学的软实力。如果不能尽快改变学校文化中妨碍创新的观念、习惯和机制,彰显激励和促进创新的文化因素,大力建设并不断发展创新文化,创建一流大学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建设创新文化,引领创新潮流,是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大学的殷切期望。近年来,党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为造就一支浩浩荡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大学文化不但是社会文化变化的晴雨表,更是先进文化的风向标,很多新的思想文化潮流都往往发端于大学。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的大学,特别是有影响的重点大学,应该首先着力建设以创新为主导的大学文化,并通过各种渠道把创新精神辐射到社会、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大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各项建设初显成效、改革方向日渐清晰,已经基本完成了调整结构、奠定基础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阶段的任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寻找二次发力点实现“重点突破”。我们认为,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不仅是中国高水平大学实现“重点突破”的一个发力点,也是关系到今后发展甚至国家兴旺的百年大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创新文化的重要性,增强建设创新文化的紧迫感,抓住机遇,集思广益,真抓实干,迎头赶上。
    二、正确把握大学创新文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大学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等作用。先进的大学文化不但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能激发出师生员工的巨大的潜在能量。大学文化虽有激励创新的作用和功能,但并不能说明一所大学的文化必然具有创新文化的本质特征。要判断一所大学的文化是否具有创新文化的本质特征,需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创新文化。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从哲学上讲,创新是能体现人类主体性的高度自觉的行为,是对客观世界有价值的认识、实践和改造。与其相适应的创新文化,是以创新为主导价值观,其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等要素均有利于创新行为的文化。创新目标与创造动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构成创新文化的精神层;支持和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规范、模式等要素组成了它的制度层;而有利于创新的外在客观环境、运行平台和各种硬件设备构成其物质层。创新文化的各层次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缺一不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创新文化的精神层要素是创新思想和行动的先导,制度层是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保证,物质层则是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物质基础。
    创新文化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宏观的文化,也可以指一个社会组织(例如学校、企业、社团、行政部门等单位)的内部微观组织文化。只有当大多数社会组织都建成了创新文化,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的价值判断时,全社会才能形成创新文化,才能完成向创新型社会的转型。
    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创新文化的特征,是大学鉴别、判断、规划和建设创新文化的前提。研究不同组织、各种层次的创新文化,可以发现具有下述共同特征。
    一是开放性。创新文化是开放性的文化,它在广泛的交流、碰撞中汲取一切外来文化中促进创新的积极因素,并内化为自身文化的合理成分。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我国汉唐盛世敞开国门迎八方,都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当年,梅贻琦先生在清华提倡“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的办学思想,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倡导“兼容并包,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促进了学术繁荣和学校发展,体现了大学文化的开放性所具有的生命活力。1978年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焕发了无穷活力和创造热情,走上了富强和复兴之路。深圳特区的兴起,就是面向国内各地区、面向世界各个国家开放的结果。香港科技大学积极吸纳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优秀人才,建校虽不长但发展势头良好。国内很多大学也提出了“开放式”或“国际化”的发展思路,是很有远见的。封闭,缺乏包容性,绝不可能是创新文化。开放性是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是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使大自然充满生机活力;文化的多样性,同样使人类社会充满创新发展的活力。我国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无疑是社会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看到,国外著名大学的文化几乎都保持着显著的多样性特征:一方面,广泛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教师和学生,多民族文化在学校受到尊重并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另一方面,它们往往是综合性大学,不同学科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和耶鲁大学校长施密德特都曾强调:这两所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世人所景仰的知识宝库,是因为每年的新生给学校带来了自己的学识和不同的经验,而毕业生除了一颗富于创新的心,却什么也没有带走。单一文化,缺乏不同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群体风气的冲击与碰撞,是难以形成促进创新的土壤和氛围的。
    三是和谐性。大学文化是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文化系统,要使不同的文化因素成为促进和激励创新的合力,意味着和谐性是创新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创新文化的和谐性,首先表现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把科学文化所倡导的探索真理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超越现状的批判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求新精神等理性因素与人文文化所蕴涵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以及人文关怀等非理性因素统一到创新实践之中,使创新活动具有不竭的动力、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路径。和谐性还表现为与外来文化、社会文化、传统文化的和谐,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引导师生理解不同文明,正确处理跨文化问题,促进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不同流派的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文化的和谐以群体多数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作为基础,否则就会导致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将破坏适宜的创新环境。诚然,创新文化的和谐不是一团和气,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和而不同”,是围绕创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大力倡导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
    根据组织文化理论,在大学建设创新文化,就是要在全体教师和学生中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健全激励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校园物质条件和环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创新文化,首先是要树立与创新相适应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特别是牢固确立以创新为荣的价值观,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为推进教育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促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切实尊重个人、尊重人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要重视人的作用,尤其是重视人的精神力量。创新的火花往往来自某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灵感”,个人的首创精神及行为是创新的动力和温床。我们的大学里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崇尚集体精神是正确的,但重视集体,强调个人成长和发挥作用不能脱离集体的同时,也必须十分关注每一个个体,注重发挥个人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充分尊重每名师生员工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把关心人、激励人、满足人,努力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根本追求。我们要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事实,尊重不同人的个性和特点,尊重自由的探索和首创精神,切实改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不良风气,改变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个性发展、鼓励个人冒尖。我们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大力发扬民主,积极推进校园民主政治建设,淡化职称、级别、资历造成的等级意识,广开言路,鼓励发表和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特别是听取和保护那些脱离主流、有悖传统的观点和意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曾指出:“营造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的最大难题,在于找到能鼓励不同观点发表的途径。”我们要关心师生员工的全面成长,认真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努力构建人尽其才、利益协调,安定团结、紧张有序,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校园。
    二是树立自强不息、人文日新的奋斗意识,弘扬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推陈出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开篇就提出“新民”为大学之道。汤之《盘铭》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对现有理论与实践的超越的精神,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突破已有认识和做法的强烈意识。因此,我们要鼓励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面向未来,增强不断追求卓越,增强创新的内在动力。
    要做到“日日新”必须转变思维定势,倡导批判性思维,鼓励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创新的突破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者实验上的一个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真正的进步。”
    而要不断提出新问题,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不唯他、只唯实”,不迷信权威和前人,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想前人没有想过的问题、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特别是在我们今天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固然要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但绝不能亦步亦趋,更不能照抄照搬,而要从国情和学校实际出发,敢于突破和超越,这样才能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我们要尊重和善待新生事物,不应轻易怀疑武断否定它们,而应热情鼓励和积极支持各种新想法、新尝试、新发现、新发明。三是培育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观念,提倡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与宽容失败的精神。纵观人类历史,每次繁荣盛世的出现和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都是文化开放性、多样化的产物,都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涤荡的结果。17~18世纪,宗教禁锢松懈,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牛顿等科学家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提供了良好环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产生创新的基础条件,也是大学创新文化的重要内涵。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包含着宽容失败的精神,我们要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允许失败、宽容失误,增强包容心、宽容度和承受力,如硅谷流行的那句话“Its OK to fail”(失败是可以的)一样,敢于承担创新的风险和责任,营造不怕失败的宽松氛围。“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必然与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相联系,我们应消除狭隘封闭、自我中心、保守排外的意识,在支持发展个性,尊重个人的主体意识的同时,要克服小团体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鼓励学术合作,弘扬团队精神。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还必须坚持开放式办学的理念,加强与社会、与海内外的交流合作,广泛吸取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不同流派的营养。我们要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学术研究无禁区”,尊重不同学科特点,倡导学术自由,加强学术探讨,活跃学术气氛。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倡导双赢、多赢的竞争观,强化“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鼓励竞争、敢于拼搏,在竞争中提高创新能力,努力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意、善于创新的人才,产生具有创新价值、独领风骚的创新成果。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的制度保证
    有学者指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由一大群世界一流的学者和学生在一起自由传播和探索知识而形成的按一定规则行事的特殊学术生态环境。”其中“规则”就指大学的制度和行为规范。如果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必要的制度保证,大学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就必然流于形式。当前,我们亟需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激发创新意识、保障创新环境、鼓励创新思想和行为的制度体系。
    第一,探索研究型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要建设的一流大学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而发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学术优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创新人才的关键,也是建设创新文化最重要的体制保证。
    清华大学积极探索建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教学研究相结合,高水平科研与高水平教学相促进,教学内容强调与最新科研成果结合,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注意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探索精神。学校注意拓宽和深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提供不同的成才途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因材施教,尽可能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套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学校还积极开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建设精品课、推动名师上讲台、开设各类研讨课、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等举措,努力健全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社团协会、社会工作岗位、体育赛事、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活泼的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和科研素质训练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二,创新学术组织运作模式,促进学科交叉和创新。我国大学按“校、院系、教研组或实验室”传统模式建立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交叉、汇聚式的发展趋势。要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这种金字塔式的组织体制,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比如,设置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将决策的重心适当下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二维矩阵组织模式。又如,对院系、学科、专业的设置及时调整,打破学科划分过细、过窄的条块分割,主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此外,加强与企业、政府部门、其它院校设立联合研究机构,设立面向新兴领域的研究基金、青年教师创新基金,组织松散开放的学术活动等。同时,进行运作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沟通方式的变革,实现组织扁平化、沟通及时化、决策民主化、执行高效化,甚至可能实现全球性的虚拟研究组织和不间断的研发活动,极大地整合研究资源,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第三,改革人事管理体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学要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大师级的优秀人才,建立最具有使命感、对学术最有兴趣、最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要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打破“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终身制,建立“一流、竞争、流动”的动态择优用人机制。在人员聘任这一源头环节,要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公开招聘,扩大选才范围,尽可能减少“近亲繁殖”。各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均严格程序,加强同行评议和民主决策,杜绝个人意志;聘任方式要灵活多样,按照教研、教学、科研系列或短期、长期、终身聘任等分类进行,建立院系在人事管理方面的自我约束机制,增加岗位弹性,促进人员合理流动。
    第四,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人的创造性。如果以创新作为价值标准进行审视,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尊重规律,改变和完善一系列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人人创新、处处创新的局面。科研评价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避免简单化的“一刀切”,对于需要集体攻关的学科,要在强调个人创新的同时重视团队的协同突破,要肯定成果排名相对较后的人员的贡献;而对基础学科,则要采用相对较长的评价期。特别是在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学术论文已经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论文评价要从重数量转为重质量,重视影响因子和论文被引用情况。引进人才要从重视已有成果,转到注重发展潜力。学生评价要淡化分数,改变靠小数点后两位决定量化排序的做法。同时,要严格防止并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环境和学校声誉。总之,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重要目的,就是建立全方位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在奖惩层面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使人人受重视、受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性。
    第五,建立竞争性资源分配机制,引导创新目标和行为。近年来,虽然政府和社会的投入增加,但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相比,大学的各种资源仍很紧张。在开源节流、勤俭办学的同时,我们必须处理好提高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关系,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要围绕学校的战略目标和中心工作,改变“吃大锅饭”和“撒胡椒面”的做法,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针对性的原则,建立保底基础上的竞争性分配机制,以夯实创新的物质基础。首先要对院系规模进行科学规划和预算,按基本需求分配编制、办公场所、设备、经费等资源,再根据“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资源、分类建设”的方针,对涉及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事项,如重点学科建设、重要的教学改革、重要的基础科研和重点基建项目等,给予政策和资源的倾斜。同时,可采取风险研究基金等机制,鼓励校内单位、个人通过竞争性途径获得资源支持,促进自主研究。通过资源分配机制的杠杆调节,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创新目标、引导创新行为、集中创新资源,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并期望取得跨越式的重点突破。
    建设创新文化,是对我国大学文化与时俱进的新发展。我们要在充分继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明等在内的各种先进文化成果和促进创新的文化因素,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战略目标、教风学风等相融合,形成有特色、有风格的创新文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家现代化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实现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文化导引。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1-01.
    [2] 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宏徽.耶鲁大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4] 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5] 眭依凡.创新文化: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魄[J].中国高等教育,2007,(7):7.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2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