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学术前沿  > 正文
★2023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高等教育大事年度盘点”学术沙龙
来源: 作者:贺祖斌 时间:2023-12-26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

——“高等教育大事年度盘点”学术沙龙


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卞志国、郭彩清、林盟初、蓝磊斌、李冬冬、罗圣梅、段文星、

伊丽宇、黄劲宁、陈  康、李  娜、蒲智勇、谢明明、黄玉君、杨佳琪


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编者按】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高等教育十大事件年度盘点”学术沙龙到2023年已经举办了18期,并先后出版了《中国大学这五年(2005-2010)》(2011版)、《中国大学这五年(2011-2015)》(2016版)、《中国大学这五年(2016-2020)》(2021版)等系列论著。同时,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合作评析,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种积累多年的讨论形式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该学术团队汇聚多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继续对“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坚持独立评析。我们期待每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2023年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年。这一年,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满足现代化强国建设对高质量人才的新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改革。回望这一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不少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我们选评出其中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十件大事,汇成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缩影。


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事件回顾: 

        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1]【2023-05-29  来源:新华网】


讨  论:

卞志国: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叠期,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陈  康: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看,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能力不足;二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三是部分束缚高校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有待优化。

蓝磊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的龙头,应主动承担国家使命任务,并发挥支持和引领作用。为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应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勇于走出新的道路,紧密结合变革进程,不断寻求创新。同时,需加快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黄劲宁:在实现教育强国的道路上,要坚守中国的立场,切忌照搬照抄外国经验,应结合我国的历史、国情和实际,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时代形势,凸显服务强国建设的引领性与支撑性。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黄玉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要求我们要坚定自信,不断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和帮助国际教育建设,同时不断吸引国外优质留学人才,为世界教育、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教育力量。


贺祖斌点评: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等相关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指明方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必须加快走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推动人才培养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通过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纵观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政策部署,特别是高校在人才自主培养改革方面的举措,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高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要紧紧围绕服务“国之大者”,将学科专业规划与国家需要相统一。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关键技术领域以及服务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二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供给质量。高校要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鼓励行业企业主动开展行业人才信息反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校企应建立健全人才预测、预警机制,建立人才需求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发布重点行业产业人才需求。三是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转变。高校要倡导跨学科交叉与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另外,高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不仅需要高校制定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需要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体现出重需求、有组织的新特点,这也启示我们,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构建健康的学科专业发展生态,助力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助力和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爱国教育:以法治方式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事件回顾:

10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2023-10-24  来源:新华社】


讨  论:

林盟初: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所面临的内外部矛盾不确定性日益突出,愈发需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凝聚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法》为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法治保障,有助于进一步铸牢爱国主义在全体人民心理场的基础地位,增强全体人民爱国主义行动自觉。

卞志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也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次以法治形式规范爱国主义教育任务和举措,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事业、凝聚民族伟大复兴力量提供法律保障和实施路径。

郭彩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被纳入爱国主义教育范畴,表现出三个基本特性:一是全社会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主体“耦合性”;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的教育内容“系统性”;三是全国各民族成员全面覆盖的教育对象“全民性”。

谢明明:各级各类学校是各年龄段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高校须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重要载体,打造思维创新、情怀深厚、视野宽广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适应性。

陈  康:《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时代意涵,它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具体内容,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领导体制和保障措施,填补了国家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的立法空白,标志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治体系正逐步完善,为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   


贺祖斌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3]爱国主义不仅构筑了中华民族认同感,还凝聚了各民族的归属意识、共识意识和进取意识,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爱国主义文化基因不仅是中华民族长期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旗帜、精神纽带和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

        高等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高校应充分利用我国的优秀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壮美山河客观资源,通过礼仪仪式、文艺作品和宪法宣誓等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探索开展诸如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历史教育、民族共同体教育等在内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多维度铸牢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几年,我们开展“重走西迁路”——红色校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校史,重走抗战时学校的西迁办学之路,追忆学校先辈的光辉事迹,学习抗日烽火中师生为了国家和民族和平解放而不断奋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师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爱校荣校意识。[5]同时,学校开展“重走湘江战役长征路”的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缅怀先烈,了解红军长征的经过、湘江战役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大意义,提振师生爱党爱国情。“重走西迁路”和“重走湘江战役长征路”是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的体现,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在民族危亡时刻前辈师生仍然坚定信仰的崇高精神,加深理解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心,从而更好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树立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意识,不断激发青年学生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此外,学校在“人文实验室”的建设理念下,先后建有“中国共产党简史馆”“中华传统文化名人园”“桂学博物馆”等博物馆、文化景观,通过各类文化场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事件回顾: 

        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6]【2023-09-09  来源:中国教育网】


讨   论:

段文星:教育家精神展示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尚情操和敬业精神,更彰显了其作为社会主义事业一份子所应有的使命和担当。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责任和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弘扬教育家精神并在实践中落地,积极主动应对教育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为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黄玉君: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重教传统,上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到当今时代楷模张桂梅等,无不以自己的方式践行教育家精神。虽然教育家精神因时、因人、因地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以家国情怀、诲人不倦、爱生如子、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仁爱之心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教育家精神基因是一脉相承的。   

李冬冬:高校应把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入大学治理及大学文化之中,完善、优化教师培训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管理体制机制,引导和培育兼具理想信念、道德操守、育人智慧、仁爱之心等品质的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提供良好制度保障,让高校教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

蓝磊斌: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而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高校应把提升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的主要抓手,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政治责任与政治使命,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大先生”。

杨佳琪: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受教育家精神鼓舞与启发,深感责任重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相关论述,切实把乐教爱生、诲人不倦、服务国家需要的精神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努力培养更多国家发展所需的栋梁之材。


贺祖斌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贡献,提出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为核心要义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就弘扬教育家精神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内涵丰富,兼具传统文化气韵和时代意蕴。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包含了以“理想信念、仁爱之心”为代表的教育境界,以“道德情操、弘道追求”为代表的教育情怀和以“躬耕态度、育人智慧”为代表的教育实践素质等三个维度。首先,在教育境界的维度,教师要满怀仁爱之心,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与使命。其次,在教育情怀的维度,教师要始终秉承崇高道德情操,恪守“继往圣之绝学”弘道使命,不断提高德性修养和职业操守。再次,在教育实践素质的维度,教师要具备躬耕态度和育人智慧,始终保持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治学品格与育人品格。高校是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肩负培植教育家精神的历史使命,不仅要把教育家精神贯穿于自身教师队伍建设,还要以教育家精神滋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广西师范大学在建校90周年之际,在发掘悠久办学历史底蕴和人文故事基础上,浓缩、提炼出“弘文励教,至臻至善”的“独秀”精神,并将其融入学校育人文化建设之中,为滋育教师队伍成长和教师教育教学提供精神引领和实践指南。这种探索和尝试,是教育家精神与本校历史、实际相结合并落地生根的生动案例。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高校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在服务教育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事业上自信自强、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学科专业:加快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


事件回顾:

        3月2日,为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改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建设工作,强化升级学科专业建设统筹和管理,优化学科专业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三个方面的改革措施。[7]【2023-03-02  来源:教育部网站】   


讨  论:

李  娜:《方案》是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有力推进。此举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向着更加精准、高效的方向迈进,旨在培养更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通过调整优化,高校将更加注重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罗圣梅:《方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才培养,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使学科专业结构将更加协调,特色将更加彰显,为我国人才自主培养和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蓝磊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高校变革知识生产方式,亟待深入推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还存在一些不利学科交叉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专业发展宏观调控机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规划体系来引导专业发展方向;二是许多专业范围相对狭窄,需要进一步拓宽。三是部分专业设置科学性欠缺,无法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

李冬冬: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主要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以调整,既要遵循学科专业自身的独特性,也要遵循高等教育育人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规律,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面向市场需求、国家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的优势和传统,主动对应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林盟初: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开展有组织培养、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自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跨入普及化阶段后,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步显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面对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应加强统筹专业数量与结构,完善专业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贺祖斌点评: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高校组织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和制度化产物,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性“脚手架”。在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构建高等教育强国中,学科专业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各种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层出不穷。这不断催生出新的需求、产品、业态和模式,也引发了人才培养各方面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高等教育需要以大系统观和全局意识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对学科专业进行前瞻性的调整和优化,以科学回应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今年8月,我在《中国高等教育》撰文《加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 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就突出内涵建设提出了系列观点。[8]首先,依托“四新”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内涵式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紧密围绕现代产业、健康医学、强农兴农、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战略,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培育新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专业,通过推动原有专业升级改造和发展新兴专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实施强院兴校,激活校院两级组织创新活力,强院兴校优化上下联动机制、学科专业调整与社会人才需求联动机制,加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和优化改革的积极性,精准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不同领域办出水平,加快推动高校特色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再次,优化评价体系,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控机制,通过国家调控、省级统筹、高校自律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总体路径,立足国情实际构建分类分层教育评价体系,引导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办学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为了实现学科专业的优化设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和优化时,应加强顶层设计,遵循育人规律和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注重传承自身特色和优势学科的文化,并兼顾好守正与创新关系。遵循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思路,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办学定位、优势特色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扶优和立新为导向,面向需求侧凝练学科专业方向。主动调整学科布局,实现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及全球价值链的有机衔接,形成各类高校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学科专业集群,推动建立中国特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人工智能:以数字化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


事件回顾:

        2月13日,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大会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并发表重要成果,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人工智能教育贡献中国智慧。[9]【2023-02-13  来源:光明日报】


讨   论:

卞志国:数字技术飞跃发展的背景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无疑会掀起一场新的教育革命。面对ChatGPT的冲击,我认为高等教育持以审慎拥抱的姿态。在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加快建立对应的指导原则和使用框架,确保其辅助而非取代人类教师的角色,保证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对新技术的适应,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坚守。

杨佳琪:数字化技术作为教育工具,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个性化学习、远程教育等手段获取并分享知识,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方式和学习环境,推动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因此,深化高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推动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设有影响力的教育线上资源大数据平台,以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陈  康: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可从三个方面来看。从技术驱动层面来看,教育数字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更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从培养体系层面来看,工业化时代建立的高等教育很难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从数字经济层面来看,我国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已转向以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为主,数字经济发展必然带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罗圣梅: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让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者,这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学教师应进一步提升运用数字技术重塑教学的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数字化人才的多样需求,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郭彩清:伴随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等数字技术涌现,高等教育需塑造“包容”“创新”“合作”“可持续”发展理念,构筑多样灵活的学习支持体系。高校应正确认识、高效运用数字化工具,推动跨学科超学科合作交流,深化教师培养体系改革,增强高等教育制度的包容性,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贺祖斌点评:

        随着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日趋成熟,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渐渗透进入教育领域。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打破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校管理等传统教育生态,全方位推动教育知识生产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高校治理体系变革,催生出以个性化、智能化、沉浸式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生态,实现教师高效能教学、学生高效能学习以及教育管理部门高效能治理。因此,以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数字化变革为契机,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这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突破口。

        高校要抓住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把握时代的脉搏,切实用数字化思维思考高等教育的未来,从数字资源、智能工具、数字治理等方面着手,赋能数字教育发展,不断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时代变革,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上有创新、有思考、有改革、有成效。数字资源开发方面,要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选择与整合,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以学寻教”。教学实践方面,结合教师发展和学科专业特点,推动高校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方法和手段,持续提升教师数字教育胜任力。数字教育治理方面,高校要充分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治理,开发智慧教育教学工具、智慧管理平台等智慧管理平台,满足信息化、个性化、一体化的数字化治理需要。   

        然而,在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要预防教育数字化的主要潜在风险。一是学习主体学习能动性丧失的风险。学习主体过分依赖诸如ChatGPT、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学习工具,长期被动接受信息而缺乏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形成思维惰性和创造力缺失,引发人机器化而机器人格化的担忧。二是师生关系异化的风险。数字化平台虽具快速、高效之优势,但也很大程度上弱化线下社会情感互动频率,甚至可能导致教育教学过程沦为程序设计,进而丧失社会情感教育。三是教育管理机械化的风险。数字治理是基于取自于现象的数据而缺乏教育情感、教育价值、道德判断,一味地强调数字治理则可能会丧失教育治理的温度。



产教融合:以职业教育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事件回顾:

        6月14日,为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10]【2023-06-14  来源:教育部网站】


讨  论:

李  娜:《方案》的出台实施,回应了当前创新型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对应用型人才的现实诉求,体现了国家推动构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生进化。    

林盟初: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最大的发展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方面要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和拓展产教融合培训内容,另一方面通过产教融合新模式和打造产教融合新载体,从而统筹推动教育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发展。

李冬冬:产教融合做得好不好,关键是要解决针对产业结构转型期存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两张皮”的问题。因此,深化产教融合需要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才能持续激发教育与产业、行业协同育人动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蒲智勇: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最大问题并非“不融不合”,而是“合而不融”。一方面,可操作的配套政策制度供给存在不足,深度融合引擎乏力;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发展设计存在着治理主体权益保障方面的不足,未来必须从增强政策供给和健全体制机制上着力改进。

谢明明:《方案》从“试点”“政策”“资金”三个方面对产教融合予以支持、积极赋能。一是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进行遴选,并指出应以“试点城市+企业”所形成的“头雁效应”促进产教融合扎实推进;二是对产教融合领域中“土地”“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保障进行明确要求;三是对职业教育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渠道进行重点梳理。


贺祖斌点评: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其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使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机衔接。《方案》的实施对于解决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促进高职院校持续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及实现路径,推进产教融合构建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实践层面来看,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长期困扰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部分校企合作项目停留在协议层面或劳务用工的表层,行业企业未能深入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利益分配错位、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依然存在。《方案》构建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和产业协同育人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国家力求解决当前产教融合不深不实的决心。在《方案》的彻落实上,要认识到通过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功能互补以及利益共赢,以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隐逻辑。因此,“政校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制度的顶层设计者,各部门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各地落实好相关财税政策,加大对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主要通过“试点、政策、资金”三大抓手,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其次,职业院校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实施者,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和合作,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强化高职院校主动服务行业企业的意识,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内容,构建有效的产教融合战略业务单元,形成纵横一体的产教融合组织网络,提高职业院校的组织效能;最后,行业企业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参与者,要更积极地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政府、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通过实现各方资源、要素的有机融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的螺旋上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协同育人: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事件回顾:

        1月17日,教育部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科学教育观念,增强协同育人共识,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2023-01-17  来源:教育部网站】


讨   论:

黄劲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源于教育理念的演变。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模式逐渐难以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全面发展、个性化培养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家庭结构变化、信息技术发展也影响了教育,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蒲智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构建全面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作用在于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共同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与发展机会。这种合作模式促进了教育公平与多样化,通过高校的知识传授、家庭的情感支持和社会的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学术、社会、情感和品德素养,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塑造更具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段文星:建立健全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发力的重要途径。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制度。一是健全领导体制,加强党的领导。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方面工作职责。三是健全工作机构,强化工作落实。  

伊丽宇:高校作为主导者,在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有效的合作机制,高校能够促进这三者之间的协同育人。为此,高校要致力于建立开放式的沟通平台,鼓励家长参与学校部分教育决策和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与社会资源合作,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导向。

黄玉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一种综合性合作模式,涵盖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各界。学校是教育基地,提供知识与技能;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传承价值观念与情感支持;社会则提供多元资源和实践机会。协同育人需要学校促进家校互信与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并了解教育信息。社会应支持学校教学,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共享。


贺祖斌点评: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策略,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的产物。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将教育责任主要置于高校,但新时代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仅学校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多元发展的空间需要和现实诉求。因此,亟需推动构建高等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与行动方案,共同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同培养契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新时期具有新的价值。首先,是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都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因素。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和人格养成,学校提供学科知识和育人指导,社会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的引导,三者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效应,产生教育合力,打破传统教育中分割状态,重构三者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其次,是助推高质量高等教育教育体系的建立。该模式兼顾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呈现出公平性、有序性、有效性特征,促成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开发、共享、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为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奠定基础。再者,是有助于优化构建育人共同体。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建立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会教育为统筹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交互叠加影响,优化协同育人机制,组建育人共同体。   

        为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实现,《意见》要求强化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建立专业化支撑和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三条措施为保障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但协同愿景的实现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协同多元主体的挑战。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主体的异质性特征决定了达成共识会困难重重。二是构建协同机制的挑战。由于不同主体的共识难以达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机制构建也将面临诸多困难。三是监督机制保障的挑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需要健全的监督体制机制保障,而当前缺乏协同育人监督保障机制。为应对以上挑战,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区域试点,搭建灵活、高效的协同育人平台,实现内部资源信息共享,增强协同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健康: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事件回顾:

        4月27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2023-04-27  来源:教育部网站】


讨   论:

罗圣梅:《行动计划》的印发与实施,对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树立自助、求助意识,主动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心理健康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蒲智勇: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它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之间一种平衡关系的体现,不仅能获得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并满足自我实现,同时还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行动的能力。

杨佳琪: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之一。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构建。一是要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部门的心理干预协同机制;二是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三是结合大学生发展需要,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势资源,保障心理健康课程持续有效开设。

黄劲宁:进入新时代,学校应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变革、社会热点新闻、校园舆情事件以及公共安全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着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伊丽宇: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开设多样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聘请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主题讲座,全方位普及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贺祖斌点评: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共同目标。《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50%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另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复杂,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长期性、反复性,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这给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将提升国民心理健康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行动计划》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完善心理预警干预、建强心理人才队伍、支持心理健康科研、优化社会心理服务和营造健康成长环境八个方面展开重点工作,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对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促学生身心健康。   

        我在师范大学工作,深切感受到师范类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肩负着更大使命,承担更大责任。学校的职责不仅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放眼未来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更多更优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第一要重视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构建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第二要支持心理健康教师及辅导员继续攻读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博士学位,拓展专业领域知识,深入心理问题研究,将成果更好地转化到育人实际中;第三要配齐配足心理健康教师,多途径促进其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第四要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经费投入,健全心理健康机构,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创立学校品牌性心理活动、沙龙、讲座、座谈会等;第五要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观,促进学校育人机制的完善,全面提高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教学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事件回顾:

        7月24日,教育部批准并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评出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72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0项,二等奖500项;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8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5项,二等248项,这是首次单独设立研究生类别的成果奖。[13]【2023-7-24  来源:教育部 】


讨  论:

李  娜:教学成果奖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检验和推广,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成效的鼓励和肯定。不仅肯定了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加印证了对教育创新改革的努力,有利于点燃教师深入教学改革的热忱,促成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习的引领者和能力的塑造者,实现本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林盟初: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2022年教学成果奖增设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并评选出284项奖项。显示出对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关切,有助于激励研究生导师注重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促进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罗圣梅: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高级别奖项,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于建设高水平学科、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支撑作用,有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李冬冬:从区域来看,评审结果出现区域不平衡现象,比如:广西的高等教育方面共有2项一等奖(合作)和5项二等奖成果上榜。较2018年有所提升,但与其他区域比较,广西的整体水平仍然较弱。如何凝聚广西高等教育的力量,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前瞻性和区域特色的教学改革是广西高等教育应思考的问题。

郭彩清:通过分析284项研究生类别获奖成果,我得出三个结论:一是获奖单位以中央部属高校居多,而地方高校获奖项目数量相对较少;二是地方高校中“211工程”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获奖比例不断增加;三是申报方式以多人团队合作为主,申报人数在5至10人之间,未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贺祖斌点评:

        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确立于1988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自1989年起每四年召开一次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奖励大会;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以国家法规的形式使其成为教育领域唯一与科技“三项奖”并列的国家级奖励;2013年进一步扩展为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的选评,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也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代表了我国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7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在高等教育(本科和研究生)项目中,共有856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05项、二等奖748项。与上一届相比,本届在奖励设置和获奖项目上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思考:第一,从获奖数量来看,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总数比2018年增加了404项,增幅高达47%,其中特等奖增加了1项,一等奖增加了55项,二等奖增加了348项,彰显了国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第二,从获奖单位来看,获奖项目数排名前十中多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而福建师范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不少普通本科院校也均斩获3项以上,未来应努力提升获奖成果的示范辐射效应。第三,从获奖主题来看,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学科专业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六大主题,从学科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农林、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理工学科。第四,从地区分布来看,西部地区获奖数量较少,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育资源存在区域性差距。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体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关键。首先,加强对薄弱地区的扶助力度,激发其教改动力;其次,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投入,以教学改革专项积极扶持薄弱区域的课程和专业建设改革;最后,在遵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逻辑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教学成果奖评选规则,更加突出高校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和人才培养的区域特色,打破教育教学改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恶性循环怪圈。 



国优计划: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部署


事件回顾:

        7月25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14]【2023-07-25  来源:教育部网站 】


讨   论:

伊丽宇:“国优计划”是继“卓越计划”“强师计划”“优师计划”实施之后扎实推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重大部署,首次开启研究生教育层次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新征程,是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对于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   

谢明明:之所以选取“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首批试点,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实力强大,能提供精深知识和专业训练;其次,学术大师云集、科研资源丰富,能增强学术能力和科研思维;最后,生源质量较高,为培养资优教师奠定良好基础。

卞志国:作为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我关注到“国优计划”是首个第二研究生学位项目,鼓励理工类研究生攻读教师教育课程,完成既定学分和通过答辩可获得双硕士学位,既为中小学输送了一批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科学教师,又为研究生进入中小学任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就业途径、资源和保障。

蓝磊斌:近年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明显进步,但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一方面,高水平师范大学过分追求综合化快速发展,忽视了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不大、培养质量不高。

段文星:“国优计划”为研究生毕业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其一,探索与优质中小学建立“订单”培养合作关系,研究生毕业后可直接到相关中小学任教;其二,通过支持报考博士、安排参加在职研修、国家级培训、国内访问学者等,帮助研究生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其三,直接参加教师资格证面试认定,为毕业后进入优质中小学任教提供充分保障。


贺祖斌点评: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重磅文件,出台了“优师计划”“强师计划”“双名计划”等政策,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师范生培养院校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较大,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为此,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意见》,旨在进一步完善师范人才培养结构和着力提升培养质量。   

        在保持以往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国优计划”体现出三个政策创新点:第一,在培养对象上,首次面向研究生。《意见》首次提出通过推免选拔或面向在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招收“国优计划”研究生,以期遴选出真正乐教适教且有志于教育事业者,有效提升师范生生源质量,拔高基础教育教师学历层次,改善科学教育师资供给质量,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第二,在培养主体上,支持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意见》明确支持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开展试点,试点名单中除了5所部属师范院校外,还包括北京大学等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以理学、工学为强势学科的理工类大学。第三,在培养模式上,开展双研究生学位项目。《意见》首次明确支持非教育类研究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按规定完成学业即可同时获得“双硕士学位”,这是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的一次重大突破,以确保研究生既具备卓越的理工科专业素养,又拥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作为教师教育主体,师范院校虽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但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仍需坚持以师范院校为主体。根据我带领的团队对适龄人口变动的预测,随着近年来出生人口不断减少,未来一段时期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将呈萎缩态势,届时中小学可能出现教师需求数量减少或教师供给过剩。在此形势下,如何在促进“量的供需适配”基础上实现“质的全面提升”是各类高等学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将面临的共同挑战,亟需科学研判、前瞻谋划。  



盘点总结

        “高等教育十大事件年度盘点”学术沙龙延续至今已至18期,浓缩了这十八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底蕴、文化逻辑与演进规律。每年从高等教育众多事件中精选出的每件大事皆具典型性、价值性和影响力,深刻反映出高等教育的时代诉求与变革动向,每件大事的讨论与点评都试图基于高等教育理论,多维透析事件的时代价值与改革路径。

        2023年评选出的十大事件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聚焦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支撑;人工智能教育探索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等赋能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国优计划”提出,高等教育应持续为中小学培养、输送更多优秀基层教师。二是关切高等教育育人铸魂。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首次提出要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践行教育家精神,成为高等教育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首要任务;爱国主义是高等教育的精神内核,相关法律出台首次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三是关注高质量人才培养行动。这一年,高等教育聚焦高质量人才培养改革行动,强调加快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以职业教育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力图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今年还有很多事件值得关注,如“兰州倡议”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支撑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深化新时代高等学校评估改革,以评促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全面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等等。囿于篇幅有限,并未一一收录。   

        对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需予以说明的是,以上对这些事件的评析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评析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大家批评指正。部分评析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但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EB/OL].2023-10-24.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11481.htm.[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77.[4]贺祖斌,卞志国.文化铸魂: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力量[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08):1-6.[5]贺祖斌.重走西迁路 再启新征程[N].光明日报,2021-9-22(06).[6]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人民日报,2023-09-10(001).[7]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EB/OL].2023-03-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304/t20230404_1054230.html.[8]贺祖斌,周坚和.加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 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2023,(Z3):20-23.[9]王鹏,施雨岑,徐壮.在数字变革中创造教育的美好未来——写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召开之际[N].光明日报,2023-2-13(01).[10]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EB/OL].2023-06-08.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306/t20230613_1357506.html.[11]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EB/OL].2023-1-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2301/t20230119_1039746.html.[12]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EB/OL]. 2023-4-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2305/t20230511_1059219.html[13]教育部.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EB/OL].2023-07-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0/202307/t20230724_1070571.html.[14]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2023-07-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2307/t20230726_1070952.html.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