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术前沿  > 正文
高校图书馆设包厢 教育资源应否市场化?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9-28

据媒体报道,吉林省部分高校在图书馆内开设“学习包厢”,学生缴纳一定费用后,可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并有在校教师表示,这样的包厢利用率很高,学生考研率也随之上升。

  面对图书馆设置收费包厢,有人表示赞同,认为私密、安静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专注学习,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而因为占据了共有资源中的独有空间,收费也变得情理之中。但很大一部分人对此则表示不能赞同,认为将教育资源市场化有待讨论。

  图书馆自出现以来就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对于前来阅读、学习之人,图书馆理应具有一视同仁的态度和胸怀。而大学中的图书馆,则与学校教室、寝室一样,属于学校基本教育资源,学生缴过学费后理应享有相同的使用权。在校园共有资源基础上,增添收费项目,确实有重复收费之嫌。此外,“交钱可拥有,不交钱请走开”的管理模式,也让大学里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大打折扣,似有“花钱享特权”的趋势。

  但有社会观点认为,“有需求就有市场”,“花钱买安静的学习空间无可厚非”……可这些貌似说得通的市场理论,是否也可用于大学校园和教育资源呢?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