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学术前沿  > 正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改革科研机制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10-24

  据新华社电 7年2.42万亿元,研发投入占GDP达到1.98%—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的报告时透露了这样一组数字。

  现状

  基础研究存在短板

  2013年度诺贝尔奖近日陆续公布,中国科学家再次榜上无名。而我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励中代表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3年来已有9次空缺。这背后凸显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

  5%,是全国人大一份调研报告中标出的我国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总经费的比重。与此对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姚建年指出,美国该数据高达18.97%。“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创能力,实现可持续创新驱动的根本。”姚建年说,我们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迟万春表示,如果将相当的精力投放到来钱快的项目上,沉下心来搞基础研究的人数比例就会逐年下降。

      

 症结1

  科研经费变相发补助

  “吃喝拉撒睡,都能靠经费。”记者从有关的审计报告中看到,科研经费“扩大用途”“挤占挪用”现象在一些单位司空见惯。

  全国人大代表陈爱林说,我国科研人员工资水平不高,“科技项目承担单位为了提高人员待遇,就利用科研经费变相发补助。”

  “在科学研究上,我们不能怕养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说,“在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上,国家财政要舍得花钱、舍得养人,让潜心科研者的生活可以达到合理水平。”

  症结2

  科研立项模式弊端明显

  “一个玉米项目,涉及科技机构就多达300多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乌日图直言当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多部门都有科技管理职能,纵横交错,重复交叉。

  “学者为‘要经费’争抢课题,项目组为‘花经费’巧立名目,管理者则靠‘批经费’以权谋私……”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元说,目前这种以课题组为中心的科研立项模式弊端明显,亟待进行改革。

  “现在的主要矛盾或许不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体制机制如何让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蔡昉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问题。”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