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学术前沿  > 正文
薪火相传:守护学术的责任与使命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11-5

 为促进上海市青年社科人才的成长,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东方青年学社从2010年起组织开展“上海年度社科新人”评选活动,制定了《“上海社科新人”评选实施办法》,并组成了候选人推荐专家组以及学科专家评审组。本年度“上海社科新人”评选活动于7月中旬启动,经过专家组推荐候选人、专家分学科组评议、评审委员会专家集中评审投票表决,目前评选工作已完成,从34名候选青年学者中产生了以下6位上海年度(2012-2013)“社科新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李冉、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梁剑、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副教授夏洞奇、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永钦、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信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程金华。

  人与学问的关系,如同在海边以勺舀水

  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的刘梁剑专业基础扎实,哲学思维能力敏锐,对中西哲学有相当宽广的视野。他入选年度“社科新人”,在收获殊荣的同时,也受到了巨大的鞭策:世界哲学的抱负,不囿东西的视野,理论创造的冲动,辨名析理、史思互倚的方法,道问学而不废尊德性的修习,所有这些使它活力充沛,生机勃勃。居今之世,当以世界之情怀治中国哲学,而以新名学之术求索智慧之道。程金华201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他感到,生逢一个物质、知识、技术与游戏规则通通“大跃进”的时代,年轻一代的中国社科学者生来注定追求激情澎湃的文字去写作,很难有心境慢下来、停下来,去观察、去品味身边变化着的社会与游戏规则(或者说“制度”)。作为一个以法律实证研究为志业的学习者,他在过去若干年试图认真观察自己身边变化着的人、事与物,努力用数字去记录这段法律变迁的大历史。
  夏洞奇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博士学位,在西方基督教史(尤其是奥古斯丁研究)、欧洲中世纪史两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对于人与学问的关系,他这样比喻道,15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Benozzo Gozzoli的一幅画描绘了著名思想家奥古斯丁与一个正在海边舀水的孩童的对话。学问如同浩瀚渊深的海洋,而人对学问的探索不过是在海边以勺舀水。对于汪洋大海而言,区区凡人所能舀起的水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每个治学者而言,我们手中的每一勺水都是大海的珍贵馈赠。海水不可斗量,所以我们必须懂得谦卑的道理;大洋深不可测,所以我们永远保持好奇的心态;沧海如此浩淼,所以我们得以拥有开阔的视野;海对岸尚有另一个广阔的世界,所以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胸来欣赏它的精彩。

  青年研究者应承担起学术责任

  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博士学位的李冉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素养和功底。他表示,当代马克思主义学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尽快并且有效地提升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在政府行政力与学术影响力的有机统一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这个道理就如同恩格斯所说的,在“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中“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与其他学科不同,马克思主义学科有着更为苛刻的学科要义,一名称职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要在政治立场、学科规范、社会情怀、话语范式之间找到契合点,任何一个方面的短板都可能造成致命的缺陷。
      王永钦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获博士学位。推荐专家描述他为一位冷静、沉着、扎实的青年经济学者。在王永钦看来,这个世界的很多不完美性不是由市场引起的,而是由市场的缺失(即很多市场,包括金融市场都不存在)引起的,所以如何使得市场更加完备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根本之道;只有在不能通过市场的完备化来解决的问题上,才需要考虑替代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中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市场体系还高度不完备;我们已经远离“此岸”,但“彼岸”尚远。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可以用来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大时代的问题,同时也为很多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思路。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大转型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信强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作为一名国际关系领域的学者,信强认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大国权力博弈的波谲云诡,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国际政治学科本身的特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博学审问,努力通过学术思辨展开相应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探索,同时也要经世致用,积极培养和保持敏锐的政策意识,为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诸多外交挑战和难题建言献策,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心力。这不仅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学术责任,也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

  着力挖掘未来上海学界的中坚

  上海社科新人(2012-2013)评选活动,共有35位专家进行了推荐,有34名青年学者被推荐为候选人。候选人推荐专家组和学科专家评审组各7个,均由相关学科的资深专家组成,具体为:马克思主义组、哲学组、历史学组、经济学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组、法学组、社会学组。
  社科新人推荐和评选程序为:首先由推荐专家组推荐候选人,每位专家独立推荐1-2名候选人,候选人必须是40周岁以下,在上海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科研方面取得国内同行公认的突出的创新性成绩,在学界和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的青年学者。推荐工作完成后,由学科专家评审组根据推荐专家意见以及候选人近年取得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进行评审,最终由东方青年学社在本市相关媒体发布评审结果。自2010年起,东方青年学社已连续举办三届“上海社科新人”评选活动,共评选出28位社科新人,通过举办系列演讲、重大理论问题系列研讨等学术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社科新人在学界乃至社会上的影响,为新人的脱颖而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