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名师• 团队>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极简文人”李小凡:平凡之中的人格坚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5-7-25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 魏梦佳 张漫子)没有惊人的成就、耀眼的头衔,也没有吸引眼球的故事引粉丝追捧。22日,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内,数十位师生自发前来,流泪追忆一位普通的汉语方言学教师——李小凡。 

  沉默从容、淳朴耿直、温暖无私……在他因病逝世后的一周内,人们试图用各种词汇去解读他,却发现依旧不能走进他极简纯粹的不凡世界。数十年来,李小凡做的事情和他的名字一样,平凡、琐细,但其坚守一生的“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信条却让他注定“不凡”。 

  破四方之言,究汉语之变 

  在中文系人才辈出、星光熠熠的教师队伍中,李小凡并不起眼。 

  和他说话,总感觉他的回答比别人慢半拍,话语简洁到不会多说一个字。从1979年进入北大,之后毕业留校,从助教到教授。多年来,他一直是北大方言学科的带头人。低调的个性,偏冷的汉语方言专业,让他不管做了多少努力,都注定不会声名显赫。 

  然而,国内汉语方言学领域,他却是数一数二的大家,在汉语方言语法、语音、层次等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小凡并不是那种天才型选手,他是靠硬功夫一步一个脚印,沉浸在学问里头,一直走到了今天。”北大中文系副主任、李小凡的同学郭锐说。 

  在学生们眼中,生于苏州的李小凡是“儒雅君子”。爱穿白衬衫,扣子总系到最上面一颗,从不轻易发火和批评人。上课语速慢却逻辑性强,课件详尽扎实,指导论文时总能“一语中的”。修改论文极为细致,圈划处都贴上便笺纸,工整的蝇头小字提出修改建议,标点符号和错别字都会一一纠正。 

  研究方言首先要做田野调查,否则难做到“破四方之言,究汉语之变”。北大的方言调查课每年都需带学生到各地乡下去做方言调查。从不到29岁的青年助教到两鬓斑白的博士导师,30多年间,李小凡几乎年年坚持带队长途远行,与学生在乡下同吃同住工作一个月。因经费有限,常常宿于当地学校的学生宿舍,睡在铺草席的光床板上,条件艰苦。 

  李小凡的学生、北大中文系教师陈宝贤记得,2011年暑假,老师带着她和其他20多名学生赴广东潮州做方言调查,由于暴雨,改签的车次已无座位,57岁、身为博导的李小凡便与学生们一起挤在逼仄的车厢过道中,颠簸20多个小时,后又转坐大巴抵达附近县城。 

  “我看到头发花白的老师在过道上坐在立着的行李箱上很辛苦,心里特别心疼。”陈宝贤说,“但老师认为,方言调查不仅是培养语言学研究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培养吃苦精神的机会,他自己就做了个好榜样。” 

  掌一系之舵,执文人之言 

  长期以来,在高校中,有一大批“双肩挑”的干部。他们既要从事行政管理,还要完成与其他教师等量的教学任务,工作琐碎量大但鲜有人关注。李小凡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从1983年到2005年,李小凡连续22年“双肩挑”,先后主持中文系团委、学生工作组、党委工作,担任系党委副书记、书记整整18年。面对上世纪90年代经济大潮对人文学科的冲击、高校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北大中文系的主要领导,要在时代大潮中把好发展舵盘实为不易。 

  北大中文系原党委书记蒋朗朗回忆说,在那个特殊年代,李小凡能带领全系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世风,努力化解转型中的各种矛盾,使中文系能坚持“守正创新”的传统,专心于学科建设,“整体发展方向没有走偏,人才质量和发展水平也能经得起考验,这是很不容易的。” 

  敬业、民主、有原则、淡薄名利,是同事们对李小凡的评价。他们记得,那些年,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李小凡在办公室处理各类事务,每天超过一半的时间都用于行政管理、学生工作等方面,此外还要兼顾教学科研。 

  “他从来不会一个人在那洋洋万言,非常民主,总是就一个问题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再谈他的看法,为人真诚,态度随和。话虽不多,但一说出来必定经过深思熟虑。”蒋朗朗回忆。 

  北大中文系主任陈跃红坦言,作为院系管理者,常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既要贯彻学校各项方针政策,但又须设法维护院系优秀的学术传统。“小凡20多年坚持下来已属奇迹,更可贵的是,我从未听到他有一丝悔意和抱怨。” 

  临难之泰然 出尘于不凡 

  中文系博士生唐浩清晰地记得,2012年的暑假,李小凡带着他们在广东湛江做方言调查,突然有一天胃部疼痛不已,被送去医院后发现是胃穿孔——那是他最后一次带学生们外出做调查。 

  回京后,李小凡病情加重,不得不实施胃切除手术,术后他又重返课堂。2014年4月,病情继续恶化,终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与病魔抗争的两年间,他一直坚持上课,指导研究生博士生的论文和答辩,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我们都劝他不要上课了,年轻教师多上些课可以顶过去的,但他不愿意给其他老师增加负担,一直到今年这个学期他还坚持上课,非常辛苦。”同一教研室的教师项梦冰说。 

  5月20日,当陈宝贤在学校看到消瘦虚弱、腹水已很严重的李小凡,差点没认出这位与她相处十几年的恩师。“他说化疗效果不明显准备再找中医看,我急得不行,让他赶紧去治,他却执意要等到博士生答辩和资格考试结束后才回去。” 

  一周后,李小凡出现在博士生答辩现场,全程坚持了4个小时,当天回去就胸闷气憋,住院抽了大量胸水和腹水。6月12日,他又坚持参加了硕士生答辩。“那天他是我的答辩主席,一大早就来到学校准备,说话吃力、脸色苍白,答辩结束后他还拿出了珍藏的红酒为大家庆祝。”学生倪志佳说。 

  病中,让同事和学生们最为感佩的是他对死亡的淡然超脱。他的脸上总是从容和平静,没有丝毫畏惧和焦灼,对于病情又总是“报喜不报忧”,生怕别人担心,也怕麻烦别人。同事劝他放下工作休息,他总说,“自己的事,能做还是自己做比较好。” 

  “以小凡的身份,提任何要求学校都会尽力满足,但他从未开口。甚至问他需不需要换个大点的病房,他都说不用,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提任何要求,真正的无欲无求,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陈跃红感叹说。 

  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李小凡抽着腹水,在时昏时醒间,仍用平板电脑编订论文集,整理专著,向本专业教师叮嘱方言学发展规划,安排学生的接替导师,并签下眼角膜捐赠同意书。平实无华,坚韧始终。 

  7月9日,61岁的李小凡永远离开了他牵挂的事业和学生。弥留之际,他安然低语,“没有遗憾”。遵其遗愿,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遗体树葬或海葬,“不占有国家一寸土地”。告别仪式上,没有遗像,不奏哀乐,他生前喜爱的苏州评弹、《爱的奉献》等乐曲萦绕不绝。一如他恬静从容的人生。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