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教材• 方法>重要动向 > 正文
揭开新时代教材改革的新篇章
来源:教育部 作者: 时间:2020-1-10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公布了《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对新时代教材建设蓝图的描绘。教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载体,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意志,遵循了教育规律,服务于学生学习和成长需要。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材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立即成立了出版总署和教材编写委员会,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为中小学编写教材。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领域百废待兴。邓小平首先决定恢复高等学校的统一考试,同时指示要编写好中小学现代化教材。在他的指示下,1978年全国抽调了200名专家和一线教师集中到北京编写教材。为了借鉴国外的先进教材,在当时外汇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邓小平批准拨款10万美元,引进了欧美国家和日本的教材。经过两年努力,编写出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批现代教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恢复、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几经改革,教材也几经修改。特别是本世纪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编写了新的义务教育教材,高中修订的教材已开始使用。正如《规划》中所说的:“教材体系初步建立,教材门类较为齐全,种类丰富多样,基本适应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大中小学的教材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当前,在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日益强烈。国际上,风云变幻莫测,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十分复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同时,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这一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人才的教育内容也需要随之变化。加强教材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的使命。

    《规划》明确了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教材建设的重点任务。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应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贯彻落实《规划》,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论述,领会他的精神实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必须培养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中小学教材都要贯彻这个核心精神。

    第二,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材要体现国家意志、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整个教材之中。各级教育部门要敬畏教材、认真对待教材。教材不仅体现国家意志,而且是课程教材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钻研的成果。各校都要开足开齐所有课程,钻研教材教法,搞好课堂教学,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的倾向。

    第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编写教材要在政府指导下,课程教材专家与一线教师相结合,体现教材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除了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全国统编外,其他各科教材需要因地制宜,编写一些适合各地使用的教材,但又不失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也需根据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讲授方式,分类指导,使教师易于把握,学生容易学习、容易接受。

    第四,高等学校的教材要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高等学校的教材理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应加强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阅读和研究,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第五,落实《规划》,关键在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否则教材编得再好,他们不能领会,不会使用。因此,还需要为教师编写一些辅助性材料,但不同于过去为应试而编的所谓教辅教材,而是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支撑。同时加强培训,让教师懂得教材,把握教材,会使用教材。

    第六,加强数字化教材的编写,促进教学的信息化,改进人才培养方式。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顾明远)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