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教材• 方法>重要动向 > 正文
高校刮起教材"复印风" 学生为啥都不愿买正版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4-8

专家指出,一方面应挤出图书虚高价格的水分,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

  日前,记者走访北京一些高校的复印店时发现,复印教材在一些复印店里已经成为热门赚钱生意,比正版教材便宜几倍的“山寨版”教材让正版教材很“受伤”。

  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校园内的商贸二店复印店,记者看到,一张桌子上平铺了近20本已复印好的教科书,这些书用铜版纸装帧得比较整洁,每一本书都夹着一张纸条,纸条露出的部分标上15元、27元等价格。“你看这本《航空发动机原理》,原价78元,这本复印的才27元,复印的既不影响使用还省了很多钱,” 该校航推专业研一学生小郭告诉记者,现在学校不强制购买正版教材,他们很多同学就买复印版的,主要是因为复印的教材经济实惠,“能应付上课和考试就够了,又不是拿来收藏”。

  “你要50套的话,可以便宜点,4分钱一页,装订费每本2元。”在该校的“小闵复印店”,店主听说记者想大量复印一批教材,一再追问记者,“教材带来了吗?”

  “学生们都愿意买,我们就只管印喽。”采访中,当问到这种大批量的教材复印会不会涉嫌侵权时,几个复印店的负责人一脸愕然。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高校内的复印店在显要位置标示:复印教材。一些复印店甚至将教材扫描后留存,明码标价贴在店内,供学生参考。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他们告诉记者,使用“山寨教材”在学生中很普遍,他们也都知道“这确实有点侵权”。

  在调查过程中,也有不少学生反映,现在很多大学要求学生必须修够一定学分的选修课,而部分学校的选修课课时量呈增加趋势,“每一门课买正版教材的话,以学生的能力是买不起的,而且有些书也不好买到,既然学校不强制购买正版,那复印版就是最省钱省心的了。”

  福建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陈永江告诉记者,“现在一些教科书在质量上参差不齐,乱定价,重复出书,谁都不愿意为内容空洞的‘学术垃圾’多掏腰包”。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指出,早前复印成本高,复印的花费有时超过原版价格,随着复印技术提高,现在复印版比原版要便宜几倍,“不过这也反映了一些图书确实存在价格虚高的情况,中间环节经手的多了,离合理利润就远了,应该挤出价格中的水分”。李顺德认为,由于执法成本的问题,对于这些现象没法逐一查处,只能“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从娃娃抓起’,当整个社会普遍形成了这种意识后,这类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