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名师• 团队>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70后”的科研之星———记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尹佟明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11-23

20101016,原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来校考察。在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见到了森林资源和环境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尹佟明教授。当老部长得知1970年出生的尹佟明当选为2008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时,点头含笑,热情地称赞他是“70后”的科研之星。

翻开尹佟明教授近些年来的业绩档案,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

他开展杨树比较基因组研究,建立了杨树属树种的大遗传系统研究平台,并对雌雄异株植物是由雌雄同株植物进化而来的猜想提供了基因组学的有力证据,研究以封面论文发表在基因组研究领域国际顶尖杂志Genome Research2008)上(第一作者)。

他领导开发了将杨树测序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应用于不同杨树种的遗传研究中的工具和资源(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2007,通讯作者;New Phytologist 2008,第一作者)。

他建立林木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重要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并发表了首例林木局部区域精细连锁不平衡分析研究,为林木重要性状的基因克隆和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Theo Appl Genet 2004,第一作者;New Phytologist 2004,第一作者)。

他近五年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累积影响因子110.997),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7篇(累积影响因子29.077)。论文SCI他引近300多次。

……

事业的成功带来一串闪光的荣誉:

他获得瑞典国际基金会青年科学奖(Jubilee Award);2007年获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杰出科技成果奖;2008年被评为有杰出贡献的研究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当选为2008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设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是教育部与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内容之一。该项目每年聘任10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由获准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的高等学校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学术造诣深,发展潜力大,具有领导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中青年杰出人才。经学校遴选,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尹佟明当选长江学者特约教授。他是     我校第一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八个字的份量是沉甸甸的。它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这里,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印,去探寻尹佟明的成功之路和他的科研情结。

1988年,尹佟明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然而,他高兴一阵子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迷茫,有些无所适从。

就在尹佟明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时,一次难忘的经历在他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由此确定了他人生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988年深秋的一个周末,尹佟明和女友李淑娴来到学校的树木园摘山核桃。他俩喜欢这个原生态的幽静之地,常到这里讨论人生的未来。带着寒意的秋风掠过树林,一片片金黄色的树叶飘然落下,深秋时节的树木园景色别有韵味。在树木园,尹佟明看到了一片当时育种教研组的实验林。那些树干直挺、生长迅速的优良树木使尹佟明不禁怦然心动,研究林木遗传的兴趣油然而生。他十分感慨地对李淑娴说:“人的一生如果能培育出一些优良品种,就可以使生命像树一样一直延续下去。这个很有意义的呀!”看着满脸兴奋的尹佟明,李淑娴觉得他仿佛变了一个人。

对林木良种的直观感受,使尹佟明领悟到一种可以延续生命的方式,也深刻体味到人生的价值。他心中有了目标,学习更加刻苦努力。

本科四年,尹佟明的专业成绩在林木系一直是最好的。1992年,他被学校推荐免试读研究生,攻读林木遗传育种专业。

从国内到国外,他的研究取得多项突破

也许有人认为,实验室的工作默默无闻,单调又枯燥。

在尹佟明眼里,实验室的工作充满了探索的乐趣。那些数据,是智慧的结晶,是打开林木遗传育种专业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

尹佟明读博时,国内对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在研究这个课题的日子里,尹佟明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经常忙到深夜十二点,有时到凌晨一、二点才休息。有一段时间实在太忙,尹佟明干脆住在实验室,一个通宵接着一个通宵,实在太困了眯一会儿接着工作。由于长期辛劳,尹佟明明显的消瘦了。妻子心疼他,常常早上6点左右就把早饭送到实验室,亲眼看着丈夫一口一口吃下去。

谈及往事,尹佟明深有感触地说,搞研究要有持久的热情,而且要能够吃苦。现在,许多年轻人搞研究,急功近利,不愿吃苦,想走捷径,这是不行的。一个领域你要真正了解它,一定要坚持下来。坚持做五年,朝一个方向去做,差异就看出来了。认真扎实地做一辈子,一定能做出东西来。

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尹佟明对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到2000年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他对国内该专业学术研究的状况比较清楚,由于缺少交流,对国际上的研究动向了解很少,这种状况影响了研究工作向深度进展和提高研究水平。

当时,国内对林木基因组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尹佟明想起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训,萌生了出国到世界一流实验室工作的念头,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研究水平。

20008月,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尹佟明,到瑞典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后,在一家国际上颇有知名度的实验室工作。

2002年,美国启动杨木基因组计划,尹佟明来到美国,在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该实验室工作条件优越,有着很强的研究实力。这一切充分释放了尹佟明从事研究工作的潜能,并很快在这里崭露头角,赢得实验室领导的高度信任。

有付出,就有回报。成功总是垂青那些在科研事业中不畏艰难,执着前行的追求者。十多年来,从国内到国外,尹佟明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尹佟明是国内较早开始从事林木分子遗传研究人员之一。他构建了林木超高密度遗传图。承担了杨树基因组测序骨架沿染色体的组装,为揭示杨树科植物基因组的来源的进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为被子植物基因组的多倍体起源提供了实验依据。当时,国内搞林木研究的人很少,基本上无经验借鉴,要从头组建实验体系,构建实验平台,难度较大。尹佟明做这项研究,从1994年至1997年,花了整整三年时间,

在种类众多的植物中,只有大约4%的植物是雌雄异株的。尹佟明在研究中发现了杨树基因组的原始性染色体,提出了雌雄同株向雌雄异株植物进化的遗传机制和相关的直接研究证据。通过比较基因组研究,揭示了杨树科植物保持了最后一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所形成的基因组基本结构。这个研究项目从2002年开始,到2004年做完,连头带尾又是一个三年。

生物质能源是当今一个世界性的重要研究课题,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获得了1.25亿美元的资助用于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尹佟明是一个子专题的负责人,在研究中,他发现了木质素遗传控制的基因位点在地上和地下的部分的差异表达,为培育地上部分适于能源转化,地下部分适于碳固定的新品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国SCIENCE DAILYBIOMASS杂志,及英国的Lexer Christian在她的综述文章中对尹佟明的研究工作都有报道和叙述。

在研究过程中,尹佟明和美国能源部林木基因组计划的总协调人Gerald A.Tuskan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今年6月,尹佟明回国后,Gerald A.Tuskan给他写了封充满感情的信。信中说:“I want you to know how much I truly and deeply appreciate all that you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poplar program here at ORNL, we would not be as far along without your hard work and insights, and for that I will always be appreciative!!!”。

如今,尹佟明成为人们敬羡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然而,他对老师当年对他的教育和帮助,依然铭记在心。

在那些授业解惑的老师中,尹佟明最敬重和感激的是王明庥院士。在研究工作的关键时刻,是这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引领他走出困境。

尹佟明忘不了,在他刚开始接触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时,由于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基础较差,加上工作条件也不太好,研究工作很长时间没有取得进展。尹佟明不由得急了。他很苦恼,一度非常灰心,觉得做研究太累了。尤其看到别人过着悠闲的日子,思想有些动摇。

王院士密切关注尹佟明情绪的变化,热情地帮他在精神上减压。曾有半年时间,王院士很少和尹佟明谈工作,却经常拉着他去打乒乓球。在信念的支撑和导师的影响下,尹佟明终于挺过困难时期,坚持下来了。事后,尹佟明终于明白导师的良苦用心:在困难和压力面前,精神上的放松是非常重要的。

说起王院士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影响,尹佟明沉浸在温馨的回忆之中。尹佟明说,在王院士的众多学生中,他是和王院士接触最多的一个。在学术研究上,王院士对尹佟明的要求一直特别严格,这种严格为他日后进行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院士对尹佟明学术研究的深刻影响体现在两点:一是科学研究方面,即对事业的热忱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一旦认准了方向,就用毕生的精力和时间来投入和热爱。尹佟明在国外期间,年近八旬的王院士在病中还一直思考学术研究,并记录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EMAIL和尹佟明交流。王院士对学术研究的方向了解得很清楚,把握得很准确。这些交流对尹佟明有着非常深刻的触动,成为他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二是在人格修养方面。王院士的勤俭节约和自律给尹佟明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工作上,连一张纸都不浪费;在个人生活上,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他不仅严于律己,还经常在谈心时对尹佟明进行这样的教育。然而工作上的事,只要是尹冬明科研需要的,他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他把分子育种定为新的研究方向

2000年,尹佟明带着理想跨出国门。如今,他迅速地成长起来,有了成熟的学术思想。

经过10年的奋斗,尹佟明收获了成功。研究成果、职位、荣誉、高薪、舒适的生活条件……他都有了。可是,他一直思考着选择机会回国,为自己的祖国做事。

  今年6月的一天,尹佟明登上飞往上海的航班。

回校不久,根据王院士的提议,尹佟明在学院的学术研究讨论会上,向学科教研组的老师们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林木遗传育种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动态。令尹佟明感动的是,有病在身的王院士,平时坐一个小时都感到很累,而这天,他在台下当听众,竟然坐了整整三个小时。

  尹佟明主动提出,当任森环院09级强化班的班主任。他认为,不接触学生不能当老师。在班会上,尹佟明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治学体会:一是要有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二是要有坚持精神,持之以恒;三是要吃苦耐劳,甘心付出。他勉励学生们要有长远规划,明确自己的目标,长期坚持下去。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和不可替代能源衰竭,森林作为具有自养功能的绿色植物是地球碳固定的主要贡献者。提高森林生产力对减少温室气体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利用改良的林木可以极大提高林木的生产力。因此加速林木育种过程,提高森林生产力成为当前世界性的重要研究课题。分子育种是突破林木改良瓶颈的最有希望的关键技术。尹佟明把分子育种确定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努力在这方面尽快取得突破。

我们祝愿并期待这位“70后”的科研之星不负众望,在林木遗传育种学术领域里的研究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功!(袁路沿)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