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名师• 团队>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俞祖华】搭建五个平台,注重四个衔接,推进国家级教学团队与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
来源:《鲁东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作者: 时间:2012-11-24

       我校历史专业在“十五”、“十一五”前期实现了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全满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于2004、2005、2006年获批省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于2007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专业负责人于2007年获批省级教学名师;历史学专业于2008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通史教材于2008年、2009年出版;1项本科类教学成果于2009年获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我们发起了向“国字”号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冲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历史学专业于2009年9月获批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于2010年7月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此后,我们理清思路,务求实效,坚持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与教育教学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扎实推进国家级教学团队与国家级特色专业两项“国字”号教学项目建设。  


                      

                                                      ( 一)

     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发展在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同时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又推动着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它也成了新时期教育教学理念创新的主题与核心。在教育教学领域贯彻“以人为本”,既是针对学生,也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正是从这一角度,不久前出任第18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陈吉宁强调要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他在第一次身为校长的发言里谈到了对大学的理解:“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因此,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在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3]基于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四条办学理念: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体现于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体现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贯穿、体现于教学的建设、改革与管理,要求做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与着眼点,以出人才、出名师、出高素质学生为目标;体现学生为本,不断优化提升人才培养的平台与结构,不断充实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实训环节,不断培育“厚德乐学”、善于思考、勤于学习、敢于创新、乐于实践的学风;体现学者为先,重视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进与培养,重视高水平教学团队与创新团队的组织与建设,重视充分发挥学者、教授在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重视弘扬以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善于创新、张扬个性、敢于担当等为重要内涵的学术精神;等。

      依据学者为先的理念,我们坚持团队建设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龙头。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与我校历史学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近年来我们立足于搭建“五个平台”,旨在打造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优、育人意识强,活跃于学术界并在社会上尤其是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有广泛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学者队伍。我们的教师团队从教学的角度讲是一支水高平的教学团队,从科研的角度讲是一支能力强的创新团队,从德育的角度讲是一支素质优的史学公共教育团队、文化素质教育团队,从服务地方的角度讲是一支影响大的服务团队,从对外交流的角度是一支活动频的学术团队。以团队作为学者队伍建设的载体,以学者带动学生,以学者学术精神示范学生学风,以学术水平拉动教学水平,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关键与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再展开做些说明:

   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建设好已获批的中国近现代史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以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为基础组建,主要负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基础课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国民主党派史》、《晚清政治史》、《北洋军阀史》等选修课的教学任务,于2007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于2010年获批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团队现共有11名成员,另聘请兼职教授1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1人为兼职),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学术骨干2人,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有博士学位人员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人,在岗人员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团队建设之初,提出外部支持环境建设与内部结构建设并重。从外部来说,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团队建设的外部支持环境,着力做好:(1)争取学校政策支持。学校出台了相关文件,在人员梯队、经费、场所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团队要自觉接受学校教务部门的督察、管理。(2)学院的协助。学院把教学团队的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建立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3)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并争取其在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等方面的支持。团队内部结构建设包括教学团队负责人建设,团队队伍建设,形成沟通与合作机制,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等。

   2010年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以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如:《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探讨》获批为省级教改项目,获3万元经费支持。在以往发表的《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等文的基础上,又撰写《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团队问题研究综述》等文,继续围绕教学团队建设等问题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在教学团队负责人与教学队伍建设方面,团队负责人在2008年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后、近又有望获批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赵慧峰教授于2011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近两年还新进了2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我们队团队精神的理解、培育与践行也有了提升,我们理解,团队精神的内涵应为:(1)对团队建设目标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每个成员理解、赞成与支持团队建设目标。(2)对实现团队的责任感。每个团队成员都要有为实现共同目标承担责任的责任意识,都要有自己应当为实现建设目标贡献的贡献意识。(3)团队成员体认自己是团队的一员的强烈归属感。团队成员都能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对团队表现出一种忠诚,对团队的业绩表现出一种荣誉感,对团队的成功表现出一种骄傲,对团队的困境表现出一种忧虑,从而使团队充满凝聚力。(4)为实现“1+1>2”的教师整体素质与人才培养最优绩效认识到个人与其他成员合作的必要性、愿意合作并善于合作的合作意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怀,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利益和成就共享,困难与责任共担。

      2.坚持以科研为重点,重视创新团队建设,建设好2011年获批的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

  如果说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教学基层组织的一种创新,那么,创新团队就是高校科研基层组织的新型模式,都是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探索。2008年,“中国近现代思潮与中华民族研究创新团队”获批为校级A类创新团队,同时“世界宗教史研究”获批为校级B类创新团队。在“中国近现代思潮与中华民族研究校级创新团队”的基础上,经过建设到2011年获批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

      该基地主要研究方向为:.(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以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研究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以后如何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传统文化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目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共产党章程》研究”等项目的研究。(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现代思想。民族精神方面,目前正从事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之子课题“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升华”等课题;现代思潮方面,目前正从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离合之间——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族主义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等项目的研究。(3)胶东地域文化与齐鲁文化、东北亚文化。以胶东地域文化及该区域文化与齐鲁文化、东北亚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区域文化资源的调研与挖掘,并进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开发研究。

      3.挖掘中华历史文化的德育资源,设立“山东省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研究基地”,在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中发挥积极作用。

      民族精神是引导民族前进的精粹思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课题,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提出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强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李文海先生指出,“隨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各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就日趋激烈”,“把民族精神看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对综合国力认识的一个意义重大的深化和飞跃”。他提出应该把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内容”[4]。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历史学具有很大的优势,正如郑师渠先生所说,“离开了历史教育,所谓民族精神的培育云云,因缺少历史文化认同这一基本承接面,将成为空话”[5]

       我们多年来一直重视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即民族精神作为大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上个世纪90年代,出版了《大学礼仪概论》(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大学道德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国公民道德礼仪读本》(泰山出版社2000年)等,尤其是《中华民族精神论》(泰山出版社1998年)于2000年获得了中国图书奖。从90年代起,我校一直开设了《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的全校选修课,该课同时作为历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2005年,《以培育民族精神与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历史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获批为校级教改课程。在设立省高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研究基地后,我们将与“省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统筹考虑,在“实现中国当代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目标”中发挥应有作用。

      4.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争取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发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科发展、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求。

       胡锦涛在清华校庆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等[6]。对于一个具体的专业、具体的学科来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尽管要考虑到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区别等因素。

      我校于2004年7月成立了胶东文化研究中心,后又于2011年初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胶东文化研究院,致力于挖掘整理、研究传承胶东历史文化。承担过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史·城市化·现代化”、“胶东地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项目的研究。2005年在文登主办了“齐鲁文化与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在栖霞主办了“丘处机与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在牟平主办了“齐鲁文化与昆嵛山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与联合国泛丝绸之路·系列活动组委会等单位联合在蓬莱主办了“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昆嵛山与全真道》、《丘处机与全真道》、《问道昆嵛山》等三部会议论文集。2005年出版了“胶东文化研究丛书”9本,如《胶东文化概要》、《胶东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文化名人与胶东》等。2007年出版了《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等著作。2010年,刘凤鸣研究员的《山东半岛与古代中韩关系研究》,王树春教授的《明末清初胶东文化拾遗》等相继出版。今后要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战略密切结合,努力挖掘、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丰富的陆域文化资源,目前正从事省重点文化工程项目《胶东通史》、省政协组织的《山东区域文化通志·烟台卷》等项目的研究。

         5.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以挂靠我校的国家级学会——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和省历史学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专业委员会”作为展示的窗口与交流的平台。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于1992年4月28日经业务主管部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部)(教办[1992]21号文件)批复同意成立,6月27日民政部准予登记注册成为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志资料征研与教学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该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挂靠单位为鲁东大学。截止2010年10月,该学会有单位会员70个(内含个人会员4331人),个人会员525位。另有一个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内含有37个理事单位。学会筹备期间与成立以来,共组织了20次学术讨论会,其中:第一次是学会成立前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术讨论会,该会于1989年7月在我校举行;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在山东省烟台市鲁鹰宾馆举行;等。学会成立以来,共编辑出版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9集,即第1集(《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集(《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集(《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4集(《中外近现代文化研究》,中国社会出版2004年)、第5集(《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6集(《中国近现代人物史料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7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专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8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和第9集(《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学会资料室主藏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全国各级党委党史资料、各级政府地方史志资料等三大史志资料书刊,已入藏约计10万册辑期(含复本),为全国收藏该类书刊之最,也是学会的一大特色,编成了《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篇目索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书刊名录(1960—2008)》(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年版)等图书。

       历史专业近年还主办、承办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如: 2006年8月在我校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10月,由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和我院主办、承办的“山东省第四届世界史学术讨论会”; 2011年9月由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与我院联合主办的“国家、社会、现代化: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研究”;等。

                                                          (二)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提出了“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等4项任务。在这4项任务中,人才培养更为根本,“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7]。学者为先最终要落脚在学生为本。如果高校的学者、学术、学科、学风等优质教育资源远离人才培养,尤其是远离本科教学,这是大学尤其是教学型大学的最大浪费。学生为本,要体现出教育资源的“全面投入”,成长阶段的“全程关注”,素质结构的“全面发展”,教育对象的“全员面向”,使人人成才,人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人人接受系统教育,人人接受持续、一贯的教育以至终身学习,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在学科发展、团队建设与专业建设中,注重处理好四个关系,做好“四个衔接”:

      1.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衔接,以学科支持专业,以学者引导学生,以学术涵养学风,以学科基地转换为教学实习基地,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对人才培养、对本科教学的“全面投入”。

      学科的立足点是知识,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与科学知识体相联系的学术概念,与重视知识创新的研究生教育对应;而专业的立足点是人才,是人才培养方案或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单位,是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的教育管理概念,与重视知识积累与转换的本科教育对应。以产出科研成果为直接目的、对应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建设与以人才培养为直接目的、对应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学科建设要自觉树立为专业建设提供服务的意识,自觉把学科资源转换为教学资源,包括把学术名流转换为教学名师,学术队伍转换为师资队伍,学科知识体系转换为教学内容体系,学科研发基地转换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等。

      我们一直重视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注意以学术涵养学生、以学术水平提高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注意发挥好学术研究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支持与引领作用。历史专业较早注意到对这个方面的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历史学专业建设》于1997年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1)创新团队与教学团队建设互相促进,学科建设中的学术队伍建设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的师资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中的两名省级教学名师同时也是省级学术骨干。(2)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俞祖华教授在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主编了《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两部教材,其中,《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曾与其他5本教材一起作为整体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教材已被全国150余所高校采用,发行量达到了5万册,2009年出版第4版被列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也已被全国多所高校采用,2009年出版了第2版,被多所高校作为考研指定参考书。俞祖华、赵慧峰教授在中华民族精神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成果,他们合作的《中华民族精神论》、《中华民族精神新论》曾获得过中国图书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们在对民族精神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开设了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和历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好评。(3)让学生走近大师,接近名师,感受学术氛围,使其眼界更加开阔,见识不断增长。(4)通过参加教师的课题,让学生更好地进入研究性学习的状态。俞祖华教授承担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基础教育新课改与高师历史教学改革》获得了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历史与社会学院毕业的刘虹同学是项目的重要完成人,由刘虹、俞祖华完成的教学研究论文发表在《历史教学》杂志上;历史与社会学院的李慧敏同学参加了教材《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编写工作,赵慧峰教授主编的《文化名人与胶东》有历史专业本科毕业的王丽同学参加。教师的课题也成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

       2.注重本科教学与基础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与就业创业的衔接,对接基础教育,接轨研究生教育,适应就业创业需求,倡导终身学习观念,实现“上承下接”,体现对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全程关注”。

      由于我校历史专业作为师范专业的特点,我们一直较为关注与中小学教育的对接。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我们的关注点之一,发表过《基础教育实施课程标准对高师院校历史教学的挑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以新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理念推进历史教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论”的影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3期)、《试析历史教学方式及其转变》(《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4期)等研究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教学研究论文。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的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的又一重要关注点,《历史研究性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与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于2005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后,我们继续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发表了《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问题研究综述》(《历史教学》2004年第5期)、《以新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理念推进历史教改》等文,指出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的,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与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研究性学习所取得的成效,促使高校教师进行在大学本科阶段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探索;主张将研究性学习与高等师范院校教历史专业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历史专业本科阶段倡导“历史研究性学习”,其实质是使学生由历史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换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科学研究者,参与课题研究是其基本途径。探索与完善本科阶段“史料阅读→撰写研究动态→3年级学年小论文→4年级毕业论文”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模式具体实现途径;探索教学团队同时为创新团队的教学与科研结合形式,探索科研反哺教学能力建设,并通过让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等形式探索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其他具体实现途径。我们还重视对高考的研究,承担了《“基本能力测试”与学科关联度研究》等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参加过高考命题,发表了《清新••轻松•亲和——2008年山东省高考“基本能力测试”试卷总体印象》(《现代教育》2008年第19期)等文。近期我们团队继续关注专业建设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发表了《从“忽略”到“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一点看法》(《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1期)等文。

       在专业建设接轨研究生教育与适应就业创业需求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坚持探索与创新。发表了《从史学动态教学人手引导研究生实施“创新型研究性学习”》(《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等文,对本科阶段历史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阶段的“创新型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比较。与基础教育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相比,创新教育是研究生培养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到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转变,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并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与科技创新。2009年,《从史学动态教学入手引导研究生实施“创新型研究性学习”》获得省首届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我们继续探索实现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互通、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的改革措施。如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双向开放,即研究生课程向本科生开放与本科生课程向研究生开放,如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专题》等课程向全校本科生开放,促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学术前沿,并方便其与研究生共同进行创新性探索。

       3.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的素质、质量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人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而其素质、质量既体现在对政治理论与专业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体现在对科学知识体系的熟悉程度,也体现在或者说更体现在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成了政府关注、家长关心、社会关切的大学教育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专业建设中本着“把握基础学科的优势,适应应用型需求的挑战”的理念与“优化理论课程,加强实践环节,理论课程增强实效性,实践环节提升理论性,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双向互动”的思路,做好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衔接。

      我们坚持对实现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进行不断的探索。如2001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的《强化“两个空间”,凸显“三个途径”》,总结了兼重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三个途径”,即凸现“通过导读从书本获取知识,通过调研从实践获取知识,通过网络活动从现代媒体获取知识”;2005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与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总结了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融为一体的本科阶段形成“史料阅读→撰写研究动态→3年级学年小论文→4年级毕业论文”的“四步式历史研究性学习法”;多年中我们坚持的专业学习与师范技能同时贯穿本科阶段四年八学期的“双轨一贯制”,师范技能贯穿八学期的内容有“三字一画”、观摩教学、微格教学、见习与实习等;2009年修订新版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的两年侧重基础理论、两年面向应用与提高的方向组合选修课的“平台+选修组合”的设计;等。

      4.注重规范化管理与个性化培养的衔接,体现“全员面向”的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在各自的空间遨游思想,在各自的舞台展示风采。

      高校教育教学需要处理好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实现规范化管理之下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规范化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和前提性的要求,而个性化则是高校教育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规范化与个性化的统一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理想追求。规范化管理本身不是目的,它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为个性化培养提供良好环境的需要,不能限制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风格,不能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该是人性化、个性化、软性化的规范管理。教学管理不能纠缠于细枝末节,要着眼于大事,如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的更新、创新意识培养、毕业论文的原创性等,尤其是人文学科应该给教师与学生留足空间。人才培养方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面”上,但在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要尽可能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因材施教”。

      在实现规范化管理与个性化培养的衔接方面,也一直在做思考与探索。90年代我们提出过宽松式管理的理念。2001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的《强化“两个空间”,凸显“三个途径”》,提出了“两个空间”即“给教师授课留下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给学生学习留下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间”。我们的教学团队建设体现的是一种宽松、宽和、宽容,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对学风严谨的谨守,个性化主要体现为对学术自由的追求。团队成员相信,大学的魅力在于它是独立思考的天地,自由探索的空间,驰骋想象的世界;它属于校园里的学者,更属于校园里的学生。

                             (三)

      中国近现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与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两项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在2009年申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提出学科、专业建设的四个标志性目标:(1)在实现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满贯”后,向“国字”号推进,实现国家级建设项目的突破;(2)获得省级教学与科研成果一等奖;(3)突破硕士点一级学科;(4)突破省级学科建设项目。现在看来,这些目标可以说均已达到。有些方面还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四个标志性目标的实现。一是历史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于2009年、2010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教学团队,分别获得20万、30万元的经费支持,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是我校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十二五”期间,国家级精品课程等已不再评审,与历史专业相关的惟余国家级教学名师,难度很大,但仍要争取。二是教学成果《以教学团队精品课程教学方式为重点,推进历史学专业改革与建设》,科研成果《戊戌思潮: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共同源头》,于2009、2011年分别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戊戌思潮: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共同源头》一文发表后被《新华文摘》、《中国高等院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摘,同时被《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摘报》、《文史知识》、《中华读书报》等十余家报刊摘要或介绍观点;被“人民网”、“光明网”、“新浪网”等多家网站收录、转载;还被收入纪念戊戌变法11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且被会议综述作了重点介绍。三是中国史与世界史学科于2011年被批准为硕士点一级学科。四是“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于2011年被批准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这也是我校此类项目的率先突破。

     超过预期的如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新增1名省级教学名师,有望新增1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秋能过年专家;在科研项目方面,近两年新上了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承担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子项目,等。我们将倍加努力,为不断提高团队建设水平与专业建设水平、打造名副其实的“国家队”而扎实工作。(该文刊于《鲁东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0916号,发布时间:200994)。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教高函[2010]12号,发布时间:2010年7月27日)。

[3]周逸梅:《48岁陈吉宁执掌清华大学》,《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3月9日。

[4] 李文海:《民族精神: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民论坛》2003年第1期。

[5] 郑师渠:《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1期。

[6]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4月25日。

[7]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4月25日。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