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重要动向 > 正文
高校专业就业对口率:财会类最高生物工程垫底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6-11

    大学所学专业是否能“学以致用”?智联招聘昨天发布的高校专业就业对口率报告显示,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最高,该专业64.17%的毕业生从事的首份工作与财务、审计、税务有关;生物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最低,首份工作与专业有关的毕业生都不足9%。

  上海财经大学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财务会计专业的就业对口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原因不是学生对专业的“忠诚度”高,而是相应的工作岗位都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因此招聘时只聚焦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毕业生。类似财务会计这样“学以致用”的专业还有金融(就业对口率3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30.43%)、艺术(29.87%)等。

  相比之下,生物工程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有限,该专业大多数相关工作岗位对求职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一般本科及以下学历求职者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大多数该专业毕业生只好选择销售、行政、后勤、文秘等和专业基本没有关联的工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口岗位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岗位聚集,使得30.88%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反而将销售作为首份正式工作,从事电子电气或计算机软件工作的该专业毕业生分别只占总数的8.93%和6%。

  和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这两个专业相似的,还有计算机和市场营销专业。前者由于各高校普遍开设该专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但真正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计算机专业人才有限。同时,虽然各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但其中很多职位属于低端职位,工作强度大而薪酬有限,并不能有效地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以就业对口率只有13.56%;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对口率低,也与专业人才培养过剩、高质量岗位人才要求高、中低档岗位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等因素有关。

  虽然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一定能赶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容易出现专业难以匹配岗位的情况,但智联招聘的专家表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毕业生不必拘泥于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工作,要放开眼界,大胆申请非本专业的工作,相应的专业知识漏洞完全可以在踏上社会后及时去弥补。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