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教材• 方法>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论英语文学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效用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2.7 作者:方凡 时间:2013-1-6

【摘    要】文学作品是训练语言和思维技能的载体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哲学观念和艺术传统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阅读与欣赏可以改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拘泥于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形式的被动式学习促使他们主动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来加深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并借助内隐认知的自发性成效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则增强语言学习的自信体会语言世界的快乐

【关 键 词】英语文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内隐认知

【文章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2.7

【作者简介】方凡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58

19 世纪英国文学家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对文学的本质有过三点界定即文学是个人的主观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更重要的是文学作品是训练语言和思维技能的载体1事实上阅读文学作品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一方面可以提高词汇量同时也有助于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哲学观念和艺术传统

相比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研究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英语教材的五花八门教学设计的此长彼短学生需求的功利或专业导向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等等都是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种种问题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可以适当地融入英语文学的阅读与欣赏这种融入可以使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语言的认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有效地和自己的专业联系起来达到对语言灵活度和专业性的掌握因此有效认识英语文学的功用探索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英语文学知识或许可以给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提供一条思路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融入的必要性

人们通常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是人类在社会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而已事实上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2国际国内的许多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都曾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更是文化的一个条件,“语言所赖以建立的材料同文化所赖以建立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逻辑关系对位相关性等等由此观点来看语言好像是为那些相应于文化不同方面的更复杂结构奠定了一种基础3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和语言的关系自然是很密切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事实上文学和语言合则兼美离则两伤正因为如此学习语言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一个毫无生气的编码来机械地加以练习和记忆否则就会违背语言学习规律且只能学会语言的皮毛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英语教学上不能简单地以听说读写译等单项语言技能的培训为中心而忽视语言的整体性和文化背景

国家教委1993 年发布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2005 年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制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从批判的角度去理解语言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科学观等提高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并使研究生从思辨中从运用中学习语言英语教学应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工具论已经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认识的逐步深化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不能简单地将重点放在纯粹的语法和单词等基本元素的简单记忆上而是要向学生展现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

然而事实上许多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却不尽如人意首先是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研究生入学有全国统一研究生英语考试也有各高校自行组织的英语考试但研究生由于专业种类多英语要求差异较大造成研究生英语基础差异明显也就相应地给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其次由于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灵活度较大对于教材的选用各个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市场上研究生英语教材众多却大多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虽然教材内容中也会出现部分和文学作品相关的内容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文化和思维引导只是作为模本去体现语言的形式和其他表层知识而已第三在教学设计上研究生英语教学教师要么止步于语言的表面知识要么虽然推荐了一些文学作品给学生却因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欣赏而收益甚微再者许多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功利性的考试出国或只求能基本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专业文章使得教师授课也只好顺应这种需求结果是虽然很多人通过了诸如托福雅思等国际公认的高级别英语考试或发表了英语论文却仍然无法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缓解上述各种困难是摆在从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将英语文学融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从语言整体性和文化背景的角度让学生在原有的单项英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掌握英语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知识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融入的可行性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的阅读与欣赏在学生基础教材与教学设计和教师条件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可行性相比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整体英语基础水平未必高过本科生但他们的思想相对成熟研究生的特点是更善于思考更善于讨论与分析一直以来针对语言教学活动许多教育家和教师都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心理临床咨询经验应用到教学过程上的结果在罗杰斯看来,“我们不可能直接教给别人任何东西只可能帮助别人学习4笔者认为对于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教师更多地是积极地创设适宜学生自己学习的英语环境绝不是给他们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应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由此研究生更加具备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进行更为深入的语言学习的基础

在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材和教学设计上如何融入英语文学达到预期效果呢传统的教材一般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内容相当且各环节循序渐进极尽对各语言单项技能知识的灌输不能否认当前的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和考核设置还不可能完全放弃对传统的语言功能性的关注但是并不是没有空间让英语文学融进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材设计笔者无意在此具体给出教材设计的各个环节但认为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的教材可以轻语法词汇要点重引导性讨论和阅读并在讨论和阅读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融入英语文学教材的阅读部分应由文笔优美的评论文章或科学报道组成讨论部分则更多提供导向性的文学阅读以鼓励学生在课内外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

结合教材的使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设计上可以更加灵活相比于大学本科的公共英语教学,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要轻语言点讲解重热点话题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和介入而是积极主动地讲述自己关心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阐述过程中力图挖掘自己的语言潜能,忘记语言的障碍完善语言的学习笔者以克隆这一主题为例展现如何在教学设计上融入英语文学的知识

首先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预读教材提供的有关克隆的英文评论文章,并在教材提供的几部相关主题的英语文学作品中选择一到两部作为主要阅读对象笔者以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为例在预读阶段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阅读弗兰肯斯坦的中文版但要求学生对小说中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进行英文版的阅读并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再进行扩展性的英文阅读和积累这个预读过程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兴趣点或专业背景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同时从小说英文原版中了解地道的英文表述和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其次上课时教师先以穿针引线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课前的阅读来界定课堂讨论的焦点话题教师可偏重弗兰肯斯坦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的信息提供帮助学生理清人造人克隆这一话题的碰撞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分组时尽量使小组成员专业背景多样化一些可以让每个小组更为充分和多角度地讨论和分析话题教师在倾听各小组的讨论时不做判定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并针对学生在阅读中不明确的问题给予解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忘记语言的束缚竭尽所能展现自己观点充分体验表达的灵活性

第三在进行充分的讨论后教师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鼓励学生就各焦点话题发表各自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或进行质疑必要时教师可以改变角色帮助弱势学生发问以促进和活跃讨论气氛同时教师也可从小说虚构的角度出发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相比帮助学生自我反省在阅读弗兰肯斯坦前后对克隆话题的理解所产生的变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就小说作品中提到的人造人故事情节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在自己专业背景的基础上对英语文化世界产生更多的兴趣发现英汉文化之间的异同并对相同主题的外国文学作品产生阅读的欲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更深层次地了解英语文化真正实现语言学习本身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的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对英语文学有一定的积累和鉴赏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以灌输语言知识为主而将英语文学融入教学则需要教师更多地采取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教师对英语文学的理解力对学生问题的回答技巧对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等等都是影响这种融入性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教学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决定于教师和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畅所欲言相互信任和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激发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语言基本问题找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英语及其文化的感知当前大多数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任课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英语文学这个视角来改进完善教学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的融入在各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它能给学生创设英语文化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也恰恰就是认知心理学领域所说的能促进学习能力的内隐认知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无意识产生的学习活动这也恰恰体现了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的教学设计会产生自发性的学习成效

内隐认知与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融入的成效

内隐认知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领域越来越关注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知识感知或记忆等无意识影响对人们行为的改变尽管人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5相比于外显认知内隐认知以其自发性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讲解学生通过有意识的对知识点的注意进行学习这是典型的外显认知过程但是这种外显认知并不能使学生对语言深层的隐蔽文化进行思索和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上却总是效果欠佳或者只具备应试能力却没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内隐认知是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不自觉地对学习产生反应的一种自发性状态其实这种内隐认知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感觉似曾相识的状态人们也往往凭借这种熟悉感做出了决定和判断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人们是在自然语境中通过语言交际获得语言但并不一定能够明确地说出语言的规则人们在听母语的新闻广播时能获取信息但并不一定能完全复述新闻的所有内容这个语言或信息的获取是符合内隐认知的不自觉性和非目的性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学生把英语语言的形式作为学习目标对语言的形式生吞活剥却忽略了语言形式背后的隐蔽文化最终导致怎么都学不好的困局如前文所述如果能了解到英语文学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切实地去加以落实就会帮助学习者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摆脱枯燥的语言形式本身的学习使学生为文学的趣味性所吸引在作品阅读和欣赏中无意识地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则形成似曾相识的感觉

阅读文学作品时人们常常会因各自人生阅历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受英语文学对于十八九岁的有足够词汇读懂原版的大学本科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尚处于好奇和了解的阶段而对于相对年长些的研究生来说他们不仅对语言本身的领会较多而且对文学中的文化背景和人生哲学理念也会感受得更加深刻一些他们的学习处于反思和探索的阶段因此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的阅读和欣赏会比本科生阶段产生更充分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这种浸泡在英语文学作品中通过对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人生悲欢离合不知不觉地感受语言的魅力有着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事实上这种内隐认知比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法更加有效更容易培养学习者对语言的兴趣培养语感对将英语做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来说因为语言环境等问题不可能有充分的信息输入因此通过英语文学的阅读能相对补充语言环境的不足当学习者沉浸在跌宕起伏绘声绘色的文学作品情境中时虽然没有刻意地学习语法和词汇的目的却可以在文学作品语境中自发性地获取知识在笔者看来英语文学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可以为具备较为成熟的思辨能力的研究生补充和语言相关的隐性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的讨论和课后的扩展性阅读超越或忘却第二语言本身的障碍将重心放到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中去又反而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和理解

笔者认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的融入所带来的这种内隐认知的自发性学习成效更适合研究生阶段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在融入英语文学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关注的不再只是基本的语法知识和阅读能力他们更加渴求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因此有意识的外显认知和自发性的内隐认知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可以让研究生公共英语学习更加有效换句话说以英语文学融入的模式奠定内隐认知的可能性再通过教师的介入进行外显认知的学习会比传统的外显认知更加有效

应该说将英语文学融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方式并不是一个崭新的理念但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摆脱语言学习的烦恼,尽快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引导他们走向自觉主动地了解西方文化更好地走向国际交流合作,才是最值得我们探索的方向或许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没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却能起到影响深刻久远的效果给予学生更多语言学习的自信和快乐

参考文献

1Newman John H.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M. New Haven:YaleUniversityPress, 1996: 270.

2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1.

3]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张祖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2.

4Carl Rogers. Client-Centered therapy: Its Current Practice,Implications and TheoryM.London: Constable, 1995:34.

5Reingold E M, Ray C A. Implicit Cognition: Encyclopediaof Cognitive ScienceJ. John Wiley & Sons, Ltd., publishedonline: 15 Jan 2006.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book/10.1002/0470018860.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